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M宋先生

    2015年,知識付費服務在移動網際網路到來的第五個年頭開始逐漸興起了,無論是獨立機構還是自媒體,無論是專業作家還是獨立學者,無論是出版文學還是網路文學,透過蜻蜓、喜馬拉雅、荔枝等平臺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原來有趣的音訊不只是德雲社的相聲。

    那麼聽書軟體真的會替代紙質書籍嗎?我期望這樣的情形永遠不要出現。

    販賣焦慮與碎片時間

    我算是“得到-每天聽本書”的第一批使用者,羅胖2017年釋出會當晚我就訂了VIP實體卡,那時候是大三剛剛結束,準備開始正式實習。其實想來整個大學,沒有上過幾節課,全部都在看書,大一的時候每天都泡圖書館,保持2-4天讀一本書的節奏看名人傳記,整個大一讀了大概80本書左右;大二自己買書看,高數課刷完了5本貨幣戰爭,期末考了26分掛科。

    那麼最後大三結束買“得到”的聽書產品,是發現自己好像真的開始沒有閱讀的時間了。與其說沒有閱讀的時間,不如說是沒有靜下來看書的時間。從大四實習開始就基本上陷入了996的生活時間,每天只能靠閱讀固定的內容App來學習東西,回寢室只想看看影片或者聽聽相聲就休息了。

    實際上很多城市白領就是這樣的生活,無論是996還是955,一天的勞累後很難再去集中精力閱讀和學習,你還想著健身、想著炒股、想著戀愛、想著跳槽。所以這種想要學習但是沒有時間精力去做的矛盾,就導致了內心深處的焦慮感,同樣也就給了內容平臺機會:來我這裡吧,XX分鐘幫你瞭解一個理論、聽懂一本書。於是透過製造焦慮感販賣內容,鼓勵大家利用上下班這種碎片時間來學點東西。

    二次加工的粗略內容

    無論是書籍解讀還是原創課程,在內容上都是經過二次加工之後的產物,尤其是書籍。課程也許有老師自己親身的體會,至少在鏈路上來講不會被曲解本意;但是對聽書,尤其是書籍濃縮或點評類的內容,不可避免創作者會帶入自己主觀的意圖,並且將一本書的內容壓縮成20分鐘的語音,我很難想象其中丟失了多少細節。直接給人灌輸創作者自己的理解,會讓人摸不著頭腦。

    那麼有的人說:我聽書就聽讀原文的好了。我們都知道人們對於資訊的接收程度文字<影象<音訊,但是“聽書”的過程其實並沒有視覺上的刺激。人們看書時,資訊從大腦編譯成理解的內容再透過一遍大腦,實際上更容易讓人專注;而語音則只是從內容到大腦,很容易讓人走神,無法專注。為什麼上課發了教材還要老師講課?就是領著大家把書籍上的東西全部在腦子裡過一遍,而不僅僅只停留在感官。

    所以,無論是聽書還是聽課程,它的核心劣勢是沒有過腦子,同時反而還灌輸給你很多二次加工過的內容,如果你要把這些東西當做“知識”來儲備和使用,最後的結果就是變得不會思考,越來越隨波逐流。

    所以聽書是不可能替代閱讀紙質書籍的,電子書替代紙質書至少還有環保需要。然而聽書這類服務,我建議還是作為消遣,粗略拓展一點知識面存在,不要當做真正學習知識的工具。包括所謂的網課,沒有作業和助教監督,沒有形成修改意見反饋的課程,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學到自己腦子裡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為了遊戲和人吵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