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dwhly
-
2 # 赤旗插遍天下
諸葛亮沒有縱容朱褒殺常房。
按三國志裴註記載是
: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
魏氏春秋曰:初,益州從事常房行部,聞褒將有異志,收其主簿案問,殺之。褒怒,攻殺房,誣以謀反。諸葛亮誅房諸子,徙其四弟於越雋,欲以安之。褒猶不悛改,遂以郡叛應雍闓。
不會文言文也能看明白,常房覺得朱褒不對勁,收押朱褒的主簿,殺掉,朱褒怒 兩方火拼,記住火拼,不然不寫攻殺房。常房死,朱褒反告常房,諸葛亮為了安撫朱褒對常房兒子弟弟動手。朱褒後來反了
首先有一個疑問。魏氏春秋的作者孫盛是魏國中書令孫資的後代。他的資訊從南中到魏國會不會變味?
而裴松之認為:臣松之案:以為房為褒所誣,執政所宜澄察,安有妄殺不辜以悅奸慝?斯殆妄矣!
什麼意思呢? 即使常房真要有這事,好好查查,也不沒有殺無辜者的說法,扯淡。
而常房沒辦好是隨便抓人家主簿,當主簿的基本都是地頭蛇,你能惹得起?最後擅自殺掉主簿先斬後奏 基本就是取死有道
咱們看另一本記載此事是啥樣
華陽國志:先主薨後,越嶲叟帥高定元殺郡將焦璜, 舉郡稱王以叛。益州大姓雍闓亦殺太守正昂,更以蜀郡張裔為太守。闓假鬼教曰:“張府君,如瓠壺,外雖澤,內實粗,殺不可,縛與吳。”於是執送裔於吳。吳主孫權遙用闓為永昌太守;遣故劉璋子闡為益州刺史,處交、益州際。牂柯郡丞朱提朱褒領太守,恣睢,丞相諸葛亮以初遭大喪,未便加兵,遣越嶲太守巴西龔祿住安上縣,遙領郡。從事蜀郡常頎行部南入,以都護李嚴書曉喻闓。闓答曰:‘愚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派敝,正朔有三,遠人惶惑,不知所歸。’其傲慢如此。頎至牂柯,收郡主簿考訊奸。褒因殺頎為亂。
這段寫的劉備死後南中亂套,雍闓殺死太守綁架張裔投吳,孫權也插手其中。而常房不叫常房。叫常頎,最後李嚴和此事有關。如此文寫的常頎殺掉主簿後被朱褒殺死,朱褒因此直接反。就沒有諸葛亮殺常房四字的事了。我個人認為魏氏春秋寫的諸葛亮殺常房四子一事是子虛烏有。我信華陽國志的。
如裴松之所言:斯殆妄矣。
如果你覺得不對? 華陽國志的作者叫常璩。和常房是一家人!
-
3 # 穆青談歷史
根據這件事的前後因果關係分析,諸葛亮縱容朱褒殺常房是沒有發生的,只是朱褒殺害了常房後陷害常房有謀反之意,諸葛亮也就順著朱褒的意思,誅殺常房諸子的事並不是出自諸葛亮的本意,而是無奈之舉。
常房當時是劉備的心腹,諸葛亮也很器重他,委任他益州從事的職務,專門巡查地方,根據史書記載,常房在任時,發現朱褒有謀反之舉,帶人將朱褒的主簿抓來,審問後處死了。朱褒聽到這個訊息後非常震怒,率領人馬將常房殺了,並且誣告他謀反,諸葛亮聽聞後竟然相信了,還將常房的幾個兒子也處死了。很多歷史學者都覺得諸葛亮犯了失察的錯誤,沒有查清楚事實真相,不應該對常房及其子嗣處以極刑。
根據當時的政局分析,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失偏頗,其實這段時間諸葛亮感覺是很窩囊的,當時蜀漢政權建立初期,核心團隊成員都是外來的,強龍壓不過地頭蛇,諸葛亮要保障後方的局勢穩定,要小心謹慎行事,不像劉備,劉備頭腦一發熱,關羽走了麥城,被孫權擒殺,劉備報仇心切,起傾國之兵為關羽報仇,在夷陵遭遇慘敗,被黃毛小兒陸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諸葛亮在後方知道,必須要確保後方的穩定,否則劉備的蜀漢政權就危危可及了,因此在明知道朱褒存在謀反之意,可是也無可奈何,因此在朱褒殺害常房之時,就順了朱褒的意思,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諸葛亮對常房是熟悉,瞭解和信任的,按他的一貫謹慎行事的作風,若在平時或者地位穩固的時候,是萬萬不可能冤殺常房諸子的。
回覆列表
可信 史書上諸葛亮為了籠絡朱 在朱殺了朝庭派去的特使後朱假裝上表稱冤 諸葛又殺了該特使在京的幾個兒子 朱最後還是反了 政治是骯髒的不要認為好官都不會犧牲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