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療所點點

    要說電視劇常有的戲碼,一定少不了“滴血認親”。小時候對此深信不疑,有些人甚至可能親自試過......

    古代醫學常識和醫學技術都不發達,但是古人卻有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幫隔壁老王養一個孩子的精神,於是有些人就搗鼓出了“認親”的方法。

    古代認親方式分“滴骨認親”和“滴血認親”。

    滴骨認親:關鍵不是血,而是骨

    滴骨認親是指將活人的血滴在亡人的骨頭上,如果血液能夠滲入骨頭就說明雙方有血緣關係。早在三國時期,人們開始了滴骨認親,並且往後很長一段歷史中都沿用著這種親子鑑定方式。

    《南史》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現在看來很狗血的故事。宮中傳蕭綜的不是武帝的兒子,而是東昏侯的兒子。

    蕭綜長大以後很有實驗主義風範,先把傳聞中的爹——東昏侯的墳墓刨了,將自己的血滴在屍骨中,血立即就滲透了。

    蕭綜有一點點相信自己是東昏侯的兒子了,為了保險起見,蕭綜又殺害自己的親兒來做一組對比試驗,發現自己的血也能滲透在兒子身上。

    於是他終於相信了自己是東昏侯的私生子......

    接下來是打古人臉的時間。

    事實上,無論將人體的骨骼放置於露天還是埋葬在泥土中,時間長了軟組織都會漸漸溶解消失只剩一堆白骨。

    而白骨的表層容易腐蝕發酥,無論誰的血都能輕易的滲入進去啦~相反如果骨骼結構完整,軟組織還未消失時,任是祖宗十八代的血都沒有辦法滲透......

    也就是說,如果堅持“滴骨認親”的方式,多試幾副骸骨......你就會陷入深深的哲學迷茫中:“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滴血認親:只能驗血型

    一碗清水,兩滴血,一幫群眾。滴血認親就可以開始了。只要兩滴血液在清水中能夠相融,就證明是有血緣關係的,反之就沒有。

    這種滴血認親的鑑定方式沒有科學依據。

    血液中的紅細胞的細胞膜非常脆弱。它的細胞壁不夠堅固。當人們將血液滴入清水裡,

    滲透壓會讓紅細胞吸水破裂,所以兩滴血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相融的。

    那不用清水,直接把兩個人的血滴在一起呢?

    實際上,兩個人的血液滴在一起能不能夠融合,取決於他們的血型。另外,父母和子女的血型對應關係是比較複雜的。

    比如,父親是AB型血,母親是O型血,生出來的小孩血型卻將是A或B型,與父母的血型都不同。

    如果兩滴血可以相融合在一起,那隻能說明雙方血型相同而已。全世界幾十億人口,而常見的血型就那麼幾種,如果單根據血型是否相同來判斷是否有親子關係,那我們的親戚也太多了吧,怪不得說“五湖之內皆兄弟”。

    結論就是,滴血認“親”唯一可以測出的結果,就是對方能不能給你輸血。

    親子鑑定只需DNA檢測。

    DNA又稱為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同時也是組成基因的材料。在繁殖過程中,父代把它們自己DNA的一部分複製傳遞到子代中,從而完成性狀的傳播。

    用DNA進行親子鑑定,只需做十幾個DNA位點作檢測,就能知曉是否有血緣關係,DNA親子鑑定,否定親子關係的準確率幾近100%,肯定親子關係的準確率可達到99.99%。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

    如果你懷疑你的孩子是隔壁老王的,或者懷疑自己是隔壁老王的孩子,唯一的選擇是有科學依據檢測DNA。是最準確的。

  • 2 # 黃蜂二師兄

    電視劇上古代滴血認親,放一盆水,然後認親者幾滴血,被認親者幾滴血滴在盆裡,如果融在一起就是直系,如果不融在一起就不是一家人。

    那麼這個有科學性嗎?實際上人和人的血液只有血型的不同,其它沒有多大區別,同時滴在一起,那怕不是一家人血也可能融在一,所以說古代滴血認親是不科學的!什麼時候不容易融在一起呢?有的人生活水平太高,油脂含量超標,如果另一個人血液油脂含量低,就不易融在一起。

    好在富貴人傢伙食相同,所以相融的概率很大。再說過去女人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對孩子的疑問只限於特例,那有這麼多滴血認親的故事?

