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影匠

    應該這樣說,陳建斌導演的《第十一回》是一部在國內院線上映,為數不多的“好看”的電影。

    之所以很多觀眾在觀影時感覺有點看不懂,後半段冗長的在交代一些雜亂的線索和隱秘的內心獨白,一些情慾的外放令人“尷尬”等等都是很多人感覺不好的原因。誠然,這部電影與其他經常在電影院看到的“容易被接受”的所謂“正常”的影片有很多不同,甚至是怪力亂神,這也正是說這部電影好的人的原因所在。

    1.這是一部實驗性影片。

    所謂實驗電影,一般是指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的商業和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種新的視聽語法出現,或者新的型別。

    那麼在陳建斌導演的《第十一回》中,從哪些細節能夠觀察到新型別的特點呢?

    首先,電影的拍攝場景很少,基本上集中在家中和劇院,少量的車內和室外場景。那拍攝場景少意味著什麼呢?拍攝空間的狹小,影片的價值就要看演員的表演和劇情的推進,這就在考驗著電影劇本和演員的功力。電影長時間大劑量的在像觀眾灌注資訊。試想一下,如果表演和劇情不吸引人,這將是一場災難。

    如果觀眾們看過奧斯卡獲獎影片《鳥人》的話,在來看《第十一回》,就會體驗到某種聯絡性。《鳥人》的拍攝場景在一個百老匯的劇院,並且全片的拍攝範圍都沒有離開這個劇院。與《第十一回》相似的是,在相對小的拍攝場景的空間裡,導演將劇情和演員在電影表達的效用推向一個高點,透過表現馬福禮現實世界的二婚生活,個人歷史的犯罪案件和牢獄生活等等,在亦真亦幻,回憶與夢境,信仰和自我間來回穿梭。在這個過程中,簡單的場景沒有限制劇情和電影效果。

    不但如此,片中主要場景市話劇團的舞臺,更是顯示出陳建斌在宣誓一種個人電影風格,對自己電影語言的強調,透過舞臺,燈光,色彩等諸多方式,模糊一場話劇和電影的界限。

    其次,獨特的視聽語言表現。

    電影開篇十分鐘,滿屏灌的大特寫讓人透不過氣,有一點影視基礎知識或者攝影拍攝常識的同學都明白,在影視畫面中,有時候攝影畫面也是一樣,需要拉開景別,交代敘事。在《第十一回》的畫面中,在描述馬福禮和妻子孩子的場景中,十幾分鐘的大特寫突破了視聽語言規則的屏障,營造了全片荒誕效果的基調。

    在影片色彩上,陳建斌也是不遺餘力地刺激觀眾官能上的感受。大紅色綢緞布的屏障,代表了情慾和慾望,也預示危險。黃色藍色燈光映襯下的夜景人物在情緒上增添曖昧。主角馬福禮家中粉紅色的窗簾和毛玻璃隔斷使這個臥室充滿情趣。

    電影在敘事過程中,插入了章回體小說的題目,這樣的設計更是刺激了看慣“正常電影”的觀眾。這種報幕式的專場簡直讓人回憶起曾經的話劇。

    同樣的,如果你看過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或許會明白陳建斌的這種設計,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整部電影也是被分割為起承轉合幾個部分,在敘事的過程中間導演設定了1、2、3、4幕,類似於話劇的分幕。《第十一回》其實就是融合了類似於《紅樓夢》這種章回小說體例的民族風表達,連電影名字也是這個思路來的。

    重點是,在整部電影中,轉折部分陳建斌還使用音樂同步強化烘托氛圍,這種在轉折節點切入音樂效果的方式我們同樣能夠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找到。雖然方式類似,並不是說直接模仿,而是要強調陳建斌導演在利用電影中的視聽語言,注入畫面,影調,色彩,視角,音樂等等方面是相當嫻熟的,這些很容易被大多數觀眾忽略的細節,正是一個優秀導演與郭敬明式導演的最大區別。

    之所以很多觀眾說這部電影不好看,一個原因在於這部電影本身確實不屬於今天在我們院線可以經常看見的型別,電影中很多情節和技巧,電影表現語言雖不是曲高和寡,也算是設定了很多隱喻和私貨,普通觀眾需要慢慢理解。

    最後,陳建斌《第十一回》徹底顛覆了我對他《甄嬛傳》中皇帝角色的印象,其實他是一個不錯的導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歲的男生適合看什麼日本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