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諸葛亮之計,吳蜀聯盟以抗曹魏。但劉備耍老賴,借荊州不還,還令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關羽妄自尊大,忽視“統戰”工作,一句“虎女豈能嫁犬子”,氣得孫權直吹鬍子。為奪回荊州,一洗前恥,孫權決計“退群”。明裡,他令呂蒙以“閃電戰”拿下荊州,斬殺關羽毫不遲疑。暗裡,他收買蜀將出其不意,暗殺張飛毫不手軟。在吳蜀決戰前,就輕鬆為斬斷劉備的“一羽一翼”。為防備魏國漁翁得利,孫權將關羽之頭獻給曹操,引“陰火”,欲燒曹魏。為打亂蜀國陣腳,孫權又將張飛之頭扔進長江,uh“明火”。靜待劉備。如此連環之計,北邊用關羽頭顱,嚇得阿滿魂飛魄散,氣數殆盡。西邊借張飛腦袋,傷得劉備肝膽欲裂,自投火網。
想當年,曹劉二人“青梅煮酒論英雄”,沒想到,最後都間接死在孫權之手。可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豪情壯志,就這麼摧枯拉朽般被孫權滅了。說來說去,都怪劉備不厚道、關羽不低調、張飛不冷靜啊!
回覆列表
-
1 # Sam187039715
-
2 # 巴山夜雨涮鍋
謝邀。張飛之死和東吳關係非常大。
先看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關羽被東吳殺害後,劉備、張飛要起兵報仇。張飛命令部下範疆、張達督造全軍孝衣,限令三天完成。範疆張達說三天做不完,就被張飛毒打一頓,還要回頭再治罪。範疆張達走投無路,就趁張飛睡覺的時候,偷襲殺了張飛,然後帶著張飛的首級前往投奔東吳。
可以說,如果不是東吳殺了關羽,張飛不會逼迫範疆張達造孝衣,那麼這兩人也就不會殺死張飛。
至於歷史上,情況相對複雜一點,三國志記載是這樣的:
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這個記載說明,張飛對於士大夫、文人是很尊敬的,但對自己部下計程車兵和地位低下的武夫卻很不體恤,經常過度懲罰,甚至嚴刑鞭打。劉備都說這樣很危險,張飛卻不聽。範疆張達為什麼殺張飛,並沒有記載直接原因,但是很大可能也是因為平時受到張飛的刻毒,所以報復。那麼,為何在張飛伐吳前夕發生這樣的事情呢?一種可能就是張飛因為急於準備伐吳的軍事行動,對部下逼迫過度,造成了這種慘劇。演義中的描寫算是將其具象化。
另一種可能,範疆張達平素對張飛心有不滿,而臨陣殺張飛,則是東吳方面唆使的。須知東吳在對蜀漢的幾次戰爭中,都充分運用了“煽動敵方倒戈”這一手段,無論是215年奪取三郡,219年白衣渡江,都有蜀漢方面的人內應倒戈。這一次選擇了範疆張達,殺死張飛,挫敗蜀漢的軍力和士氣,也就毫不奇怪了。
當然有關係,關羽因為東吳而死,關羽的死導致張飛心情極度失落,從而拿士兵發洩,最終導致士兵無法忍受,將其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