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採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觀察問題,科學地揭示了貨幣的起源與本質,破解了貨幣之謎。 馬克思認為,貨幣是交換髮展和與之伴隨的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從歷史角度看,交換髮展的過程可以濃縮為價值形態的演化過程。價值形式經歷了從“簡單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貨幣形式”這麼一個歷史沿革。從這一發展過程應該看出: 首先,貨幣是一個歷史的經濟範疇。是隨著商品和商品交換的產生與發展而產生的。 其次,貨幣是商品經濟自發發展的產物,而不是發明、人們協商或法律規定的結果。 再次,貨幣是交換髮展的產物,是社會勞動和私人勞動矛盾發展的結果。 二、貨幣形式的演變及其發展趨勢 貨幣自身的發展主要有兩條源流:一條是貨幣形式的演變;一條是貨幣職能的發展。 從貨幣的形式上看,迄今為止,大致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幾個階段。從總的趨勢看,貨幣形式隨著商品生產流通的發展與發展、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提高,不斷從低階向高階發展演變。這一演變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一般價值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後,有一個漫長的實物貨幣形式佔主導的時期。貝殼、布帛、牛羊等,都充當過貨幣。 實物貨幣之所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退出貨幣歷史舞臺,根本原因在於實物貨幣具有難以消除的缺陷。它們或體積笨重、不便攜帶;或質地不勻、難以分割;或容易腐爛、不易儲存;或大小不一,難於比較。隨著商品交換和貿易的發展,實物貨幣被金屬貨幣所替代也就不足為奇。 2、實物貨幣向金屬貨幣轉化。金屬冶煉技術的出現與發展自然是金屬貨幣廣泛使用的物質前提。金屬貨幣所具有的價值穩定、易於分割、便於儲藏等優點,確非實物貨幣所能比擬。 3、金屬貨幣向信用貨幣形式轉化。信用貨幣產生於金屬貨幣流通時期。早期的商業票據、紙幣、銀行券都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最初可以兌現為金屬貨幣,逐漸過渡到部分兌現和不能兌現。信用貨幣在發展過程中,由於政府濫發而多次發生通貨膨脹,在破壞兌現性的同時也促進了信用貨幣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到了20世紀三十年代,世界各國紛紛放棄金屬貨幣制度,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遂獨佔了貨幣歷史舞臺。 4、貨幣的現在與未來——電子貨幣。電子貨幣作為現代經濟高度發展和金融業技術創新的結果,是以電子和通訊技術飛速發展為基礎的,也是貨幣支付手段職能不斷演化的表現,從而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貨幣發展的未來。 三、關於貨幣本質的理解 貨幣的本質究竟怎麼理解?可以說自貨幣產生以後人們對它的探索就沒有中斷過。在西方,早期影響較大的有兩種學說,即貨幣金屬說和貨幣名目說。如前所述,不同的學說雖有其合理內涵,但都沒能在科學、全面的基礎上概括貨幣,從而導致在經濟生活中長期存在著“貨幣拜物教”。在這裡,我們提請同學們注意:首先,對於貨幣本質的認識,對於不同貨幣本質學說的理解,應最終統一於馬克思的貨幣本質觀。馬克思第一個科學地從多角度定義貨幣。如從貨幣本質出發,把貨幣定義為“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從貨幣的形式出發,把貨幣定義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從價值角度認為“貨幣是核算社會必要勞動的工具”;從生產關係出發,揭示了“貨幣是隱藏在物後面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人們可以全面的認識貨幣。 其次,從貨幣起源和邏輯分析層面來把握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這是馬克思從考察價值形式發展所得出的基本結論,深刻揭示了貨幣和商品世界的對應關係。但貨幣畢竟是不斷髮展的,而且這種發展目前還在繼續。尤其是在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下,不斷變化的只是貨幣的外在形式,並不改變貨幣與商品之間的對立均衡關係。 總之,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取決於人類生產力的發展。
