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向沐浴國風哦

    這不是自謙,也不是事實,而是關係惡化之後不想承認。

    齊白石跟吳昌碩是近現代畫壇中的兩位大師,素有南吳北齊的說法,可是兩位大師雖有過交流,但從未謀面。

    齊白石是湖南湘潭人,1864年出生,享年93,長居北京;吳昌碩是浙江人,1844年生,享年84,久住上海。

    吳是長輩,齊是後輩,同在當代。

    倆人本有機會交好,可是卻因故交惡,真的是可惜。吳說“北方有人學我皮毛,竟成大名”!齊說“我一生沒畫過吳昌碩”!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容我慢慢道來:

    原來,1919年齊白石初到京城的時候,未有名氣。繪畫風格冷逸,不得市場偏愛。只有好友陳師曾(著名畫家)瞭解他,欣賞他的才能。

    於是便勸他改變畫風,學習吳昌碩的風格。當時齊白石已經快60歲,而吳昌碩已經是公認的畫壇領袖了,名望如日中天。

    為了開啟市場,改變現狀,齊白石還專門寫了一首詩請吳昌碩為之潤格,差不多就是讓吳評價自己給自己定一個報酬標準。

    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門下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詩中可見齊白石當時是多麼謙卑了,甘願為吳昌碩之門下狗。而吳昌碩也很原意提攜這個後輩,於是給了他很高的評價,甚至還打了虛假廣告,說齊白石“求者踵相接,更覺手揮不暇”。

    而事實是,那時候根本沒人看好齊白石的畫,他的一個扇面定價2圓,是一般畫家定價的一半。就這樣了還是沒什麼人來問津,怎一個慘字了得。

    不過齊白石生涯真正的轉折點還是靠的陳師曾。

    是陳師曾感嘆他的畫不被欣賞,於是在1922年便帶著他的畫去日本參加“第二回中日繪畫聯合展覽”。

    沒想到一炮而紅,所有的畫高價賣出。

    “陳師曾從日本回來,帶去的畫,統都賣了出去,而且賣價特別豐厚。我的畫,每幅就賣了一百元銀幣,山水畫更貴,二尺長的紙,賣到二百五十元銀幣。這樣的善價,在國內是想也不敢想的。經過日本展覽以後……我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可是,齊白石紅了,其他人就慘了。

    名氣遠遠高於齊白石的陳半丁,十幅畫就賣出了6幅,價格還不清楚。

    而畫壇領袖吳昌碩對此事隻字未提,其留下的資料中也沒有說到關於這個畫展的事情,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很重要的畫展。

    在齊白石沒紅之前,就被人看低,因為他出身卑微而且沒有什麼科舉、學歷,沒有書卷氣。紅了之後別人就說他的畫是“匠畫”、“無所本”。

    而吳昌碩是這麼說的:“北方有人學我皮毛,竟成大名”!學了我一點皮毛就名聲大作了!一方面貶低齊白石水平,一方面彰顯自己。

    聽到吳昌碩這句話,齊白石心裡就產生了變化,就不那麼謙卑了,說:“我亦在皮毛類”!晚年更是直說“一生從未畫過吳昌碩”。

    畫肯定是畫過的,只是不想承認而已,畢竟倆人結怨了。

    其中的是是非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只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畫壇大師,都值得敬佩!

  • 2 # 墨之客江南煙雲1

    看評論,讀答語,嚇一跳,!人言可畏!話說出來就爆露了自己的水平與見識。!!!吳昌碩先生的畫在於金石書畫之功。但水墨韻味不足!齊白石筆墨好,畫趣天成。名氣比吳大。享譽海內!世界和平獎得主。畢加索對齊白石佩服的五體投地。齊吳二人皆謙虛者。吳昌碩也曾學或仿齊白石的畫作,有枇杷圖的吳題款作證。可見大師之胸懷之大也。彼此取長補短,是為畫界之楷模。謹此,多不贅論!

  • 3 # 唐聖寶

    中國有句古話叫“雛鳳清於老鳳聲”。同樣作為書畫之人,書畫之家,吳昌碩先生和齊白石先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大才。主要在風格上。吳昌碩的筆法可能比齊白石更好。但齊白石的墨法更好。其中有個問題。吳昌碩的東西技巧肯定比齊白石更復雜。可以這麼比喻。學吳昌碩的風格或者臨摹。並非易事,而學齊白石的風格和臨摹他就並不難。但,書畫不是以技巧而論的。齊白石的東西更“清”,中國文人難能可貴的東西便體現於這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5w轎車落地價。購車核心:安全->可靠性->空間。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