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139558534

    不錯,在出事後,印度總理莫迪也會“順應民意”,出來為死去的士兵“招魂”!什麼是烈士呀,不能白死呀,要報仇等等。出於政治需要,他當然要鼓起國內民族主義的情緒。但平靜一下後,作為政治人物,也要考慮現實問題。他現在的表態就不同了!最主要的是,莫迪承認中國邊防人員沒有進入到印度控制區,也就是直接承認是自己方面的軍人,進入我方領土鬧事的。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是莫迪確認現實解決問題的開端。畢竟雙方已經達成過彼此不越界的協議,而15日夜間的行動,完全是印軍團長帶領下,衝入我方搞起來的事件。因此,我方已經向印方提出抗議,要求嚴懲肇事者。而且我們也可以分析到,並不是上層授意下,印軍這支部隊採取的行動。應該是他們沒有聽從統一安排,直接各行其是,擅自挑釁行為。

    如果是這樣,作為印度方面,在說了些大話和空話後,會比較現實的對待爭議地區問題。因此,進一步挑起更大規模衝突,甚至爆發區域性邊境戰爭的可能就很小了。也會約束自己的部隊,不能自以為是就開始行動。當然,我們估計也不會有哪 些想如同這支部隊那樣,貿然行事想立功。結果功沒有立到,命卻搭上不少。十分糟糕!

    從長遠看,印度方面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平相處,並和平解決雙方邊境問題分歧。說實在,印度採取的如此激烈的邊境策略很不好!也很不明智!!因為雙方邊境問題是在印度的英國殖民者製造出來的,根本沒有得到中國曆屆政府承認。而作為雙方人民的政府成立時間,都是十分接近,印度1947年,而新中國建立在1949年,本來應該互諒互讓,採取公平合理解決。但印度自己卻把自己當成前英國殖民主義者,似乎一切都要按那時辦,這當然是我們堅決不同意的。而印度又是採取進攻戰略,當然要引起軍事對抗,失敗甚至慘敗當然就是必然。因為我們解放軍,不光是從戰爭中磨鍊出來的人民軍隊,也是和世界所有強國都戰鬥過的英雄軍隊。如北韓戰場,同包括美國英國等聯合國軍打過,什麼戰績印度當然清楚。在冷戰時期,也和另一超級大國蘇聯較量過,他們也沒有敢用戰爭來對付我們。印度自身的體量、能力,曾經狂妄地較量過,沒有好結果。如今,就算自己自認為比過去好很多,那麼經過這麼些年磨鍊,我們自身的強大,不是更要有更多進步嗎!所以雙方不較量是對的。否則,真打起來,那麼過去的協議都是作廢,而最低我方要求的主權領土,是要全部爭取回來的,而且這是容易做到的。而印度行嗎?從這次挑釁結果可知,不論用武器,還是隻用其他工具,印軍都不會佔到上風。

    只要印軍不主動挑事,我方軍人會保持克制,保證邊境安寧。這也是雙方人民最大願望吧!

  • 2 # 瑞雪1307

    不要總是想莫迪怎麼做,他的決定取決於我方的態度和決心。我們現在如果什麼都不做,軍事衝突就是必然,我們現在大兵壓境,拉開架勢做出印方如再敢挑釁,就堅決打擊,以此來振軍威殺雞給猴看的陣勢,邊境從此安寧。

  • 3 # 鷹傑長空

    中印邊境爭端,對印度的大國雄心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印度覺得很憋屈,總想找機會和中國再打一架,過兩招,往大了弄,缺乏底氣,小打小鬧,應該還會繼續。

    中國軍人的風格,印度軍人應該是已經多次領教了,愛怎麼弄,就怎麼弄,我們奉陪就是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軍人當死於邊野,馬革裹屍還。印軍的任何挑釁,懟回去就是了,如果印軍要大搞,那就來吧,收復藏南的時機終於要來了,好期待呀。

  • 4 # 鐵嶺鋒

    真正的目標達到了,當然這些為政府意圖送命的士兵不會白死,給這些勇敢挑釁撞牆而死的士兵,追授個“英雄烈士”的光芒閃耀的頭銜,在13.5億兵民中廣泛宣揚,既鼓勵還活著的士兵們,為了彰顯神英勇,在政府需要的時候繼續勇敢撞牆,也讓媒體有更多素材翻炒泡製咖哩飯,引導輿情別死盯著疫情王炸的破事不放了。

