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1685年,牛頓43歲,正處於他科學創造才華的巔峰時期。在皇家學會的一些成員,特別是哈雷的敦促下,牛頓開始著手撰寫了一部直到今天仍被譽為“個人智慧的偉大結晶”的科學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以下簡稱《原理》)。

    20年前,牛頓在家鄉避疫時的驚人創造期前後共18個月。他將自己多年的發明與發現寫成《原理》這部偉大著作,也只花了同樣長的時間——18個月。這可算是一種巧合。在寫作期間,牛頓想要把腦海中充滿的20餘年來他在科學上探索的成果全部寫出來;巨大的工作量使他傾注全力、廢寢忘食,他終日沉浸在計算、論證、定理、方程式、圖表、數學與符號之中。

    牛頓在寫作《原理》時的許多個人生活細節,被他的秘書漢弗萊記載了下來。《原理》的原稿就是經過漢弗萊的整理、抄寫後交給出版者的。這位青年秘書後來回憶到,在牛頓撰寫《原理》時,他從來沒見到過牛頓笑。但他認為牛頓是一位“很溫和、沉靜、謙遜、從來不發脾氣的人。”在漢弗萊的日記中還寫道:“他總是在沉思,把全部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很少運動或休息娛樂。他經常在半夜兩三點鐘才休息,有時甚至要工作到天亮以後……”

    漢弗萊還回憶到:“他吃飯很不經心,甚至常常忘記吃飯,以致我給他送飯時,經常會發現在餐桌上前次送的飯他還沒有吃。當我提醒他忘記進餐時,他往往會吃驚地反問:‘我真的沒有吃過嗎?’然後緩緩地走到餐桌旁,心不在焉地隨便吃一點東西。”

    牛頓的秘書也從來沒有見到過牛頓毫無節制地喝葡萄酒或啤酒之類的飲料。除了假日,他很少到餐廳吃飯;要好的朋友和他聚會時,他也從沒時間去理髮:頭髮不梳、領帶系不正、穿著磨掉後跟的皮鞋。

    從這些回憶裡,我們可以看出一位獻身於科學的人的形象:他專心致志於自己的工作,整天沉浸在科學研究之中,對於周圍的一切全然不知。

    在撰寫《原理》時,牛頓按照邏輯排列,把這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運動論》的擴充,這一部分很快就完成了;1685年底,第二部分也完成了;1686年4月,第三部分完成,這就標誌著《原理》這一科學鉅著最終出現在世人面前。經過哈雷的提議,皇家學會決定立即將這部重要著作影印。然而,當學會清查所存經費時,卻發現所剩款項已不足以支付《原理》出版的費用——在當時,出一本書要花大量的錢。

    一個月過去了,皇家學會還沒有得到足夠的經費。哈雷不想讓牛頓的這一傑作無法問世,於是便向學會提出自己願出資代學會支付出版費用。正因為哈雷的努力,牛頓的書才得以很快問世。這件事充分顯示了哈雷的高尚人格;他自己也並不富裕,況且還有家庭的負擔。為了讓人類科學寶庫中增添一筆巨大財富,哈雷幾乎傾其所有,他與牛頓這種建立在共同事業基礎上的支援和友誼是非常崇高的,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進行衡量的。在哈雷的全力支援下,《原理》終於在1687年正式出版了。

    牛頓的這部著作決非簡單地總結前人的知識,而是反映牛頓本人成就的一部科學鉅著,是科學史上極有創見性的作品,佔有重要的地位。牛頓不但總結出力學的基本定律,而且還發明瞭證明這些定律的數學方法。書中所敘述的一些運動定律,以前從來沒有人像他講得那樣透徹。《原理》這部書精闢地解答了幾個世紀以來最有才智的人都無法回答的問題。這本傑出的著作的全部內容顯得嚴正、簡明而宏偉,使這部書及其作者——伊薩克·牛頓在科學成就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牛頓以後,人類在自然科學方面的偉大成果層出不窮,但追本溯源,許多都與這本非凡的著作有直接的聯絡。如在1846年發現海王星之前,它的軌道就已經依據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來了,然後才在實測中發現了它。現代計算人造衛星的軌道,當然更離不開牛頓的偉大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朝如青絲暮成雪七個字填入空格使每行每列均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