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氣的藍

    不要吹開皮上的毛髮去尋找其間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汙垢去細察難以知曉的毛病。

    作者: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南韓公子(即國君之韓非像子),漢族,戰國末期南韓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非"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自漢而後,《韓非子》版本漸多,其中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尤為校注詳贍,考訂精確,取捨嚴謹;梁啟雄的《韓子淺解》尤為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功力深厚。

    出處:《韓非子·大體》

    向左轉|向右轉

    原文: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以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故車馬不疲弊於遠路,旌旗不亂於大澤,萬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駿不創壽於旗幢;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故曰: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譯文:古代顧全大局的人:能瞭望天地,能觀察江海,能憑藉山谷、日月光照、四季執行、雲層分佈風向變動;不讓智慧拖累心情,不讓私利拖累自身;把治理混亂寄託在法律術數上,把是非曲直寄託在賞罰上,把物體輕重託付於秤錘秤桿上;不違反天然的道理,不傷害人的本性;不吹毛求疵,不洗淨髒垢而去察看難以知曉的底細;不引用法律之外的東西,不把法律任意推到內部;不著急法律之外的,不拖拉法律之內的;守住既定的法則,憑藉客觀自然;災禍與幸福的產生是由於自然法則,而不是因為人的愛好和憎惡;光榮與恥辱的責任是在於自己而不在於別人。所以非常安全的社會,法律就象早晨的露水,純潔質樸不雜亂,人們心裡沒有積怨,嘴裡沒有牢騷怪話。所以戰車軍馬不在遙遠的道路上勞累拖垮,戰旗不在遼闊的沼澤裡亂舞,百姓不會喪命於敵寇,英雄猛士不會短命於戰旗之下;豪俊傑士不會在青史上留名,不會在青銅器上記錄功勞,記載大事的史冊也是空的。所以說,沒有什麼比簡樸更有利的了,沒有什麼比安定更有福氣的了。

    賞析:所謂大體,就是顧全大局,顧全大局的只有聖人嗎?只有君主嗎?只有當權者嗎?不是!在家庭裡,在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顧全大局。當然,這裡並不是說需要我們都懂得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這裡所謂識大體顧大局的人,是指不去使用自己的小聰明,以免勞心費神。對人的物質生活來說,身外的利益只是區域性的東西,身體才是最根本的。所以識大體的人不會讓私利來拖累自身。最後兩句話,是我們現代很多人弄不懂的,簡樸有利嗎?很多人認為簡樸不好,要過豐厚的生活。然而生活豐厚了,小偷、強盜就會來光顧了,紅眼嫉妒的人就多了,為了防備小偷盜賊的光顧,就不得不增加保安措施,就不得不增加更多的收入來支付更多的支出,然而再嚴密的保安措施也阻擋不住小偷盜賊的光臨。於是乎生活得很累,所以簡樸是有利的。而安定的生活很多人也認為不好,缺乏激情、缺乏浪漫,平淡乏味,這其實都是中了現代電視劇的毒。電視劇是濃縮了的生活片段,表現出的是有情節的生活過程,大量的乏味的生活過程當然不能在劇中一一展現。然而我們很多人就想要每時每刻都有激情浪漫的生活,稍微平淡了一點,就急不可耐,就煩躁不安,就要尋釁滋事。殊不知,這些人就這樣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那麼有福氣的生活是什麼樣呢?就是平安無事,就是沒有任何煩心的事,就是閒來無事唱歌吟詩,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尋歡作樂,享受人生。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有的人也會認為拼命工作拼命掙錢是有福氣的生活方式,各人認識不一樣,但最首要的是安定,沒有戰爭戰亂,沒有小偷盜賊的光臨,沒有使人心煩的瑣事雜事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知道2020考研政治大家都是怎麼複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