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勉勵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勇於攀登科技高峰,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9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深受鼓舞。
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對各國醫療水平和國家治理能力是一次大考,也是各國科技創新實力的“試金石”。面對疫情席捲全球的“至暗時刻”,中國科技工作者在非常短的時間高效分離出病毒基因組序列,並向全世界共享。鍾南山院士說,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國在疫苗的研發方面也走在全世界第一方陣中,目前已有5款疫苗進入了二期臨床試驗。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技推動著歷史的程序,不斷改變世界,造福世人。如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在科技創新的助推下,變得更便捷、更舒適、更自由。然而,科技創新本身卻從來不是自動降臨的賞賜,更像是你爭我奪的競技場。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迅速崛起,得益於全球化浪潮,中國改革開放的制度創新,激活了全世界規模最為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在很短時間內成長為“世界工廠”,並牢牢佔據著全球產業鏈製造端的核心。曾經不少人認為,中國的製造業處於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吃力卻不討好。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製造業真正的紅利開始顯現。首先,隨著製造業網路的擴充套件,中國慢慢積累出一個更為強大的供應鏈組織網路體系,把中國製造推向了全球製造的領導地位。同時,製造業創造的大規模就業,顯著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高鐵、基於大資料的物流等技術的普及,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被迅速開啟,在科技研發一端,越來越多高水平的科研團隊茁壯成長起來,中國的科技水平正快速追趕上世界先進步伐,甚至不少科研團隊和科研成果已經是全球頂尖水平,走在了世界最前端。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在下一個階段可能對全球生活方式和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的5G、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域,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正在努力搶佔創新高地。當然,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目前在諸多領域並不擁有核心技術,於是也引發國內對於外國“卡脖子”的擔憂。我們應當看到的是,如今的科技領域,已經像經濟全球化一樣,全球互聯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單憑掌握核心技術獨步天下,核心技術需要下游廠商的應用,應用領域也可能產生新的核心技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成定局,也正因如此,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靠“卡脖子”掌握主動權。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強化戰略導向和目標引導。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實現中國整體科技水平從跟跑向並跑、領跑的戰略性轉變。讓科技創新成為造福人類的寶藏,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科技創新惠民、利民、富民、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過程。如果說今天的中國擁有了引領全球下一個科技變革時代的實力與契機,我們當然要勇於擔當,責無旁貸,盡一切努力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而這必然有賴於無數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獻和不懈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在全球仍在與疫情作艱苦鬥爭的此時此刻,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殷殷期望,具有特別重要的深意,這不僅僅是勉勵科技工作者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更是吹響了一聲號角,中國的科技工作者要與世界攜手,藉助全球的科研力量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更大的福祉。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勉勵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勇於攀登科技高峰,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9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深受鼓舞。
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對各國醫療水平和國家治理能力是一次大考,也是各國科技創新實力的“試金石”。面對疫情席捲全球的“至暗時刻”,中國科技工作者在非常短的時間高效分離出病毒基因組序列,並向全世界共享。鍾南山院士說,經過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國在疫苗的研發方面也走在全世界第一方陣中,目前已有5款疫苗進入了二期臨床試驗。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技推動著歷史的程序,不斷改變世界,造福世人。如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在科技創新的助推下,變得更便捷、更舒適、更自由。然而,科技創新本身卻從來不是自動降臨的賞賜,更像是你爭我奪的競技場。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要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迅速崛起,得益於全球化浪潮,中國改革開放的制度創新,激活了全世界規模最為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在很短時間內成長為“世界工廠”,並牢牢佔據著全球產業鏈製造端的核心。曾經不少人認為,中國的製造業處於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吃力卻不討好。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製造業真正的紅利開始顯現。首先,隨著製造業網路的擴充套件,中國慢慢積累出一個更為強大的供應鏈組織網路體系,把中國製造推向了全球製造的領導地位。同時,製造業創造的大規模就業,顯著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高鐵、基於大資料的物流等技術的普及,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被迅速開啟,在科技研發一端,越來越多高水平的科研團隊茁壯成長起來,中國的科技水平正快速追趕上世界先進步伐,甚至不少科研團隊和科研成果已經是全球頂尖水平,走在了世界最前端。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在下一個階段可能對全球生活方式和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的5G、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域,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正在努力搶佔創新高地。當然,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目前在諸多領域並不擁有核心技術,於是也引發國內對於外國“卡脖子”的擔憂。我們應當看到的是,如今的科技領域,已經像經濟全球化一樣,全球互聯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單憑掌握核心技術獨步天下,核心技術需要下游廠商的應用,應用領域也可能產生新的核心技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成定局,也正因如此,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靠“卡脖子”掌握主動權。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強化戰略導向和目標引導。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實現中國整體科技水平從跟跑向並跑、領跑的戰略性轉變。讓科技創新成為造福人類的寶藏,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科技創新惠民、利民、富民、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過程。如果說今天的中國擁有了引領全球下一個科技變革時代的實力與契機,我們當然要勇於擔當,責無旁貸,盡一切努力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而這必然有賴於無數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獻和不懈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在全球仍在與疫情作艱苦鬥爭的此時此刻,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殷殷期望,具有特別重要的深意,這不僅僅是勉勵科技工作者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更是吹響了一聲號角,中國的科技工作者要與世界攜手,藉助全球的科研力量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更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