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振華
-
2 # 如夢幻泡影風雲變幻
心理學上有一種對於快樂層次劃分的理論,它把快樂劃分為三個層次:競爭式快樂、條件式快樂和無條件的快樂!
這是一個遞進的快樂層次,競爭式快樂最低,條件式快樂次之,無條件式快樂層次最高。
那這三個層次分別是什麼含義呢?
條件式快樂,字面意思,就是透過達成某種條件而獲得快樂。這個層次的人,快樂的來源是自己目標的實現和願望的滿足。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制訂了各種不同的目標,目標實現,他們就很快樂。如果目標沒有實現,他們就不快樂。他們不受外界因素影響,自身的快樂只來源於自己預期的實現。
無條件的快樂,即不透過任何外在的影響就能達到自身的快樂與和諧。這個層次的人,不再為外物所擾,他們欣然接受人生中的坎坷與苦難,他們不再執著於結果,而是享受人生這一過程。
為什麼要說快樂的三個層次呢?因為當前中國絕大多數人都屬於第一類人,也就是競爭式快樂的人。這類人,眼睛都盯在別人身上,生怕別人過的比自己好。有那麼一句話能很形象的描述他們,那就是“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還有一句話是相對應的,那就是“只要你過的比我差,我就很高興”。
如果他們在生活中不如意,他們自然不會高興。但是當他們看到有人比自己還慘時,又忍不住高興起來。這就是在與他人的對比中獲得了優越感,畸形的優越感!
當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們是快樂的。但是當他們發現有熟人比自己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時,他們立馬又快樂不起來了。這樣的例子很多,甚至見於對下一代的教育中。對這一類人來說,分數成了他們對孩子唯一的評價標準。他們也會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也使得“別人家的孩子”成了他們自己的孩子心裡一道無法抹去的陰影!
一輩子都生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到底有沒有意義?大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
3 # 心靈滌盪
創業苦,生活難,這是正在人生路上奮力打拼這一簇群的共同心聲。
有苦有樂,才是真正的人生。生活是一杯酒,飽含著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條路,怎能沒有坑坑窪窪?
當有人抱怨生活艱難時,總會有人站出來說:“您們就知足吧,還有比您們更窮的呢!”您問這種人是什麼心態,我明確告訴您,這就是知足常樂的心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生活的過程,總有不幸,總有傷心,您越在乎,痛的就越厲害,您放開了,看淡了,慢慢地,苦也變樂了。
人生充滿無數變數。一個人懂得取捨,懂得知足,心境才能寬闊。
知足常樂,樂在自知,樂在自足。
人要知足,才能常樂。有些東西,註定不是您的,就不要強求,強扭的瓜不甜。有時,自己擁有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氣不順的時候,少說話,說出來的話,必定傷人,而受傷的往往是身邊最親密的人。
每天,把牢騷拿出來曬曬太陽,心情就不會缺鈣,人生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
放下計較,放鬆心情,放飛自己,知足常樂!
回覆列表
“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生活中,我們總會心有不甘,為種種不如意而心煩,為身處的境況不如願而悲傷,總覺得自己活得不如別人。人這一輩子,絕大部分的痛苦都是源自攀比,生活本身就如柴米油鹽醬醋茶,充滿了酸甜苦辣鹹,世上有很多事都是無法齊全的,知足就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知足不是讓你安於現狀,而是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後,在努力奮鬥和享受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人生的際遇,請,未必會來。躲,未必能免。心態放平,身外之物要看輕,取捨得失全在心,莫使清心染塵埃,不以鄙陋而摧心志,不以聲遠而心高騖,做一個清清白白之人。一個人,心態好了,腳步才能坦坦蕩蕩,不卑微自己,不看重困難,不拋棄希望,不放棄努力,不沉迷失意,不擔心未來,不計較得失,不糾結成敗。 生活中多一點知足,多一點淡泊,人生就會Sunny明媚。 人生就是這樣,不能十全十美,不能事事如意,無論遇到什麼事,什麼人,都要保持好心情。 每個人都有不同之處,不要辜負了生命的行程,學會知足,你的人生會開心點兒!知足,才能無憂。無憂,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在,才能發自內心的快樂。知足的人快樂,貧賤亦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