    但搞事可以,卻絕對不能搞大,一旦搞大煽動起神牛的狂躁,會裹挾政府去衝撞對面的鋼鐵長城,結果必然把神牛們撞倒撞散架,58年前的那種結果讓政府更無法承受,所以這輪搞事就只能適可而止,到此為止。

  • 5 # 娛樂圈小瓜瓜

    “我們不希望衝突,但是我們不害怕衝突!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印度總理莫迪隔空挑釁,表示他的士兵們不會白死,並且隱晦地威脅說,要進行報復行。

    此次衝突中,印方在現場的最高級別指揮官庫瑪拉·桑託什·巴布上校當場死亡,另外有36人被中方俘虜,包括一名少校和一名上尉。

    近日,印度國內爆發了抗議活動,示威者在現場焚燒了中國製造的產品和中國國旗!

    希望莫迪能夠想清楚事件的起因,並重新考慮他說過的這些話!

  • 6 # 香菸已半

    沒什麼看法,該來的終會來的,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我的黨是經歷過各種考驗的,從開始革命到驅逐日寇,到解放全國,到抵禦外晦,再在到經濟建設,一次次的證明是堅強可靠的。現今的領袖是有豐富的歷練,高度智慧的,有手腕,有魄力的。我們的子弟兵繼承了先輩的光榮傳統,98抗洪,汶川,新疆反恐,武漢……在一次次的危難中都是召之即上,戰之能勝的,是被人民充分信任和支援的。我們的人民是高度團結的,我們的國力和工業水平是世界前幾的。如果印度人頭腦發熱覺得他們不是62年的印度了,有動手的實力了,那就讓他們回到62年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7 # 浮塵飛過

    一個國家元首這麼說,那肯定是有新動作的,具體是什麼還真難說,也可能明的進攻,也可能特工滲透,也可能迫害在印華僑,也可能網路攻擊...,不管是什麼,我們都要從容應對,要有萬全之策。相信人民軍隊有這個能力。

  • 8 # 好人有好夢

    作為領導人面對士兵的死亡,只有這句話才能安慰軍人和國民的。從雙方外交部長的交流,雙方都保持克制的跡象。這次印度吃了啞巴虧,面對強大的中國,印度只有認慫。我認為阿三的出氣筒就在尼泊爾。

  • 9 # 無敵紫荊

    毛主席曾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聲稱:印度死亡的20個士兵不會白死。他這句話這話,挑釁意味實足。而印度也用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的意圖!

    因此印度高層的想法和的做法已經很明顯了,他們還想在邊境搞小動作。

    同時,中國外交部也在不斷的與印度高層通話,依然希望用外交手段的方式來解決這次的衝突。但是現在看來,印度的官方似乎並不願意接受我們的善意。

    因此中國邊疆現在也需要嚴陣以待,也希望各位邊防戰士保護好自己,我們所有人都等待你們平安歸來!

  • 10 # 弓目

    肯定要說幾句硬話,這個很正常的,一聲不吭也有違常理。動作嗎,也肯定會有,畢竟死了二十個人,在國民面前也要有姿態,不過總體感覺魔帝政府還是相對緩和有度的。印度巴基斯坦都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前幾天在亞投行還貸一大筆鉅款。這次又當上了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並且得到中國,巴基斯坦的支援。不支援,它就不會當選,魔帝也明白!再就是兩國貿易額不斷擴大。經濟層面聯絡加深,不是說斷就斷的!也是鬥而不破,求同存異,輕言戰爭雙方都顧慮太多。和為貴!

  • 11 # 風雲亞平寧

    莫迪在電視講話中說,“我向全中國人民保證,印度士兵不會白死”,暗示要進行報復。可以看作這只是莫迪面對印度名族主義輿論下的安撫而已。莫迪承認,中國軍隊沒有進入印度的領土,也沒有佔領印度的哨所。此舉實際就是承認,印度軍人進入中國領土並進行挑釁的事實,一方面暗示要報復,一方面承認時印度的過錯,因為莫迪害怕名族主義情緒失控,以後難以收場。

    衝突發生後,印度民眾說要抵制中國的產品,並開始打砸自家中國製造的電視機等商品,然而,中國一款手機在印度上市,幾分鐘就被搶購一空,賣到脫銷,馬上被啪啪打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印度只不過藉此機會,不斷挑釁中國,用以觀察中國的態度罷了,但在中國領土問題以及大是大非面前,中國肯定寸步不讓。印度近期想俄羅斯採購戰機,並囂張的表示印度邊防指揮官不用在遵守“不開槍”協議,不開槍不過是衝突,如果印度膽敢開槍,那就是製造戰爭,相比62年的歷史將再次上演!

