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找你的停留
-
2 # 般若荔
離婚後,爺爺和我見過一次。那是他將近八十的那年,小姑接他來貴陽看眼睛。他的白類障嚴重到必須做手術才能看得見人了。
我是隨兒女叫他爺爺。他遠遠的就聽出是我,說一句長長的嘆息一聲,為我們的破碎的婚姻而搖頭嘆息。而那時我已經離開他家十餘年,帶著小女兒獨自在北京漂泊。他說十分想念很久沒有見面的小孫女,所以我帶著姑娘去見了他。女兒對於原生家庭的記憶幾乎為零。但是見到爺爺,還是很乖巧的跟爺爺拉家常,真的應了那句話:血脈相連血濃於水。後來是因為小姑子和小叔子他們都沒有時間去老家為爺爺辦理減免醫療費的證明,而我正好又在貴州閒著,我想帶著女兒去她的故鄉走一圈,所以帶著女兒坐火車去了威寧。為爺爺辦好必要的減免證明以後,我帶著女兒去逛了一下草海。前夫的戰友們在威寧熱情的款待我們,知道我想帶著女兒去她的大姑家裡,拜見親人們,蔡輝特意開了車,送我們去居樂,大姑家在國道邊不遠的村子,所以在大姑家做終點。因為山路遙遠,從小長在北京城裡的姑娘從來沒有走過山路,就在大姑的家裡,等著她三叔和三嬸和四叔家的哥哥們來和她見面。也算是和女兒故鄉的親人們有了一個小小的團聚。我想讓姑娘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哥哥,她還有那麼多至親的親人,永遠都不是孤獨的。我和前夫的家人們相處融洽,家裡有什麼大盤小事都會通知,感覺還是因為有一雙兒女,他們永遠是我的親戚。
-
3 # 聰哥幫幫
離婚後的女人(原稱兒媳婦)離婚後對前夫的父親最好的叫法叫爸爸為好。筆者以為:
其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職場中,師傅收徒弟的叫法,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女性結婚後,還生有子女。離婚後和前夫的父親關係和親密度應該比師傅收徒弟的關係應該更近一些。師徒關係都能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媳婦(離婚後)稱孩子的爺爺為什麼不能叫爸爸呢?!所以,女人離婚後稱爸爸更確切。
其二:夫妻離婚長輩仍在。父母對子女的婚姻一般來說都是十分祝福的(除個別情況外)。小倆口離婚,有孩子作為紐帶,父母仍健在。雖打斷了骨頭(離婚了)但筋還聯著啊。所以,女人離婚後稱爸爸有基礎。
其三:夫妻離婚不因父母。夫妻反目成仇離婚(或協議離婚),只要不是因長輩們的原因,在婚姻進行時,雙方父母都是百分之百的由衷高興和喜歡的。你們小倆口的離異,並不代表父輩的意見。所以,女人離婚後稱爸爸有感恩。
-
4 # 不甜甜甜圈
沒結婚之前怎麼稱呼,離婚後就怎麼稱呼。如果結婚之後公公對你和女兒一樣,離婚後可以繼續喊爸爸。有孩子肯定結婚好幾年啦,平時怎麼稱呼公公也習慣啦。
-
5 # 用三隻眼看世界
這還用探討嗎,婚前是爺爺,難道婚後就不是啦嗎?見了孩子爺爺喊爸爸,難道當長輩的就沒有正面引導嗎。問題出在長輩這裡,長輩很自私,很狹隘。無形中在殘忍的傷害孩子。孩子和他爸爸的關係永遠是個不斷的,並不是一個已經沒有關係的人。血緣和親情永遠是割不斷的。好好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家庭教育,離婚對孩子是最大的傷害,不能讓傷害繼續加深。不然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極為不利。
-
6 # 華平碧巧
男女雙方離婚與老人有什麼仇和關係,有孩子的人離婚叫聲爸和爹又死不人的,何必叫叔呀大爺……,這人是土匪扯淡,女人離婚叫不出爹和爸乾淨做個老死不相往,爺爺的孫子你有臉去見吧?
-
7 # 趙廣州156130073
一般來說是隨孩子的稱呼“爺爺”,也可以“大伯、叔叔”之類稱呼,當然,如果婚姻存續期間彼此相處關係融洽、深厚的亦可繼續使用婚姻內的習慣稱呼,彼此認為合適便是。
-
8 #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女人離婚後怎麼稱呼孩子的爺爺呢,筆者認為。
如果按照先叫後不改的說法,並且你們的離婚與孩子爺爺沒有關係的話,可以順其自然再叫一聲爸爸。
如果孩子爺爺在你們離婚的問題上沒有起到好的作用,而是推波助瀾的話,那就沒有什麼尊稱了,只呼其名就可以了。
如果在你們婚姻的存續之間他對你們娘倆還不錯,也沒有對你們的家庭起破壞作用,但又考慮到新任丈夫家裡感受的話,可以稱其為叔叔或伯父,也可以稱之為孩子的爺爺或某某(孩子的名字)爺爺即可。
一般的夫妻離婚後是與對方形同陌路的,一般是誰也不能會離誰的,就是走個頭頂頭,也是擦肩而過,互不搭理。其實也沒有必要去想著怎麼稱呼的。
-
9 # 王大哥111
女人離婚後改嫁,
莫怨孫爺老人家。
若是有緣互碰面,
還是應該呼爸爸!
