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反正,江東使者看到的都是,民有菜色。

    不要相信文人的記錄。《三國志》的準確記載是,蜀漢政權不過94萬登記人口,軍隊就有10.3萬,這還沒有計算官員、世家、差役及其家屬子女。剩餘的十來萬丁男就要養活這麼多人,呵呵,蜀漢老百姓的日子絕對比江東與曹魏更苦。

  • 2 # 北門猿

    簞食壺漿肯定是傳說。而且這個詞用的也有偏差,這詞只能用於百姓迎接王師,不能形容平時狀態。

    但現有的那個答案也是以偏概全,所謂“民皆菜色”,那是孫休時候的事。那時候離三分一統都不遠了。任何一個政權,滅亡前期的民眾生活水平,都必然低於鼎盛時期……

  • 3 # 秦皇漢武

    三國時期,蜀漢百姓生活水平分兩個階段,前期高於魏、吳,後期則是三國中最慘的。下面我們先來談下“簞食壺漿”。

    古代的百姓不會存在所謂的“崇劉”情況,誰能帶來太平,誰能讓百姓生活安逸,百姓就會擁護誰,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至於所謂的簞食壺漿,完全是一種政治願景,但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這就是隴西地區。曹魏剛剛建立時,隴西一帶是其統治的薄弱地區,因為環境複雜,加上曹魏錯誤的民族政策,這裡的羌人時常反叛,所以,諸葛亮首次北伐才選擇了這裡,這個時候的隴西百姓對於蜀漢是歡迎的,畢竟蜀漢的到來會改變曹魏的統治現狀,這就是所謂的“簞食壺漿”。

    只不過這個階段非常短暫,在街亭之戰後,曹魏很快調整了對隴西的統治策略,穩定了這裡的局勢,此後,蜀漢就很難在隴西一帶站穩腳跟了,包括後來自詡在隴西有一定威信的姜維,同樣沒能再取得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三郡不戰而降的輝煌戰績。

    那麼三國當中,蜀漢百姓的生活水平又是怎樣的呢?

    第一階段:幸福

    東漢末年,戰亂紛爭,先後經歷了黃巾之亂、董卓之亂,可以說對整個中原社會造成了嚴重破壞,人口下降嚴重,但益州一帶卻如同世外桃源一樣,躲過了大部分的戰亂,這也是當年劉焉費盡心機選擇到益州做州牧的原因所在。劉備在入蜀前,諸葛亮、法正等都說這裡是“民殷國富,沃野千里,戶口百萬”。

    當然,單純透過“民殷國富”就說蜀漢百姓生活水平最高,顯然沒有說服力,我接下來就透過具體的貨幣經濟來闡明。

    我們都知道,判斷一國經濟狀況如何,首先可以看該國的貨幣是否大幅貶值,社會上是否出現通貨膨脹。那麼當時魏蜀吳三國都是怎麼個情況呢?

    東漢末年,董卓為了聚斂財富,廢除了漢朝通行數百年的五銖錢,而改鑄小錢,結果導致了“谷一斛至數十萬”,物價飛漲,百姓財富被大量剝奪,生活悽慘。

    而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後來的曹魏,因為曹魏的統治區域恰恰是當年董卓的破壞區。直接結果就是曹魏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狀態,曹丕繼位後,曾強力推行兩漢五銖錢,但努力失敗,曹魏不得不重新讓老百姓以穀子和紡織品為貨幣進行交換。

    與曹魏相比,吳蜀兩國經濟相對較好,貨幣始終能夠正常流通,但原本銅礦資源豐富的東吳,卻因孫權的錯誤貨幣政策,經濟出現嚴重動盪,最後不得不下令百姓上繳鑄錢所用的銅料,而銅的嚴重短缺,讓孫權直接發行了大額貨幣“當千”錢,這就等於拿一張白紙去換百姓的農產品,無異於掠奪。

    劉備入蜀後,因為大肆賞賜功臣,造成府庫財力不足,所以也採取了鑄大額錢幣“直百錢”的辦法,掠奪百姓,只不過蜀漢掠奪程度最輕,加上諸葛亮出色的治理能力,整個蜀漢前期,百姓生活都是三國中最富足的,史載蜀漢“軍資所出, 國以富饒”。

    第二階段:最慘

    由於蜀漢人口是三國中最少的,而蜀漢又實行的是軍事優先體制,所以,隨著戰爭的推進,蜀漢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而曹魏和東吳卻因戰爭較少,經濟逐漸恢復。

    諸葛亮北伐的後期,原本民殷國富的蜀漢已經是一片“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的慘況,加上後主“頻出遊觀,增廣聲樂”,加大了皇室的支出,蜀漢大量人口脫離了國家的戶籍控制,或隱匿山中,或逃亡他國。

    到蜀漢統治的後期,東吳使臣見到的蜀漢百姓是“民有菜色”,東吳的張梯就曾說“今蜀閹宦專朝,民勞卒弊,因危而伐,殆無不克”,預言蜀漢不久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平精英》12.11迎1M小更新,6位玩家的幸運空投有“貓膩”?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