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接收器接收衛星上傳輸的衛星訊號(RF訊號),透過衛星接收機輸出成TS流。複用器把各衛星接收器上接收的頻道訊號(TS格式)複用成一路TS訊號,通常4-6各頻道複用成一個路,然後經過加擾(就是加密)後,把多路複用過的訊號放到調製器上,每路訊號(包含4-6路節目)用不同的頻點調製出去(因為每8M頻寬大約能夠容納4-8個頻道的節目),然後把所有調製器調製好的訊號接入到混合器上混合,最後輸出成1路訊號發到使用者家的機頂盒上。使用者接收訊號後會解擾(即解密,透過EMM授權資訊比對密字),然後把解擾的訊號交給解碼晶片解碼,最後輸出為AV訊號供使用者收看。有些地方為了驗證加擾的效果可能會用到所謂的解擾機,不過我沒有見過。電視臺播出的節目不光是衛星節目,有些電影或者自己本地電視臺錄製的新聞等節目也要播出,這些節目源不是數字格式的,要用編碼器把他們編成符合數字電視傳輸標準的TS流,所以會有該裝置。
有一點我沒說清楚,補充一下:每4-8套節目佔用的頻寬是38M(具體看圖象質量和是否插入私有資料),這樣為一路流,每一路流都要用不同頻點調製,為了保證傳輸質量,兩個頻點之間要相隔8M頻率,也就是傳輸中常說的中心頻率。比如A路流有6套節目,用518MHz調製,那麼B路流有4套節目,就用526MHz調製。
衛星接收器接收衛星上傳輸的衛星訊號(RF訊號),透過衛星接收機輸出成TS流。複用器把各衛星接收器上接收的頻道訊號(TS格式)複用成一路TS訊號,通常4-6各頻道複用成一個路,然後經過加擾(就是加密)後,把多路複用過的訊號放到調製器上,每路訊號(包含4-6路節目)用不同的頻點調製出去(因為每8M頻寬大約能夠容納4-8個頻道的節目),然後把所有調製器調製好的訊號接入到混合器上混合,最後輸出成1路訊號發到使用者家的機頂盒上。使用者接收訊號後會解擾(即解密,透過EMM授權資訊比對密字),然後把解擾的訊號交給解碼晶片解碼,最後輸出為AV訊號供使用者收看。有些地方為了驗證加擾的效果可能會用到所謂的解擾機,不過我沒有見過。電視臺播出的節目不光是衛星節目,有些電影或者自己本地電視臺錄製的新聞等節目也要播出,這些節目源不是數字格式的,要用編碼器把他們編成符合數字電視傳輸標準的TS流,所以會有該裝置。
有一點我沒說清楚,補充一下:每4-8套節目佔用的頻寬是38M(具體看圖象質量和是否插入私有資料),這樣為一路流,每一路流都要用不同頻點調製,為了保證傳輸質量,兩個頻點之間要相隔8M頻率,也就是傳輸中常說的中心頻率。比如A路流有6套節目,用518MHz調製,那麼B路流有4套節目,就用526MHz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