緣盡離婚是常態,
爺爺更把孫子愛!
星大不如地孫大,
喊他老爸也應該!
-
10 # 順其自然159220662
女人離婚後,如何稱呼自己的親爹,親媽?
女人離婚後,怎麼稱呼自己的孩子?
女人離婚後,是不是脫離塵世,成了仙了?
女人離婚後,是不是高出所有人,成偉人了?
離個婚就有了理了!周圍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了!那要是跳個高,以為上了天了,是不是改名九天仙女。不食人間煙火了?
-
11 # 山上人279
我們這裡以前有幾個離了婚的女人,仍與原公婆小叔,小姑關係很好,乾脆都認原公婆為幹父母,當乾親來往的。大部分雖不算親戚來往了,但稱呼仍不改變。也有個別的老死不相往來了,路遇當陌路人,互不打招呼。
-
12 # 王高華
女人離婚還是稱呼孩子的爺爺:爸爸。喊爸爸成習慣,一下子改口還真難改。話說回來,你一聲聲喊爸爸,是孩子爺爺花錢買的稱呼(我們家鄉男女結婚後改口,公婆及岳父岳母都要付改口費)。你可以改稱呼,改口費你退嗎!
再說你的孩兒和爺爺的血緣能斷嗎?不能。總要相見,喊爸爸,親切不尬尷。
人生如戲。一個女演員,演過多少次兒媳婦,喊過多少男人爸爸。入戲挺真,其實人人都知道是假,戲後談笑,我曾是你爸爸。大家笑過也就罷了。離過婚仍稱前公公為爸爸,人生也真戲中戲。拿出你應有的大度來。
孩兒高興,前公公高興。你也高興,喊後一轉身:假的。至於孩子的姥姥咋想,其實大家想多了。孩子的姥姥雖有醋意但不會入戲。
吾只是調侃幾句,喊嘛盡隨心意。
-
13 # 九月微微vivi
離婚後很多人對前公婆的稱呼各有不同,還是視每個家庭情況而定吧,兒媳和公婆感情好不改口也無妨,或者稱呼叔伯也正常。我想,對老人來說,定期能看看孫子才是最重要的吧。兒媳對老人怎麼其實無關緊要,影響到稱呼的無非有幾種狀況。
第一種情形、婚姻存續期間,公婆和兒媳相處得極好,對孫子更不在話下,女人疼孩子,只要對她的孩子好,她也會對公婆感恩,公婆人品好性情溫和不偏不倚,兒媳明事理。多年相處下來,彼此都很有感情,即使離婚後,兒媳也願意不改口。
第二種情形、沒離婚時就已經相處得不痛快,對孫子也許是真的好,但是對兒媳就挑剔多了,搞不好兒子兒媳離婚還在中間拱拱火。應該說,現實中更多的是這樣的家庭矛盾,如果前兒媳有氣量願意叫爸媽也可以,但是不想視為爸媽也無可厚非。
第三種情形、即使是沒離婚時大家感情都很好,但是離婚了確實就不是一家人了,只是孫子和他們有血緣關係而已,不再叫爸媽,改口稱呼叔伯阿姨也沒問題。
如果我是離婚的兒媳,不管之前相處得怎樣,我都會改口叫叔伯。離婚的確不太關公婆事,也不是遷怒於他們,但是以前畢竟只是姻親,隨著婚姻關係解除,叫爸媽其實並不妥,這是從法律層面上看。從情理上說,離婚後大家可能都會重組家庭,依然叫爸媽,你說其它人會怎麼想,對重組後的夫妻關係有沒有影響?如果女人是被動離婚,稱呼不改,又將自己父母置於何地,不是自己犯賤嗎?