    但面對阿三,中國必須有所防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必定要讓他付出慘痛代價,打到他痛,打到他哭爹喊娘!否則,這種人不長記性。

  • 12 # 青黃電影

    莫迪這樣的“硬話”,也就是說說而已,更主要的目的是裝出一副強硬的樣子,安撫國內反對黨和民眾情緒,別後院著火,最終把他的政府燒下臺。

    印度後續動作,在軍事方面能做的有限,可能會在經濟方面折騰點動靜。

    交火的可能性不大

    媒體報道說,印軍已獲“完全自由”在實控線採取任何必要措施,指揮官將不再被限制使用槍械。但是,相信印度不敢這麼做。解放軍肯定會根據印度的最新措施,作出應變部署。如果印度動用槍械的話,那衝突的性質完全就不一樣了。巨大的綜合國力和軍力差距,印度只能被揍得更慘,丟臉丟得更大,那時候莫迪政府真的可能倒臺。

    小摩擦還會有

    印度慣搞“小偷小摸”這一套,這些年來在邊境上屢屢挑釁,企圖依靠“蠶食”政策佔便宜。此次加勒萬河谷衝突,印度吃了大虧,但指望它記住疼也是不現實的,類似的邊境對峙、衝突今後還會有,而且有可能更加頻繁。對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上,中國不可能有絲毫退步。挑釁、失敗,再挑釁、再失敗,今後會成為印度的家常便飯。

    經濟報復可能升級

    印度在軍事方面沒有資本升級對抗,但在經濟方面可能報復升級,比如限制中國投資,禁止中國企業進入5G市場,提高中中國產品關稅,給目前在印投資的中資企業小鞋穿,鼓動抵制中國商品,等等。

    印度的經濟報復,結果也只能是加勒萬河谷衝突在經濟領域的“翻版”,自己損失更大,而我們不過是汗毛之傷。

  • 13 # 投筆鴻毛

    印度可能繼續搞事,但不會把規模搞大,也可能已經達到一定目的,會“無意識”的減輕與中方邊境的衝突,轉向巴基斯坦等國的方向,繼續操作下去,這個看法是基於現階段的一些表現,簡單談談。

    二,印度國內狀況。由於疫情的影響,從3月份開始,莫迪就開始了“鐵腕封城”,但以印度的軟硬體條件而言,實際效果不佳。不僅疫情仍在增大,近期已經飆升到40萬的確診病例,還引發了數以百萬計的務工人員被迫返鄉,大量因防疫措施導致的滯留人員,很多人處於無家可歸的狀態,這無疑加劇了社會動盪。

    三,經濟衰退。疫情衝擊下的印度經濟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情況,失業率已經空前飆升至24%,世界銀行預計,本年度印度經濟將萎縮3.2%,國際信用評級已經被調成負面。這對一向愛打經濟牌的莫迪是個很大的衝擊。

    四,選舉的壓力。莫迪領導的印人黨已在多個地方選舉中表現不佳,面對民眾的不滿,以及虎視眈眈的國大黨,不可能坐以待斃。

    五,多線衝突。印度近期的邊境衝突,不是隻有中國,在上週和尼泊爾同樣發生領土爭端,面對巴基斯坦,已經開火,有了交戰跡象。

    如果不是這個解釋,難道他還真的打算在自己“重病纏身”的情況下,又想捱上當頭一棒?