    人的血液隨著工業的影響,也會出現不可思議的現象,深圳的一位男子因為一次偶然機會和兒子一起化驗了DEA,結果兒子不是他的,於是又找了一家,結果又是他的。一比一平信那家呢?只好再找了一家,結果孩子是他的,但這時又有一個機構的報告來了,結果不是他的,兩個是兩個說不是,該怎麼辦?

  • 3 # 潘不安講究史

    古代滴血認親實際上分為兩種,最早的稱為滴骨法,我們現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叫做合血法,要到明代才開始出現。

    滴骨法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方法是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如果能滲入就表示有血統關係。

    滴骨認親最著名的案例記載在《南史》中,傳說蕭綜之母吳淑媛原是前朝蕭寶卷的妃子,傳說懷了蕭綜之後才嫁給梁武帝蕭衍的。入宮7個月便生下了蕭綜,因此宮裡人都說蕭綜不是蕭衍的兒子。蕭綜長大後,挖開了東昏候蕭寶卷的墓,將血滴在其骨頭上,結果血果然滲了進去,於是開始相信。之後他殺了一個親身兒子,依法嘗試,血還是滲了進去,於是便深信不疑。最後蕭綜叛逃到北魏 ,改名蕭纘。

    實際上如果是骨骼時間比較長,表面的軟組織已經被破壞,滴任何人的血進去都會滲入,而新鮮的骨骼,由於表面軟組織存在,任何血也不會滲入。民間也有“保七不保八”的說法,7個月出生並存活下來的早產兒並不少,至於蕭綜道地是誰的兒子,現在其實不得而知了。

    關於這種方法,在宋朝法醫著作《洗冤錄》中也有記載:

    檢滴骨親法,謂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親生男或女何以驗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血,滴骸骨上,是親生,則血沁入骨內,否則不入。俗雲“滴骨親”,蓋謂此也。

    到了明朝,合血法開始出現,這種方法是兩個活人,各刺出血在容器中,看血是否融合一體,融合一起即是親人。

    其實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兩個人的血融在一起,只是同型血想容,異型血凝集而已。即使是親人,如父親是A型血,母親是B型血,那麼子女血型可能是A、B、AB、O型,如果子女是B型,那麼也和親生父親不相容。而陌生人如果是B型血,卻可能相容。

    所以有些電視劇中,因車禍後不能給子女輸血,就揭發出一場驚天大案那是非常荒謬的。

    另外,電視劇中都是將血滴在清水中,實際上血細胞沒有細胞壁,非常的脆弱。如滴在清水中,由於滲透壓的作用,細胞膜就會破裂,血很快就會化開,任何人的血,就是雞血,鴨血,豬血都會溶在一起。

  • 4 # 講歷史故事的小姑娘

    “滴血認親”分為兩種:滴骨法和合血法。

    滴骨法是指把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如果血能滲入骨頭裡,表示有血緣關係;反之,則沒有。人死去後,只剩下一堆白骨。時間一長,白骨也慢慢變酥,所以不管是血還是尿,都能滴進去。所以,這種滴骨法可以否定。

    而合血法,是指將兩個活人的血滴在一起,如果血凝為一體,說明兩人有血緣在一起,如果血凝為一體,說明兩人有血緣關係;反之,就是沒有。在活人中,相同血型的血液不會凝聚,而不同血型的血液才會凝聚。可是,子女的血型一般與父母的相同。所以,合血法也是錯誤的。

    現代,科學家發現子女的DNA遺傳自父母,因此可以通過DNA檢測來鑑定血緣關係。

    由此可見,影視劇中的滴血認親為無稽之談,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 5 # 真我85918