現實生活中,看過聽過那麼多離婚的,我就沒見過離婚後還能這麼和諧的,更多的是都是老死不相往來。
-
14 # 關小村
遵老愛幼乃中華民族之美得,不管怎樣,他是孩子的爺爺,叫上“爸”合情合理。想想別的老人家我們同樣的也會尊稱。但如果老人家有其他想法不樂意那應該遵重老人家。
-
15 # 庸人L
女人離婚後雖然不是一家人了,但曾經是一家人。而且還有孩子與爺爺的骨肉關係。那麼,繼續叫爸爸是完全可以的。如果你想改口叫叔叔恐怕比你當時改口叫爸爸還彆扭。如果什麼也不叫就更彆扭了。我認為繼續叫爸爸是完全可以的。
-
16 # 小純豆豆
這要看時勢,如果前夫沒找新老婆,還可以繼續跟前夫一樣叫孩子爺爺:爸爸。因為這是尊重也是對自己曾經作為一家人的親情所在。如果前夫找新老婆了,可以跟著孩子一樣叫孩子爺爺:爺爺;也可以徵求一下前夫一家的意見:叫爸爸還是爺爺好呢?(主要是怕前夫新老婆不喜歡,畢竟人家組成新家庭了,考慮她的感受也是對前夫的尊重,對孩子將來的家庭生活做好良好的感情鋪墊,不管孩子監護權是否歸前夫。搞好前夫家庭關係,孩子撫養費收得也快些。)沒事不要打擾前夫一家,保持距離。女人,離婚後,更要懂得大度,有時候周全別人也是為了成全自己!一切為了孩子,做個偉大的正能量的媽媽!特別是單親媽媽,要開朗樂觀自信大方,讓孩子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多正能量的快樂和幸福,孩子成功的未來就是給媽媽最好的回報!
-
17 # 無相心清
這是個特別懂事的女人!只有懂事的女人在離婚後,還能這麼稱呼孩子爺爺,
因為他是孩子爺爺!自己以前的公公,爸爸,那是緣份,人生的緣份!
離婚和老人沒有任何關係!是你和他兒子的事!自己孩子身上還流淌著他的血脈!
人是感情動物!如果沒有感情,那不是人,不論感情寡淡!
如果見面不喊爸爸,喊什麼?叔叔,老頭!人生有幾個人能讓你喊爸爸?不離婚也就二個!
見面喊一聲,你不會少缺什麼,得到的是誇讚!都會覺得你懂事,大方,得體,有何不好,對孩子也是正面教育!
做人心放大點,煩惱就會少點
-
18 # 福馬靚奇典181859
女子雖離婚,
不變是輩份;
稱呼孩子爺,
叫叔乃適中。
夫妻過不成,
怪不得旁人;
孩子是紐帶,
豈成陌路人?
-
19 # 蒼穹日暮
孩子姥姥有什麼可想的,女兒離婚後喊親家公爸爸,說明自己的女兒恩怨分明,有素質,有休養。
夫妻關係僅存於夫妻,如果實在過不到一塊兒就離唄。但雙方老人並無過錯。雖說離婚了稱呼一聲爸爸也不為過。離了婚喊爸爸我認為和喊叔叔,伯伯沒太大區別,一個稱呼而已,你不可能離婚前喊爸爸,離婚後喊叔叔,一下改口也彆扭,也顯得女方沒有道德休養。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一聲老人又有何妨,難道會降低自己身價不成。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血緣關係改變不了,雖說離婚了,女方和這個家庭再無瓜葛,可孩子還姓男方的姓,還和爺爺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係。
就好比夫妻倆離婚,你能不讓孩子喊爸爸嗎?即使不讓叫,這種血緣能改變的了嗎?
-
20 # 運動南宮8o
你要是過錯方,咋叫人家都不想答理你,必競一個好好的家毀在你手上了。但是還有孩子牽扯在其中,為了今後方便,應該跟著離婚前的稱呼叫吧,儘量親切些以換得老人家的不理解。要不是過錯方,更應該照著離婚前的稱呼叫,老人家更可憐你同情你,媳婦做不成了就當閨女走吧!孩子有啥事找老人幫忙,肯定答應!不管怎麼說這是生活了多年的家呀,是有感情的!有個女人離婚了,從前的公公、婆婆離世時都來的,而且前後忙個不停,好多人指指點點,看那個是他們從前的兒媳婦,多好的人呀!他兒子肯定不是東西,無形中你就賺足了風頭,也顯得格外有人情味,懂得人情事故自己也開心!
回覆列表
我們這邊的城市女人結婚一般都是跟著男方叫,我們這邊農村鄉下人不是怎麼叫的,我們這邊的農村鄉下人把男方的爸爸叫做“舅舅”。
我們這邊農村的鄉下人對男方親戚的稱呼方式,都是和男方叫相反的。比如我老公的奶奶,我如果是按照鄉下人來叫的話,應該把他奶奶叫做“外婆”,因為農村鄉下的兩個人結婚是相對的。還有一個就是男方的爸爸本來就不是我爸爸,為什麼要我也跟著男方一起叫“爸爸”。如果我什麼都跟著男方一起稱呼的話,那我都成了男方的妹妹或者姐姐的那種關係了,還怎麼結婚啊!
就算是離婚了,以後碰到了稱呼也一樣不變。
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城市人像那些同姓的兩個人只要不是一個地方,不是一個家族認識的人都可以結婚。在農村鄉下凡是同性的人都是不能結婚的,不管兩個人相離十萬八千里,只要是同性那就是一家人,所以不能結婚。我們這一屆就是這樣。聽說現在也慢慢改變,如果是同一個鄉鎮都認識還是一樣不能結婚,或者會讓別人笑死了。
所以我們湘西這邊的農村鄉下人把男方的爸爸叫做“舅舅”,就是是離婚了再次的碰到,都是一樣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