    不得不說,62年的對印戰爭,真的是把印度打出了心裡陰影,以至於時至今日,印度國內都呈現一種“怨婦”的心理,一提起中國就炸毛。

    但要真的打起區域性戰爭,也不太可能,底層民眾對印度國力迷之自信,但印度高層可是一清二楚。62年的印度各方面條件對比中國好點,且當時美蘇都有扶持印度的舉動,還是被解放軍乾淨利落的擊敗。

    時至今日,兩國差距已經拉開了數倍,且美俄都不可能像當年那樣支援它。

    莫迪一向擅長在大國之間玩平衡,他會一定程度順從美國,也會利用民族主義的情緒,但卻不會準備把事情玩砸,他的目的是轉移矛盾,而不是把自己陷入困境,一旦事情真的搞起來,結果就由不得他了。

    莫迪說士兵不會白死,當然不會,挑起印度國內民族主義的情緒,轉移矛盾視線的目的已經有所體現。

    對於我們來說,萬不能掉以輕心,就算印度不準備擴大沖突,但未必不會用些手段偷襲你。就如這次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的武力對峙,印軍士兵傷亡,未必不是一次偷襲失敗的結果,只要使出手段,不論成功失敗,對莫迪都有好處,總有輿論可以引導。

    還有一種可能性不大的狀況,那就是莫迪真的玩砸了,控制不住局勢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借一句話,印度說自己不是62年的印度了,但是我方可以把它送回1962。

  • 14 # 影視君cool

    此次中印發生的邊界衝突已經持續快一週時間了,印度軍隊損失慘重,且中國在事後釋放了10名在衝突中越界的士兵,中方一直呼籲雙方要保持克制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不過通過莫迪這兩天的行為來看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似乎有點行不通:“莫迪突然改變交戰規則,將指揮權交給前線將士。

    顛倒黑白試圖挑起戰役

    看來印度已經徹底忘記了幾十年前的疼痛了,幾年前小米加步槍都能把你打的落花流水,今天照樣依舊可以打贏你。莫迪上臺後持續挑起中印邊界爭鬥,不過都在《中印邊界框架》下爭鬥,這幾十年雙方都是冷兵器之爭,卻從來沒有開過一槍。

    此次莫迪單方面宣佈交戰規則,以印度邊防軍的性子,估計會做出開槍的行為。並且印度已經加緊向俄方丟擲了33億美元軍火大單,購買33架戰機用來佈防在邊界。看來莫迪心裡已經早就想好下一步要怎麼做了。

    現在國內疫情已經突破40萬大關,按道理說莫迪政府現在應該全力治療國內的新冠疫情而不是頻繁地在邊界問題上重新整理存在感。是什麼讓莫迪有如此想法呢?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國內疫情嚴重,莫迪政府已經沒有太好的手段組織疫情的發展逼迫莫迪尋找一條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所以邊界問題成為了莫迪轉移注意力的法寶。印度衛生系統極其不完善,對於疫情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了,國內媒體天天盯著政府能夠做出有效的疫情舉措,這讓莫迪很頭疼,不得已另闢蹊徑,很顯然邊界問題就是莫迪找到的那條路子。

    第三:西方等國家的撐腰,莫迪的野心已經膨脹的要侵略了。印度是美國在亞太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印度的軍購是全球第一,但是自己研發的武器卻是寥寥無幾。這次又向俄羅斯軍購33架戰機,用來布放在邊界。美國頻繁挑唆印度對中國動手,美國為什麼每次挑唆都會成功了?那是因為印度的名族大國主義已經變得很盲目,自己幾斤幾兩已經不知道了,近幾年有點成果就已經開始飄上天了。

  • 15 # 春秋軍備

    阿克賽欽,意為"中國的白石灘",與印度霸佔的中國故土拉達克地區的邊界東方,大體上在和田縣南部,總面積4.26萬平方公里,有新藏公路通過。包括加勒萬河谷地區在內,主權為中國,不存在主權爭議。而且其西方的拉達克地區是中國故土、應歸還中國,但中國為了向印度表示友好,還是維持1959實控線。但是印度以為友好就是軟弱可欺,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此前,印軍挑起的至少三次鬥毆事件中,印軍被打死打傷200多人,可以說吃了大虧,必定還會前來報復,一旦印軍還敢前來挑釁,中國軍隊出兵拉達克的好機會就來了,我們盼望拉達克早回祖國懷抱。我軍應該趁著士氣正盛此前打敗印軍之勇一舉收復故土拉達克。

