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泉州彬的遊戲體驗

    在iPhone 7“大膽”地幹掉了3.5mm耳機介面後,關於智慧機各功能的取捨又一次成為了消費者爭論的焦點。有人認為智慧機的設計以及功能應愈發精簡,只留精華。也有一部分人表示,所謂存在就是合理。智慧機發展到今天,已然是完成度很高的產品,各項功能以及設計均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好比3.5mm耳機口。儘管我們都知道蘋果取消3.5mm介面可以騰出空間給更好的功能,但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取消3.5mm耳機口短期內未必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類似的爭論還有很多。好比手機上的呼吸燈設計。作為功能機時代便已出現並儲存至今的設計,呼吸燈強大的生命力已證明了其實用性。然而,隨著智慧機上各類新型通知方式的出現,呼吸燈的地位似乎岌岌可危。那麼,呼吸燈會消失嗎?

    答案是不會。儘管呼吸燈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取代了。但對於呼吸燈而言,其還有著巨大的潛力等待人們開發。

    我們都知道,呼吸燈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知提醒。透過觀看呼吸燈的工作狀態,自然就可以獲知是否有未接來電以及其他未知資訊。然而,呼吸燈只能做到提醒,卻無法讓消費者獲知更多的資訊。如今,三星的旗艦產品如S7系列和Note7,已然實現熄屏預覽,利用OLED螢幕的特性,熄屏狀態下點亮部分畫素,進而實現資訊通知。

    此外,三星從Galaxy Note 4 Edge上開始使用的曲面屏,使用者可以直接將手機上的曲面螢幕變成鎖屏狀態列,這種狀態列是不熄屏的,可以顯示通知、時間、天氣、新聞等,並且消耗的電量也少。這種通知方式不僅逼格比呼吸燈高,而且看到的內容也多。

     

    另一方面,傳統的LCD螢幕手機也在通知方面玩出了新花樣。如LG V系列透過在手機中設計一塊獨立的副屏,既兼顧了省電又實現了資訊通知。

    最後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來自戰鬥民族的YOTAPHONE,該手機的背面帶有一塊電子墨水屏,利用墨水屏省電的特性,用來顯示通知資訊也非常合適。

    除去手機本身在通知方面的改進外,各類智慧可穿戴裝置的興起,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獲取通知的方法。眾所周知,人們不會每時每刻都帶著手機,但一定會每時每刻都帶著可穿戴裝置。透過智慧手環、手錶等提示通知,省去了檢視手機的步驟,更加便捷。如今隨著智慧可穿戴裝置價格的不斷下降,即使是普通消費者,購買時也不會有較大的經濟負擔。由此可見,未來可穿戴裝置將會有極大的可能成為像智慧手機一樣的生活必備品,成為我們的資訊通知中心。

    貌似這麼看來,呼吸燈完全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那麼,上文所說的潛力又在哪裡呢?

    首先必須要明確的是,呼吸燈用來通知的能力的確被一眾新功能、新產品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但是很明顯,呼吸燈還有其價值之處。目前,大部分安卓機都搭載了呼吸燈。透過軟體調控,我們可以很容易將不同的通知設定為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以此來突出重要的資訊(隨著安卓系統的逐漸完善,早年各種軟體隨意調動呼吸燈的現象已經基本消失),如此顯示方式簡潔明瞭——類似於熄屏顯示通知等,當資訊增加時,會增加尋找重要資訊的難度。

    除了資訊通知,呼吸燈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裝飾的作用。更準確的說,呼吸燈的存在,賦予了手機更多的靈性。正是有了呼吸燈,才使得手機前面板不在“死氣沉沉”。事實上,設計優雅的呼吸燈不僅實用,亦十分美觀。例如OPPO Find 7的呼吸燈帶,又如索尼LT26i上的透明光帶,無一例外的使手機顏值提高了一個檔次。對於能夠提升手機美感的設計,想來沒有被淘汰的理由吧。

    任何新技術的出現,都註定會對原有技術造成一定的衝擊,對於呼吸燈而言亦是如此。然而,同過往被淘汰的技術所不同的是,呼吸燈的潛力還遠未被完全挖掘。至於未來呼吸燈究竟會以何種狀態出現在智慧裝置上,令人值得期待。

  • 2 # 精品乾貨軟體分享

    說到呼吸燈,確實挺有用的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印象最深的的就是魅族的小圓圈呼吸燈簡直美到爆,不過現在呼吸燈越來越少了,畢竟都在追求屏佔比沒有地方放呼吸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博人傳》第132集中,自來也認出了佐助的真實身份,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