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採蓮曲》哪幾位詩人寫的最好呢?

    最早的採蓮曲

    最早的採蓮曲不知道是不是漢朝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首詩作者不詳,押韻方式也比較特別。袁枚隨園詩話說:“有通首不用韻者,古《採蓮曲》是也。”

    前三句句句押韻,後面四句不押韻:東南西北,有點像歌曲中的唱和之聲。

    詩中以“蓮”諧“憐”,是民歌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象徵愛情,以魚戲水於蓮葉之間來暗喻愛情中的青年男女。

    南北朝時期的採蓮曲

    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西洲曲》中,也有采蓮的情景:

    ....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這裡寫了一個妙齡女子,在秋日裡的河塘中採蓮。從詩意來看,採蓮曲幾乎都是暗喻青年男女的愛情。

    南北朝時期,生活與齊梁的劉孝威有一首詩的題目就是《採蓮曲》:金槳木蘭船,戲採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溼釧,風莖乍拂鈿 。

    南北朝·吳均的《採蓮曲》是一首閨怨詩,少婦思念千里之外戍邊的丈夫: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採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

    南朝的皇帝們也出了不少詩人,梁簡文帝蕭綱是其中的佼佼者,當然也寫過《採蓮曲》:

    桂楫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蓮疏藕折香風起。香風起。白日低。採蓮曲。使君迷。

    陳叔寶是個亡國之君,但也是個不錯的詩人,他也不能免俗,也寫過《採蓮曲》:

    相催暗中起,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薄落點花黃。風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長。波文散動楫,茭花拂度航。抵荷亂翠影,採袖新蓮香。歸時會被喚,且試入蘭房 。

    這個採蓮女,就不是民歌中自然活潑的民間女子了。一看就是皇宮內惺惺作態的宮女或者嬪妃。

    隋唐的採蓮曲

    隋朝人也有采蓮曲,只是乏善可陳,就不錄入了。下面看看兩位七絕妙手的採蓮曲:

    唐李白《越女詞》:

    耶溪採蓮女,見客棹舟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王昌齡《採蓮曲》: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

    採蓮曲的主人公,都是妙齡女郎,因此總會令人產生美妙的聯想。

    宋朝的採蓮曲

    到了宋朝,不但有詩,在詞中也出現了採蓮曲,例如葉夢得的《鷓鴣天》

    曉日初開露未晞。夕煙輕散雨還微。暗搖綠霧遊鯈戲,斜映紅雲屬玉飛。情脈脈,恨依依。沙邊空見棹船歸。何人解舞新聲曲,一試纖腰六尺圍。結束語

    看了那麼多的採蓮曲,老街感覺還是那首《江南可採蓮》讀著最舒心。不用動腦子去思考,眼前自然而然的出現一幅溫馨的畫面: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說不出的一種舒服,這可能就是李白說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8.15獸王獵人任務帶什麼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