    6月15日晚間到凌晨,中印邊境人員一場激烈的肢體衝突讓矛盾陡然升級。先是印度軍方在16日公佈了3名印度軍人死亡。其中,有一名上校,兩名士兵。這是自1975年以來,中印圍繞著邊界糾紛而產生的軍事對峙中首次出現人員死亡。

    就拉達克衝突問題,莫迪於17日發表了講話。據《今日印度》17日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對近期在邊境線發生的大量印度士兵死亡事件進行了迴應,他一方面強調印度希望和平,但另一方面也表示20名印度士兵不會白白犧牲。

    莫迪說:“我想向全國保證,我們20名士兵不會白白犧牲。印度希望和平,但是如果被攻擊,我們有能力做出合適的迴應。”莫迪的談話更像是在平息印度國內民眾的怒火,但是說“士兵不會白白犧牲”又讓人擔心印軍會採用報復行動,需要引起警惕。

    在此之前,莫迪於16日深夜會見了4位內閣部長和陸軍參謀長

    莫迪、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印度外交部長賈尚卡爾、財政部長尼馬拉·西塔拉曼和軍方首腦如陸軍參謀長都出席了當地時間6月16日晚上10點左右舉行的會議。

    目前,聯合國發言人已經呼籲中印雙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剋制”。

    今年也是中印兩國建交70週年,雖然雙方都承諾繼續保持軍事和外交接觸,但邊境地區印度方面一線部隊與政府外交部門似乎步調並不一致。而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線是世界上最長的陸地邊界之一,所以時常會發生緊張緊張局勢。

    另外,有訊息稱印度進口的500套軍警使用的外護衣甲已經抵達拉達克,,如果訊息屬實,一定會裝備到一線印軍供發起新的挑釁使用,因為印軍在此前的鬥毆中吃了大虧,他們想到了採購這些防護用品。

  • 16 # 雪兒觀天下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稱,當天印度約20個黨派領袖受邀參加了會議,包括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國民大會黨主席沙拉德· 帕瓦爾等,另外,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斯·辛格,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等政要也參加了會議。

    會上,各黨派代表作了發言,別看大家叫得凶,在發言時誰都聰明得很,他們都清楚這次莫迪把全國的主要黨派召集起來,無非就是責任甩鍋。如果哪個黨派想搞事情,就把責任甩過去。各個黨派的人都是聰明人,喊喊口號還可以,但是要擔責任,哪怕是一點點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有的話不好講不能講,開口了總要講幾句。比如最大反對黨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就質疑政府的情報工作:“事實上,即使到了最後階段,我們仍然對這場危機的許多關鍵方面一無所知。” 不過,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斯·辛格馬上予以否認:“我們沒有情報失誤”。

    印度首席部長伊斯賈根·莫漢·雷迪發言跑了題,誇起了莫迪:“多虧了總理,印度在全球的聲譽提高了。在世界各地建立了重要的戰略伙伴關係,你是我們的力量”,誇完莫迪還不忘給中國潑點髒水,稱中國“試圖破壞印度的穩定。”

    最後,這次會議隨著莫迪一句:“他們(中國)既沒有闖入中國邊境,也沒有佔領任何哨所”。基本上給整個會議,乃至接下來的行動定了調:既然人家沒有闖入,還能去找人傢什麼麻煩?

    這句話也引起了印度一些敵視中中國人士的不滿,印度線上新聞網站“Scroll”發問,“莫迪是說外交部搞錯了還是撒謊了?”“這是什麼意思?莫迪是否推翻了外交部的宣告?”

    第二,綜合到各方面因素,中印暫時不會有大規模衝突,但小摩擦不斷

    印度的執政黨並沒有做好完全和中國翻臉的準備,在此時和中國因為邊境事件鬧翻無異於自殺。再加上與巴基斯坦、尼泊爾的邊境糾紛,國內疫情等等,他們也不可能再給自己火上澆油。

    其實不論是從中方對事件來龍去脈的詳細介紹,還是莫迪的公開講話,不難看出事情的起因。如果印度高層對這次造成印度軍人重大傷亡的事件原因,有清醒的認知,從而對事件踩剎車,則不會影響中印關係的大局。

    造成印度軍人重大人員傷亡的直接原因,再清楚不過了,是因為中印兩軍之間爆發的嚴重肢體衝突,而造成兩軍衝突的起因,是因為印度軍隊越過雙方的邊境實際控制線,深入中國軍隊控制的一方來找事,是印度軍隊嚴重的、反覆的越境挑釁行為。造成印軍重大傷亡,實際上是一起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行為。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於發展睦鄰友好關係。然而對於任何妄圖侵略中國領土主權的行為,中國無論如何也是不會忍讓,退讓的!今天的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不要說印度,任何國家膽敢侵略中國,絕對讓它有來無回!

