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的性別可以透過觀察和測量顱骨、下頜骨、骨盆以及其他骨骼鑑別出來。
(1)顱骨
部位 男性 女性
(1).整體 大而重,骨壁厚,顱腔較大,顱容量約1450毫升。 小而輕,骨壁薄,顱腔小,顱容量約1300毫升。
(2).結構 凹突不平,肌脊明顯。 較光滑,肌脊不發達。
(3).乳突 發達,平放時乳突尖可成為支點。 不發達,平放時乳突尖不成為支點。
(4).枕部 肌脊與枕外隆凸明顯。 肌脊與枕外隆凸不明顯。
(5).額部 額鱗斜度較大,表面不圓。 額鱗斜度小,較圓而豐滿。
(6).額結節與頂結節 較小 較大
(7).眉間突度 大,突出於鼻根。 小,較平直。
(8).鼻根點凹陷 較深。 較淺。
(9).眉弓 中等至特明顯。 微顯至中等。
(10).眼眶 類方形,較低,相對較小,眶上緣鈍。 類圓形,較高,較大,眶上緣銳。
(11).齒槽弓 較大,近U形。 較小而尖,拋物線形。
(12).枕骨髁 大 小
(13).枕骨大孔 大 小
(14).梨狀孔形狀 高而窄 低而圓
(15).面部 長 短
(16).顴骨 高而粗壯,顴弓較粗。 低而薄弱,顴弓較細。
(2)下頜骨
(1).整體 較粗大、厚、重。 較薄、弱、輕。
(2).下頜體 較高、平均29mm。 較低、平均26mm。
(3).頦部 發達,近方形,骨較厚。 較弱,圓而尖,骨較薄。
(4).下頜角 較粗糙,外翻,角度較小,<120度。 較光滑,外翻不明顯,角度較大,>125度。
(5).下頜支 較寬 較窄
(6).下頜髁突 肥大,壯實。 較弱小。
(3)骨盆
(1).整體 高而狹窄,骨質重,骨面粗糙,髂翼厚。 低而寬闊,骨質輕,骨面光滑,髂翼薄而透光。
(2).骨盆上口 心形,縱徑>橫徑。 橢圓形,橫徑>縱徑。
(3).骨盆腔 高而窄,漏斗形。 短而寬,圓柱形。
(4).骨盆下口 狹小。 寬闊
(5).骶骨 窄長三角形,彎曲度大。 短寬三角形,彎曲度小。
(6).骶骨岬 顯著。 不顯著。
(7).耳狀面 大而直,涉及3個骶椎。 小而傾斜,涉及2~21/2個骶椎。
(8).髂翼 較直而高. 低而外張。
(9).髖臼 大,向外. 小,向前外。
(10).恥骨聯合 高。 低。
(11).恥骨弓角 約70~75度,V形。 約90~110度,U形。
(12).坐骨結節 不外翻,坐骨結節間距<9cm。 外翻,坐骨結節間距>9cm。
(13).閉孔 大,卵圓形。 小,三角形。
(4)坐骨-恥骨指數
恥骨長度x100 坐骨-恥骨指數=---坐骨長度
根據坐骨-恥骨指數值,可以判斷男女。恥骨長和坐骨長的測量有不同的方法。
恥骨長I:即髖臼中點到恥骨聯合面上緣的距離。髖臼窩月狀面內緣的上段弧形線與前段弧形線相交之點,即髖臼中點,也是髂骨、恥骨和坐骨的聯合點。
坐骨長I:髖臼中點到坐骨結節的最大距離。
用恥骨長I和坐骨長I算出的坐骨-恥骨指數大於92為女性,小於92為男性。
恥骨長II:髖臼緣到恥骨聯合面上緣的最短距離。
坐骨長II:髖臼上緣到坐骨結節的最大距離。
用恥骨長II和坐骨長II算出的坐骨-恥骨指數大於68為女性,小於68為男性。
(5)其他
此外,對身體各部位的骨骼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也可以對骨骼進行性別鑑定,其準確性更高。