馬克思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採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方法觀察問題,科學地揭示了貨幣的起源與本質,破解了貨幣之謎。 馬克思認為,貨幣是交換髮展和與之伴隨的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從歷史角度看,交換髮展的過程可以濃縮為價值形態的演化過程。價值形式經歷了從“簡單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貨幣形式”這麼一個歷史沿革。從這一發展過程應該看出: 首先,貨幣是一個歷史的經濟範疇。是隨著商品和商品交換的產生與發展而產生的。 其次,貨幣是商品經濟自發發展的產物,而不是發明、人們協商或法律規定的結果。 再次,貨幣是交換髮展的產物,是社會勞動和私人勞動矛盾發展的結果。 二、貨幣形式的演變及其發展趨勢 貨幣自身的發展主要有兩條源流:一條是貨幣形式的演變;一條是貨幣職能的發展。 從貨幣的形式上看,迄今為止,大致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幾個階段。從總的趨勢看,貨幣形式隨著商品生產流通的發展與發展、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提高,不斷從低階向高階發展演變。這一演變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一般價值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後,有一個漫長的實物貨幣形式佔主導的時期。貝殼、布帛、牛羊等,都充當過貨幣。 實物貨幣之所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退出貨幣歷史舞臺,根本原因在於實物貨幣具有難以消除的缺陷。它們或體積笨重、不便攜帶;或質地不勻、難以分割;或容易腐爛、不易儲存;或大小不一,難於比較。隨著商品交換和貿易的發展,實物貨幣被金屬貨幣所替代也就不足為奇。 2、實物貨幣向金屬貨幣轉化。金屬冶煉技術的出現與發展自然是金屬貨幣廣泛使用的物質前提。金屬貨幣所具有的價值穩定、易於分割、便於儲藏等優點,確非實物貨幣所能比擬。 3、金屬貨幣向信用貨幣形式轉化。信用貨幣產生於金屬貨幣流通時期。早期的商業票據、紙幣、銀行券都是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最初可以兌現為金屬貨幣,逐漸過渡到部分兌現和不能兌現。信用貨幣在發展過程中,由於政府濫發而多次發生通貨膨脹,在破壞兌現性的同時也促進了信用貨幣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到了20世紀三十年代,世界各國紛紛放棄金屬貨幣制度,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遂獨佔了貨幣歷史舞臺。 4、貨幣的現在與未來——電子貨幣。電子貨幣作為現代經濟高度發展和金融業技術創新的結果,是以電子和通訊技術飛速發展為基礎的,也是貨幣支付手段職能不斷演化的表現,從而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貨幣發展的未來。 三、關於貨幣本質的理解 貨幣的本質究竟怎麼理解?可以說自貨幣產生以後人們對它的探索就沒有中斷過。在西方,早期影響較大的有兩種學說,即貨幣金屬說和貨幣名目說。如前所述,不同的學說雖有其合理內涵,但都沒能在科學、全面的基礎上概括貨幣,從而導致在經濟生活中長期存在著“貨幣拜物教”。在這裡,我們提請同學們注意:首先,對於貨幣本質的認識,對於不同貨幣本質學說的理解,應最終統一於馬克思的貨幣本質觀。馬克思第一個科學地從多角度定義貨幣。如從貨幣本質出發,把貨幣定義為“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從貨幣的形式出發,把貨幣定義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從價值角度認為“貨幣是核算社會必要勞動的工具”;從生產關係出發,揭示了“貨幣是隱藏在物後面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人們可以全面的認識貨幣。 其次,從貨幣起源和邏輯分析層面來把握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這是馬克思從考察價值形式發展所得出的基本結論,深刻揭示了貨幣和商品世界的對應關係。但貨幣畢竟是不斷髮展的,而且這種發展目前還在繼續。尤其是在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下,不斷變化的只是貨幣的外在形式,並不改變貨幣與商品之間的對立均衡關係。 總之,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取決於人類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