    今天中國的綜合實力,印度也是十分清楚的,貿然發動戰爭的代價想必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中印邊界衝突不會演化為大規模戰爭,不會改變兩國關係大局。但是邊境上的摩擦還是不會少,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可能還會增多,我們要做好應對準備。

    第三,將怨氣轉嫁給巴鐵和尼泊爾,試圖在衝突中找回面子

    既然大國惹不起,如何給國內的民眾一個交代?印度政府最有可能是把氣出在巴基斯坦和尼泊爾身上。不過,巴鐵和尼泊爾也不是省油的燈。

    當地時間6月17日,巴基斯坦《每日時報》訊息稱,隨著克什米爾地區的局勢日益惡化,巴基斯坦軍方立即動員士兵應對。為了反擊印軍,巴基斯坦陸軍司令巴傑瓦、海軍司令阿巴西和空軍司令安瓦爾上將及巴基斯坦軍方參聯會主席納迪姆·拉紮上將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應對措施。隨後,巴鐵陸軍部隊和邊防部隊再次向巴控克什米爾的一線陣地增派作戰人員。

    6月12日,印度ANI通訊社稱,尼泊爾西部尼-中-印交界處卡拉巴尼地區邊界發生開火事件,印方1死2傷1人被扣。隨後,尼泊爾軍方已經在與印度接壤的邊境線設立了15個邊防哨所,並部署了數百名武裝警察部隊。同時又將大口徑榴彈炮、自行火炮等重型裝備運抵邊境線,並在卡拉帕尼東部的空地中建立了一線陣地,虎視眈眈的盯著印度邊防部隊。雖然從整體上看,尼泊爾的軍事力量很弱小,遠不及號稱“南亞最強”的印度,但它是廓爾喀人的故鄉,那裡的人民堅韌不拔,善於戰鬥。儘管缺少現代武器和重型武器,但尼泊爾進行山區游擊戰卻是沒有問題的。

    印度想在巴鐵和尼泊爾身上討到便宜,也不是容易的事,何況憑這次印度軍人在中印衝突中的表現,更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總之,不論未來形勢如何發展,我們始終相信偉大祖國“一定能行”。在處理國家紛爭中,我們國家一貫堅持的原則就是,從不主動挑事,但是也從不怕事!中國從不欺弱,但也從不怕強!中國軍人,從不先開第一槍,但也從來就有實力、有決心不會給敵人開第二槍的機會!

  • 17 # 甜嘟爸爸觀點

    6月19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全國黨派視訊會議上表達了三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印度士兵不會白死;二是授予一線部隊開火權;三是聲稱他們並沒有侵犯我們的領土,也沒有佔領我們的哨所。

    第一,迫於國內輿論的壓力,莫迪不得不說出一些硬話來。

    6月15日晚間發生的中印邊界肢體衝突,雖然是非戰爭軍事行動,只是用冷兵器發生的衝突,但是造成了印度20人的死亡,還有70多人受傷。

    由於印度方面沒有得到便宜,損失很大,導致印度國內出現了反華的聲音。印度的一些民眾砸毀中國製造商品,印度國大黨指責莫迪過於軟弱,莫迪也不得不說出一些硬話,來平復他們的情緒。

    至於說6月15日晚間發生的中印邊界肢體衝突,是不是莫迪政府授意的還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軍方沒有經過授權的擅自冒險舉動。

    在中印邊界衝突問題上,印度軍方表現的較為強硬,也給莫迪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面對軍方的壓力,莫迪似乎有些頂不住,在6月19日的會議上口頭授予印度邊防部隊開火權。至於是不是正式確定下來,還需要後續的觀察。

    在6月19日的全黨視訊會議上,莫迪說了大實話:他們並沒有進入我們的領土,也沒有侵佔我們的哨所,我們有20名士兵殉職……

    由此看來,莫迪還是顯得非常理性和剋制的,也表明印度不想把中印邊境衝突事件擴大化,在為衝突時間降溫。

    至於中印邊境衝突問題如何發展?如果印度方面認清現實和差距,吞下自釀的苦果,吃個啞巴虧,事情也就算告一段落。如果硬度方面感覺到自己吃了大虧,一定還會侍機尋求報復,只能導致印度再次受到像1962年那樣的羞辱。目前擺在印度面前的有兩條路,就看他們如何選擇,如何走下去了!

