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愛劉不正
-
2 # 徵哥哥視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對師徒。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教,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享年86歲。
蕭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蕭秉乾、蕭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國現代記者、文學家、翻譯家。先後就讀於北京輔仁大學、燕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長等。1949年後,主要從事文學翻譯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箇中國記者看二次大戰》,譯作《尤利西斯》獲第二屆外國文學圖書三等獎。
沈從文對蕭乾恩重如山,是他引領蕭乾走上文藝道路。後來為什麼二人之間產生不可調和的隔閡呢?文革中,蕭乾與沈從文一家均遭遇磨難,但雙方書信不斷,沈給蕭寫過幾封長信,可見二人關係密切。1973年2月,蕭乾從“幹校”請假回京看病,拜訪了沈從文,見沈一人住在一間平房中,而夫人和孩子住在別處,沈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十分不便,於是託人給沈從文解決住房問題,但未成功,便隨口告訴了張兆和。很快蕭乾收到了沈從文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指責他多管閒事。不久,兩人路遇,沈從文斥責道:我住房的問題,用不著你張羅。你知道嗎?我還要申請入黨呢。以後蕭乾給沈從文去信解釋,但沈從文又回了幾封長信罵蕭,這些信後來蕭乾退給張兆和,沈從文晚年助手、考古學家王予予曾看到過,說“措詞之嚴厲是不可想象的”,還說沈從文晚年一提蕭乾就生氣,對家人說,在百年之後,不讓蕭乾參加他的身後事,“不準沾他邊兒”。
對於沈從文的過激反應,常見解釋有三種。一是當時沈從文自得其樂,不想讓張兆和搬來一起住。 二是與沈從文和丁玲的矛盾相關,1980年3月號《詩刊》上,丁玲突然怒斥沈40多年前創作的《記丁玲》,稱此書“胡言亂語”,並說作者“無知、無情”,“貪生怕死的膽小鬼,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市儈”。蕭乾與丁玲關係較好,文革後,蕭乾是最早發表丁玲文章的編輯之一。三是沈從文可能聽到一些關於蕭乾的傳聞。據著名詩人牛漢說,蕭乾愛打小報告,常複寫四五份,分發給社領導、人事處等。
其實,二人到晚年時,他們之間早已冰釋前嫌,只是世事弄人,在蕭乾即將前往拜見沈從文時,沈老卻因心臟病發作去世,最終留下了世紀遺憾。
回覆列表
沈從文曾落井下石
1957年,蕭乾被打成“右派”,在文聯召開的批鬥會上,沈從文突然說“我知道蕭乾早在1930年就同美帝國主義相互勾結上了”。文潔若當時也在場,親耳聽到這些話。
所謂“勾結”,是指1931年6月1日至1931年7月29日,美國青年安瀾創辦英文《中國剪報》,請蕭乾當編輯,當時蕭還是大學生,總共出了8期,因銷路不暢,安瀾賠光錢後便停刊了。對這段歷史,沈從文再清楚不過,為何還要落井下石?
這或與1949年後雙方境遇變化有關。
1949年後,沈從文告別文壇,在歷史博物館當了講解員。據林斤瀾先生說,“歷史博物館有很多辦公室,別人都有,就是不給沈從文”。一次,沈被通知參與接待一位市領導,他去得早,等了很長一段時間,來的竟是副市長吳晗,沈連忙躲開,領導追問,沈說:“我怕他恭恭敬敬地對待我。”因吳晗是他的學生。但張允和說,當年沈從文追張兆和時,寫了很多情書,吳晗也寫過一些。
此階段的沈從文頗為落寞、惶惑,而蕭乾則正相反,堪稱春風得意。
然而,1974年,兩人意外發生齟齬,沈從文甚至寫了親筆信,讓夫人張兆和轉給蕭乾,稱自己去世後,不許蕭乾參加追悼會,亦不許他寫悼念文章,否則訴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