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莊生荒谷
-
2 # 龐基良
俗話說得好,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話其實特別簡單。
我們先說說三國三國,他是一個什麼樣時代,它是一個亂世,對吧,充滿了爾虞我詐,充滿了各種心機,各種陰謀論,各種就是一些成人世界能擁有的爾虞我詐。那這個時候那肯定是為什麼說老不看老看三國呢?因為你老的時候其實你更應該就是說,在年輕的時候去金立這種東西,老的時候就應該安享晚年了,而不應該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你再去看三國的話,其實對你的人生沒有多大意義了。
所以應該反過來說,就是意思就是說,應該年輕的時候應該看三國,因為年輕嗎?因為可能你什麼都不懂,你不懂人情世故,那你可以看看三國,可以學習下人情世故啊,你不懂,就是你的情商可能比較低,那你也可以看一下三國,可能能夠改變一下你的情商啦。
為什麼說少不看水滸呢?因為水滸他是一個充滿什麼江湖義氣呀,就是那種打打殺殺的那種,如果你就是從小就看這種東西,那可能對你的性格上,可能你這個人可能就很容易養成爆照啊,喜歡用武力去解決,但是那我們年輕人其實恰恰相反,因為年輕人比較年輕氣盛嘛,就是如果你對吧,老看那種打打殺殺的,可能會讓你就是做出一些你無法控制的事情。所以說就是年輕人就是不帶,不不需要去看,那種就是太暴力的東西,而應該就是怎麼把自己的那個品性給想穩定就穩一點。
所以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他們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這都是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血的教訓才總結出來的一句話。
簡單地說下我的讀書閱歷。
中國古典文學,我最先看到的是《說岳》 連環畫,沉迷其中。聽兒時玩伴說連環畫《三國》也不賴,那時候不像現在網路發達,想看什麼書,網上一搜就OK了,加上家庭困難,哪裡有什麼閒錢買書,只好東借一本,西讀一頁,雖然不能連貫,一樣讀得津津有味。直到今天,四十八本全套連環畫《三國演義》,我還沒能看完全,實在是一大憾事。
大概小學四年級 時候,我在家裡的箱櫃子裡翻到一本小說,《水滸傳》下冊,雖然覺得沒有連環畫那種一面一圖讀得有趣,由於沒有書讀,還是耐著性子看下去。最先是《三打祝家莊》,到《高唐州》,到《呼延灼擺佈連環馬》……一氣看下去,我對祝家莊如迷城般的盤陀路興味盎然。當高廉使用法術,宋江翻閱《玄女天書》與之相鬥,死搬硬套,哪裡打得過,只好去請老弟兄公孫勝來幫忙,公孫勝一到,舉松紋古定劍,口中唸唸有詞,“疾”的一聲響,結果高廉以失敗告終。我非常佩服公孫勝,對於後面的呼延灼刀箭不入的連環甲馬,宋江吳用被搞得焦頭爛額,我想,其實用不著請什麼鉤鐮槍徐寧,也不用懼怕什麼轟天LEVIN振,只要公孫勝出馬,舉松紋古定劍,口中唸唸有詞,“疾”的一聲響,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何必大費周章。
《西遊記》 也是從連環畫看起,第一本叫做《三打白骨精》,我佩服孫悟空,他用金箍棒在地上畫了一個圏子,可以抵抗妖怪的進攻。孫悟空遠行化齋,白骨精趁虛而入,想抓唐僧,不曾想碰上圈子,被震得五內翻騰……我恨唐僧肉眼凡胎,不分是非,竟然攆走了赤膽忠心,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結果被抓那是活該。
直到讀高中,我才有機會接觸《紅樓夢》 ,那時候父親已經平反,恢復了工作,我的零花錢也稍稍多了些,斷斷續續的,四大名著我終於買齊了,小說,不是連環畫了。那時候我正動了手術,休養期間,無事無業,於是一頭沉醉在《紅樓夢》裡,如珍珠般精緻的文字,配合著屋外雨打芭蕉的聲音,真個有古人“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的味道。我買了一本硬麵抄,一邊閱讀一邊摘錄裡面的優美詞句。一本《紅樓夢》讀完,我的身體也差不多好了。
中 國四大古典名著,我就是這麼讀的。沒有什麼老師指導我,哪種年齡應該讀哪部書。我自發地閱讀,伴隨著書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樂,我覺得收穫不淺,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古今中外的所有書籍,經典名著,我總是不嫌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