    解決中印邊境衝突問題,靠的是政治智慧,而不是胡攪蠻纏。靠的是依據事實,而不是顛倒黑白。靠的是把握原則,而不是巧取豪奪。

  • 18 # 香姐逛歷史

    近日印度在前段時間與三個國家陷入了邊境衝突中,此後印度總理莫迪發表了公開講話,說印度的20多名士兵不會白死,話裡話外都透露著要向中國尋仇的資訊。此時西方國家不想摻和進來,擔心被捲入其中。

    該地區從2017年就出現過類似的緊張局勢,當時是中方在當地進行正常合法的施工,但是印方卻被出軍隊進行騷擾,所幸最終並沒有出現人員傷亡。但是這次雙方的衝突卻很有可能是中印關係出現重大轉折的導火線。

    中國從來都不會無故主動挑起事端,但是遇到前來挑釁的也不會坐以待斃。儘管中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比印度的裝備也好太多,但是也不希望發生戰爭。

    此前印度的士兵不斷向中國的士兵進行挑釁,雙方也因此發生衝突。印度士兵不慎掉落山谷,並且沒有得到本國的援助最終致死。

    印度對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一直都虎視眈眈,聲稱是他們的領土,而且也時常試圖進行一些越界的行為,印度在這次爭端中有三十餘人被中國俘虜。

    之後印度反咬一口,說中國侵入印度的領土之內,然而事實其實是印度的軍隊向中國軍隊進行挑釁,因此產生了衝突。最近又在印度國內爆發了抗疫活動。針對此事一些西方國家的媒體儘管是不想涉入其中,但是對於雙方的實力懸殊大家還都是看在眼裡的。

    因印度軍隊無端挑釁而導致中印兩國在邊境發生衝突使印度有至少20名士兵死亡後,局勢驟然緊張起來,西方國家擔心兩個核武國家之間會爆發全面衝突,而他們則會被捲入其中。

    2017年,該地區就曾出現過類似的緊張局勢,中方在當地正常施工,而印方派軍隊進行騷擾,最終沒有出現人員傷亡。

    威爾遜中心亞洲專案主任亞伯拉罕·丹麥說,這次衝突很可能是中印關係和印太地緣政治的分水嶺。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雙方能否進行和談,以及印度的靠山美國是否會為其出頭,提供幫助。

    丹麥說,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實際上已經嚴重減弱。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亞專家王德華告訴記者,中國從不主動挑起事端。他說,“中國一直秉承的原則是我們遇到侵略時,我們必然會反擊,雖然我們的軍事力量比印度強大,但中國從不希望發生戰爭。”

    印度國內爆發了反華抗議活動,莫迪也在電視講話中說,“我向全中國人民保證,我們的士兵不會白死。”

    中國和印度的外長們一直在舉行會談,試圖結束這場危機。而雙方軍隊已經對峙了1個多月。

    印度在40多年來一直聲稱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是印方領土,並經常試圖越界。阿克塞欽地區貧瘠荒涼,氣溫寒冷,平均海拔為4267米。

    此次衝突中,印方在現場的最高級別指揮官庫瑪拉·桑託什·巴布上校當場死亡,另外有36人被中方俘虜,包括一名少校和一名上尉。

    近日,印度國內爆發了抗議活動,示威者在現場焚燒了中國製造的產品和中國國旗。

    西方媒體分析,中國不會在本次事件中讓步,因為中印雙方的實力差距很明顯。中國更加不會理會莫迪的威脅。中國一向很剋制,因為中國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們不會製造衝突,也不會怕衝突。

    搞事可以,卻絕對不能搞大,一旦搞大煽動起神牛的狂躁,會裹挾政府去衝撞對面的鋼鐵長城,結果必然把神牛們撞倒撞散架,58年前的那種結果讓政府更無法承受,所以這輪搞事就只能適可而止,到此為止。

