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光藝境
-
2 # 雕塑者1983
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一般開國皇帝稱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遼太祖等;後繼者稱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在隋以前,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朝以後,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由漢武帝首創。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建元二年,依此類推。新君即位或遇軍國大事、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如漢武帝一生就用了十一個年號,女皇帝武則天也曾改元十二次。自朱元璋開始,明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不論在位時間長短,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如明成祖朱棣在位年號永樂,清朝愛新覺羅•弘曆在位年號乾隆,因此往往也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舉幾個栗子,唐太宗年號“貞觀”、明太祖年號“洪武”、清宣宗年號“道光”。
諡號是指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死後據其生前事蹟評定的帶有褒貶色彩的稱號。周初始制諡法,至秦廢止,漢復其舊,歷代因襲,直至清朝滅亡。
對於唐代以前的歿世帝王,稱呼他們的諡號,例如漢武帝、魏孝文帝、隋煬帝;對於唐代以後的歿世帝王,稱呼他們的廟號,例如唐太宗、宋高祖。明代宗;到了清代,則一般稱呼他們的年號,例如“雍正帝、”“乾隆帝”、“光緒帝”。
-
3 # 張三十二
年號: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做改元。
廟號: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追尊的名號。自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的嗣君則稱太宗、世宗等。
諡號:所謂諡號,又稱諡,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後,朝廷依其生前事蹟予以之稱號。皇帝諡號(包括廟號),多是由後一代皇帝追加。然亦有由隔代或後數代而追贈者。三者的主要區別為:年號是帝王登基時的名號,而廟號與諡號均為其死後的名號,其中,廟號只針對帝王,而諡號除帝王外百姓也可有。稱呼時,廟號常常放在諡號之前,同諡號一道構成歿世帝王的全號。如漢武帝的全號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號是高祖文皇帝。
擴充套件資料:帝王身後的三號:除廟號與諡號外,還有陵號通常說來,諡號並非君王獨有,上了秩品的公卿及入品的夫人都有,但皇帝的諡號裡一定有“皇帝”二字。廟號、陵號則為皇帝專有,這是皇家的祖先祭祀和葬儀。亡國之君,在新朝已成為臣子,所以廟號、陵號皆無。即使有諡號,也只是臣子的諡號。公卿大臣也有入太廟祭祀,陪葬皇陵的,但都是陪祀、陪葬,沒有獨立的廟號和陵號。著名的陵號,有唐高宗的乾陵(武則天也葬在乾陵,但因為她晚年退位,以唐高宗皇后身份去世,所以沒有自己的陵號,照皇后葬儀),明十三陵,還有清東西陵。習慣稱呼中,唐代以前對歿世的帝王簡稱諡號,不稱廟號;唐代以後由於尊號的出現,尊號、諡號加在一起很長,不便稱呼,所以又改稱廟號。到了明清兩代,因為每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除外),所以明清兩代的皇帝習慣上常稱他們的年號。稱年號的皇帝生前也可以稱呼,故而若康熙和乾隆皇帝在世時,稱他們為“康熙帝”、“乾隆爺”,那就不能說是錯誤的,但如稱他們為“聖祖”(康熙廟號)和“高宗”(乾隆廟號),就不對了。
-
4 # 暖寶的小蘑菇
年號:指的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
(有意思的是,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的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
諡號:人死了之後,朝廷會依據生前的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
(這個諡號,分為三種:褒揚意味的美諡(比如北魏孝文帝,諡號孝文)、憐惜意味的平諡(或稱為中諡)(比如唐殤帝,諡號殤)、貶義意味的惡諡(比如隋煬帝,諡號煬))
廟號:指的是君主死後在廟中被供奉時所被稱呼的名號。
一般君主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最初之時,廟號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為宗。例如漢高祖劉邦;再如唐太宗李世民
回覆列表
【年號】
“年號”為中國曆代皇帝即位後用以紀年的名號,是帝王當政的時代標誌,是表示皇帝統治紀年的一種制度。
“年號”制度始於西漢武帝。
自西周至漢武帝這一時期,皆以帝王、諸侯即位的年次紀年,有年數而無年號。如西周宣王元年(前827)、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漢高祖八年(前199)等。
中國第一個年號是“建元”,為漢武帝即位之初的年號。而確定實行年號制度則始於前114年(漢武帝元鼎三年),並追定了“建元”以來的年號(近年來據稱發現有“建元”字樣的器物,並由此推斷,建元年號應為原有,並非追定)。
自此以後,歷代王朝均承襲年號制。凡新皇帝即位,便建新年號以更替前代年號,表示新君統治之開始。
按規制,先皇駕崩、新君嗣位的次年元旦(夏曆正月初一)方建新年號,如東漢光武帝於中元二年(57)二月駕崩,皇太子劉莊即位(漢明帝),第二年元旦方改元為“永平”元年。
但亦有甫一即位便立時改元建號的,如宋太祖於開寶九年(976)十月駕崩,其弟趙光義繼位,年尾十二月便迫不及待地改元為“太平興國”元年了。
據統計,自漢武帝起至清朝末代宣統皇帝溥儀止,在中國建國立號的歷代王朝、農民起義、地方割據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的年號共820餘個。
(漢武帝)
明清以前,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如因祥瑞或重大事件而多更換年號,故一個皇帝建有一個或多個年號。年號最多的如漢武帝、武則天都超過十個。唯明、清兩代,每位皇帝只建一個年號,故習慣上又以年號稱明清兩代皇帝,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
年號一般常用兩個字,也有用三、四個字的,如南朝梁武帝蕭衍之“中大通”和“中大同”,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太平真君”,唐武則天之“萬歲登封”與“萬歲通天”,宋太宗趙光義之“太平興國”等。
【諡號】
“諡號”亦稱為“諡”,是中國古代帝、後、諸侯、貴族、大臣、名士等人逝世後,根據其生前事蹟和品德所評定追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逸周書·諡法》:“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諡號有“蓋棺定論”之意。
評定諡號的標準為“諡法”。
諡法始於西周初,秦始皇廢之不用;漢初恢復,歷代因襲至清。
帝王之諡號,由禮官議上;貴族大臣死後定諡,由朝廷賜予。
諡字分美、惡,每字皆有特定含義,故有美諡(文、昭等)、惡諡(幽、煬等)之別。
明清定諡屬禮部。
此外,又有私諡,始於東漢。大多是士大夫、名士死後由親族門生故吏為之立諡,故稱私諡。
【廟號】
中國古代皇帝駕崩後,在太廟內立室奉祀,並追尊以某祖、某宗的名號,稱“廟號”。
廟號始於殷商,以“宗”為有功的復興君主之稱,如商王太甲死後尊為太宗、武丁尊為高宗等。
西周則以始祖稱“祖”,繼祖者稱為“宗”,後代帝王祖宗廟號皆承用周制。
漢承其制,稱某祖、某宗,但並非立廟者皆有廟號。
廟號由即位皇帝議立,如漢惠帝尊高帝廟為太祖廟,漢景帝尊文帝廟為太宗廟、漢宣帝尊漢武帝廟為世宗廟等等,太祖、太宗、世宗皆是廟號。
其後,歷代多沿用此制。
一般開國之君稱某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其後繼者稱某宗,如唐太宗、宋仁宗、明神宗等。然亦有例外者,如明成祖朱棣(初尊為太宗,後尊為成祖)、清聖祖玄燁。
概括之,“年號”為皇帝統治紀年之名號,“諡號”為皇帝駕崩後經評定給予的帶著褒貶含義的稱號,“廟號”為皇帝駕崩後立廟奉祀所尊的某祖某宗的名號。
圖片皆選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