    還有滴血入骨呢 蒸骨三驗裡的情節 這古人的法子不是研究出來的 是經驗總結出來的 研究出來是科學 經驗總結還是一種術 和科學沒啥關係

    比如偏方藥引 原配的蟋蟀 三年陳倉米之類的 有啥科學依據 也這麼在中醫大夫中傳承下來了

    滴血認親 滴血入骨肯定以前有人試過 而且試過了幾次 還都是他希望的結果 那就這麼記下來吧 特例也成共性了

    宋慈有本洗冤集錄 這滴血認親 蒸骨三驗應該是洗冤集錄裡的法子 這本書裡就有科學的方法 比如人工呼吸 還有關於使用酒精和醋來處理損傷部位應該是利用了酸可以溶解血液中的蛋白質乙醇又起到了浸出液的作用使纖維蛋白(血漬中最主要的成分)固定顯現出來 這些現在科學都能找到依據 但滴血認骨這法真沒科學依據 骨骼無論儲存在露天地 還是埋藏在泥土中 經過較長時間 一般情況下軟組織都會經過腐敗完全溶解消失 毛髮、指(趾)甲脫落,最後僅剩下白骨化骨骼 白骨化了的骨骼 表層常腐蝕發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會浸入 如果骨骼未乾枯 結構完整、表面還存有軟組織時 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會發生浸入的現象 對於活體 如果將幾個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 不久都會凝合為一 不必盡系骨肉至親 這個可以試試就知道了

  • 6 # 喵星人傳奇

    滴血認親是中國古代做親子認定的辦法,這個方法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古代“滴血認親”的方法分為兩種:一種叫滴骨法,另一種叫合血法。

    滴骨法是指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觀察是否滲入,如能滲入則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統關係。在歐陽震華飾演的電視劇《洗冤錄》中,宋慈通過滴骨法使唐思恢復郡主身份,並在劇情最後通過滴骨法揭露了假宋翊,最終懲戒了凶手,伸張了正義。

    合血法是指雙方都是活人時,將兩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內,看是否凝為一體,如凝為一體就說明存在親子兄弟關係。很多影視劇中都出現過滴血認親的場景。例如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大宋提刑官》和《甄嬛傳》等。

    滴骨法和合血法,按現代法醫學理論分析,都缺乏科學依據。因為死人的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層常腐蝕發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會浸入。而對於活體,如果將幾個人的血液共同滴注入同一器皿中,不久都會凝合為一,他們不一定都有血緣關係。

    在科學上有個孟德爾遺傳定律,說孩子的遺傳特徵是由他爸爸媽媽提供的基因組合而成的,在受精的那一瞬間,就已經決定了。因此要鑑定親子關係,最科學的方法是做DNA分型鑑定。

    一個人有23對(46條)染色體,同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一對基因稱為等位基因,一般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利用DNA進行親子鑑定,只要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

  • 7 # 夕日爆料

    滴血認親從三國時創立,宋代有名的提刑官宋慈,便常用這種方法作為斷案的輔助手段。其實無論是採用“滴血驗親”還是“滴骨驗親”,依據這來判斷親緣關係,都是相當不靠譜的。

    滴血驗親

    古代“滴血驗親”的依據是:孩子是父母的骨肉,所以孩子的血必與父母相融和在一起。要說古人這種“使用父母和孩子的某種物質進行對比”的思路方向是正確的,但是用血液在水中是否融合作為判斷依據就顯然錯誤了。兩個人的血液相遇之後,能不能融在一起不是取決於什麼親屬關係,而是取決於他們的血型。

    血型一般分為四種,A、B、O、AB血型:

    A型:紅細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體。

    B型:紅細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體。

    O型:紅細胞上既沒有A抗原,也沒有B抗原,血清中既有抗A抗體,又有抗B抗體。

    AB型:紅細胞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血清中沒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

    當同一種抗原和抗體相遇的時候,它們之間就會發生反應,反應的後果就是紅細胞聚集在一起,科學上稱凝集反應,就是俗話說的血液融合在一起了。

    擁有A抗原的A型血與擁有抗A抗體的B型血相遇,滴在一起就會發生凝集反應從而相融。也就說一個B型血的孩子,他的血遇到為A型的任何一個成年人的血液,肯定可以發生凝集的。O型卻會出現與任何一種都不發生凝集的現象。兩種完全相同的血型相遇時,也會出現沒有任何凝集的融合。

    這才是血液是否相融合的原因,與什麼親屬關係沒有半毛錢關係!