  • 19 # 視角一線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選一波關注。

    最近,有個國家很不安分,這裡指的不是正在抗議的美國,美國雖然也不平靜,但好歹抗議是在自己國內發生,而印度就不一樣了,疫情不斷,不好好抗擊疫情就算了,還到周邊挑釁生事,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1.印軍20死百餘傷若干失蹤 民意會讓莫迪騎虎難下嗎

    莫迪登臺後,全力青睞印度教。宗教信仰是印度形態意識的根基,也營造了印度人的觀念。印度部隊裡面也是如此,對於教,依舊虔誠。雖然一次又一次捱打,但印度人的信心卻還是很堅定。

    但是面對著不斷增加的死傷人數,印度民眾正在不得不被動接受一個現實,印軍已遭遇了進入21世紀後的最大一次挫敗。

    但此役的失利已在印度全境掀起一場短促的民族主義熱潮。不用莫迪及其人民黨鼓動,人民黨麾下的“國民志願服務團”就先組織了多起“反華示威”。雖然這一系列活動很快就被印度軍警撲滅了,不過,現象已經提醒莫迪,新德里必須及時拿出些姿態來。

    在6月18日,莫迪終於對印度全境就此發表了第一次講話。在講話之初,他先默哀了兩分鐘,並稱15日晚上的死傷印軍皆悉“Bharat Mata”的“好兒子”。他不僅強調印軍的死傷“不會白費”,亦強調“印度的完整和主權是至高無上的”,並以“受到挑釁時,印度將給出適當的答覆”等。

    遺憾的是,莫迪和他麾下黨團掀起的民族主義波浪還是多少潑濺到了他身上。

    2.中印邊境衝突後,後續印度會有什麼動作?

    在外交上推卸責任,誣賴中國,把印度死的人添油加醋,然後用各種手段迷惑人們,讓不好的輿論統統倒向中國方面,這一直以來都是印度最常見的,這個是可以遇見的,一般都會是這樣。總理表態後,印度國防部長也說:印度軍人不會白白犧牲,未提中國。說明是恐嚇作用,主要是給印度國內民眾看的。給印度民眾相對於注射了一針鎮定劑。

    並且莫迪只是說印度軍人不會白白犧牲,給與邊境軍人更多應對自由。多黨派會議,莫迪說:中國沒有進入印度領土,變相印證印度進入中國控制線。

    總體結合三個方面看,印度大的報復不會有,小的報復要警惕。

  • 20 # 四季養生密碼苑

    大家好!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為什麼莫迪說印度的士兵不會白死呢?印度後續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動作呢?

    居然同時挑釁三個鄰國?印度這樣像害了狂犬病的瘋狗一樣到處亂咬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印度忽然間得到神仙的暗助,一時之間人力物力突飛猛進,達到了縱橫捭闔、所向無敵的真正實力?難不成印度還具備了同時打贏三個國家的能力?

    其實借給莫迪一億個老虎膽讓他吃下去,諒他莫迪也不敢同時向三個國家發動戰爭,莫迪之所以慫恿手下士兵向鄰國挑釁,其目的是為了轉移國內,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所帶來民族壓力和民族仇恨而已。

    因為印度的疫情實際上是非常嚴重的,只不過印度政府的檢測能力低下,每天只有檢測那麼幾個人的能力,所以印度疫情所報告的累計確診人數遠遠是一個虛得空洞的數字,實際上還有數額龐大的人群根本就沒有參加檢測,更不用說,貧民窟裡面的人群了。

    對於從政的莫迪來說,解決這種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仇恨方向,轉移國內民眾目光,於是莫迪暗示屬下在邊境挑起事端,他的真正目的並不是一定要奪取土地,而是要能夠引起印度民眾團結的仇恨事端。

    這就是說,假如中印再次發生衝突,印度士兵可以直接開槍了。這樣的話,如果印度先行開槍,我們邊防官兵必然開槍還擊,那麼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現在的印度已經在中印邊境囤積了15000名官兵,另有大量的強大戰力蘇-30,米格-29等戰鬥機,還有號稱“地獄火”的多架阿帕奇直升機,以及各種運輸機等等,看樣子,倒還真是有幾分“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也。

    那麼印度後續到底會有哪些動作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掌握後天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