人骨的性別可以透過觀察和測量顱骨、下頜骨、骨盆以及其他骨骼鑑別出來。
(1)顱骨
部位 男性 女性
(1).整體 大而重,骨壁厚,顱腔較大,顱容量約1450毫升。 小而輕,骨壁薄,顱腔小,顱容量約1300毫升。
(2).結構 凹突不平,肌脊明顯。 較光滑,肌脊不發達。
(3).乳突 發達,平放時乳突尖可成為支點。 不發達,平放時乳突尖不成為支點。
(4).枕部 肌脊與枕外隆凸明顯。 肌脊與枕外隆凸不明顯。
(5).額部 額鱗斜度較大,表面不圓。 額鱗斜度小,較圓而豐滿。
(6).額結節與頂結節 較小 較大
(7).眉間突度 大,突出於鼻根。 小,較平直。
(8).鼻根點凹陷 較深。 較淺。
(9).眉弓 中等至特明顯。 微顯至中等。
(10).眼眶 類方形,較低,相對較小,眶上緣鈍。 類圓形,較高,較大,眶上緣銳。
(11).齒槽弓 較大,近U形。 較小而尖,拋物線形。
(12).枕骨髁 大 小
(13).枕骨大孔 大 小
(14).梨狀孔形狀 高而窄 低而圓
(15).面部 長 短
(16).顴骨 高而粗壯,顴弓較粗。 低而薄弱,顴弓較細。
(2)下頜骨
部位 男性 女性
(1).整體 較粗大、厚、重。 較薄、弱、輕。
(2).下頜體 較高、平均29mm。 較低、平均26mm。
(3).頦部 發達,近方形,骨較厚。 較弱,圓而尖,骨較薄。
(4).下頜角 較粗糙,外翻,角度較小,<120度。 較光滑,外翻不明顯,角度較大,>125度。
(5).下頜支 較寬 較窄
(6).下頜髁突 肥大,壯實。 較弱小。
(3)骨盆
部位 男性 女性
(1).整體 高而狹窄,骨質重,骨面粗糙,髂翼厚。 低而寬闊,骨質輕,骨面光滑,髂翼薄而透光。
(2).骨盆上口 心形,縱徑>橫徑。 橢圓形,橫徑>縱徑。
(3).骨盆腔 高而窄,漏斗形。 短而寬,圓柱形。
(4).骨盆下口 狹小。 寬闊
(5).骶骨 窄長三角形,彎曲度大。 短寬三角形,彎曲度小。
(6).骶骨岬 顯著。 不顯著。
(7).耳狀面 大而直,涉及3個骶椎。 小而傾斜,涉及2~21/2個骶椎。
(8).髂翼 較直而高. 低而外張。
(9).髖臼 大,向外. 小,向前外。
(10).恥骨聯合 高。 低。
(11).恥骨弓角 約70~75度,V形。 約90~110度,U形。
(12).坐骨結節 不外翻,坐骨結節間距<9cm。 外翻,坐骨結節間距>9cm。
(13).閉孔 大,卵圓形。 小,三角形。
(4)坐骨-恥骨指數
恥骨長度x100 坐骨-恥骨指數=---坐骨長度
根據坐骨-恥骨指數值,可以判斷男女。恥骨長和坐骨長的測量有不同的方法。
恥骨長I:即髖臼中點到恥骨聯合面上緣的距離。髖臼窩月狀面內緣的上段弧形線與前段弧形線相交之點,即髖臼中點,也是髂骨、恥骨和坐骨的聯合點。
坐骨長I:髖臼中點到坐骨結節的最大距離。
用恥骨長I和坐骨長I算出的坐骨-恥骨指數大於92為女性,小於92為男性。
恥骨長II:髖臼緣到恥骨聯合面上緣的最短距離。
坐骨長II:髖臼上緣到坐骨結節的最大距離。
用恥骨長II和坐骨長II算出的坐骨-恥骨指數大於68為女性,小於68為男性。
(5)其他
此外,對身體各部位的骨骼進行多元迴歸分析,也可以對骨骼進行性別鑑定,其準確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