    最重要的是:父母的血型和孩子的血型並不必然相同。用所謂的血液相融來滴血認親是多麼荒誕,準確率全靠瞎蒙,毫無科學性可言。有親緣關係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沒有親緣關係的血也有可能融合。這真的是還不知道產生了多少的冤案,也不知道放過了多少的真凶啊,萬萬使不得啊!

    哦,還有古代的滴骨驗親,實際這更不靠譜啦,白骨化了的骨骼,表層常腐蝕發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會浸入。而如果骨骼未乾枯,結構完整、表面還存有軟組織時,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會發生浸入的現象。膽小的別看下圖~

    (都說了別看還看↓↓↓)

    如果你不信,告訴你一個辦法,刺破你的手指,將血滴在貓啊、狗啊、烏龜王八的屍骨上——恭喜你找到親人啦!

    所以說,生活在古代bug真是多啊……

    還是現代社會主義好有木有!

  • 8 # 小樓聽夜

    滴血認親是從何時產生的說法,尚不可知,但最早的記載始於三國年間。

    古代“滴血認親”的方法,分為兩種。

    一種叫滴骨法,是指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觀察是否滲入,如能滲入則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統關係。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例項記載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例項記載《洗冤集錄》記載:檢滴骨親法,如《洗冤集錄》中的檢滴骨親法。

    另一種叫合血法。大約出現在明代,是指雙方都是活人時,將兩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內,看是否凝為一體,如凝為一體就說明存在親子兄弟關係。

    其實無論哪種方法,都是不準確的,一般來說,血都是可以入骨的,而合血則更為不科學,相同血型基本都可以融合,另外親子之間也未必具有相同血型。

    只有現代dnc檢測,才具有權威性。

  • 9 # 善德麗真

    我們知道,人的血型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血型是遺傳的,要麼遺傳父親,要麼遺傳母親的血型。古代搞滴血認清,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一是因為滴血認親的時候都是把血滴到清水裡,而血紅細胞只有一層薄薄的細胞膜,一旦滴入水裡,紅細胞就會吸水而將細胞膜撐破,所以通常滴進去的血都是融合的。

    二是因為血型的遺傳關係,要麼隨父要麼隨母,一般來講相同血型的血,其中的抗原和抗體是相同型號的,相遇時不發生凝集反應,可直接融合;如果父母的血型不同,那麼孩子的血型肯定跟其中一個不一致,如果這倆人的血滴到一起,不同的的抗原和抗體,會產生凝集反應,血就不會融合。

    現代科學的進步,可以用DNA檢測很準確的作出親自鑑定。

  • 10 # 客家中醫林裕華

    從醫學生理學角度分析,血液由血漿、血細胞組成,略有粘稠性,可溶於水的紅色液體!

    血漿中大部分是水,少部分是蛋白質和小分子有機物、電解質等。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根據物理學液體的溶解性,血液濃度比水大,當一滴血滴入一碗水中時,會自然擴散開,與水混合在一起,就算是高脂血症、血液粘稠度增高的人,血滴到水裡也會溶解散開,不可能出現古裝劇“滴血認親”橋段中像糖漿一樣聚在一起。

    再者,別說是親子關係,就算是其他動物的血,跟人的血滴在同一個裝了水的碗裡也會混在一起,變成一碗血水!

    所以,電視劇出現的“滴血認親”先後滴下去的兩滴血像巨噬細胞吞噬衰老的紅細胞一樣合併在一塊,或者像兩滴糖漿是毫無科學依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對什麼樣的女人比較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