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靈沖霄

    單口相聲和評書其實沒有實質的區別,二者都是講述長篇故事的藝術。

    郭德綱也不止一次的說過,這個也是先入為主的意識問題。他自己說相聲比較出名,說評書時人家第一映象也是他在說單口相聲。袁闊成先生說單口相聲說的再好,再逗人發笑,人們也認為袁老在說評書。

    區分的辦法呢,郭德綱說過,你聽先生說了一段故事後,樂了的話就是單口相聲,不樂那就是評書。

    我個人比較贊同這個說法。到現在這個時候也沒必要較真,分那麼細緻了。聽故事,圖一個放鬆。再者說你真較真的話,評書四大家其實有三位不是評書門的呢!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三位先生都是西河門的,四大家中僅袁闊成先生是評書門的師承。你見過誰整天嚷嚷著說單田芳先生,不是評書門的,憑什麼位列評書名家中!

    評書演員說單口相聲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本質是同一門藝術形式呢。都是用嘴說故事呢,只是單口相聲裡包袱更多,更能逗人笑而已。

  • 2 # 相當旺德福

    在舊社會,說評書的是“高臺教化”,這就是為什麼說書的,能叫做“先生”。

    它的地位比相聲來的高。

    而說相聲的,最早的時候,也就和這個一樣:

    後來好一點兒了,才發展成這樣:

    所以,相聲就是個街頭逗人喜樂的玩藝兒,只能叫做“藝人”,不能叫做“先生”。

    同樣一塊木頭,說書的能叫“醒目”,而說相聲的只能叫“窮摔”。

    只不過到了後來,相聲進步的快,才趕了上來。

    雖然單口相聲脫胎於評書,更像其中的“片子活”,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篇幅不一樣。

    評書篇幅長一些,並且結構完整,有頭有尾。

    單口相聲篇幅短一些,往往掐頭去尾。

    至於其中的典故,大多曲藝愛好者都知道,不贅述。

    第二,側重點不一樣。

    評書以包袱襯情節,包袱為情節服務。

    相聲以情節託包袱,情節為包袱服務。

    至於題目中的,說評書的能不能說相聲;或者說相聲的能不能說評書。

    舊社會肯定不能,搶別人的飯碗還行?

    到了現在,當然可以。

    畢竟兩行門檻都低,會講話的都能說。

    至於說的好不好,那是另外一碼子事。

    看著像就行……

    以上……

  • 3 # 唐風宋月

    恰好今天聽老郭講了這個段子,答一個。

    話說舊社會開口飯難吃,撂攤忽悠,各憑本事。說評書的有相對成熟的題材,而且都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關公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大戰長坂坡之類,可是偏於嚴肅,不好笑。說相聲的基本說的都是黃段子,跟東北的二人轉,晉北的二人臺,中原的蓮花落差不多,好笑,但是沒有成熟的題材,沒有延續性。如果用現在的網路文學比較,評書就是連載網文,相聲就是部落格。長遠而言,還是評書佔優勢,畢竟人們都想聽下回分解。

    於是說相聲的也說起了評書,這樣一來就把說評書的飯碗搶了。說相聲的口才好,笑料多,自然更能吸引聽眾。於是乎說評書的不幹了,談判,但是說相聲的也得吃飯哪,不讓。最後達成妥協,說相聲的只能講段子,不能說長篇。說評書的掐頭去尾,給說相聲的幾個段子,說去吧。因此說相聲的雖然說的也是關公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大戰長坂坡,但是沒頭沒尾,觀眾還是聽一樂,並不在乎內容。因為聽內容也聽不懂啊。

    一般而言,評書演員是不說相聲的,不是一個路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帥氣好打理的男士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