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讀書時期到現在用過好幾款小米手機,價格始終維持在2000到3000,小米10一出價格近5000,直破學生機價效比高的印象,這個價格值不值?
5
回覆列表
  • 1 # 愛音樂的小李

    小米衝擊高階手機肯定還未成功,三星蘋果和華為都有高階機器,小米和他們的差別還有一些距離。

    三星每次釋出的旗艦機都在5000以上,是因為它配置高嗎?其實它的配置一點都不高,只能說是當年的中等水平,但是它手機的整體做工,手中掌握的專利數不在少數。

    華為雖然做手機沒多久,但是它可是透過通訊起家,在手機研發中投入的經費也是不菲的,晶片堅持自己做,專利數可想而知。

    蘋果不用多說了吧,當年喬布斯推出的iphone4,震驚世界,改變人們對手機的操作方式,發展至今,雖然每年的改變不大,但是底子擺在這。

    小米半路出家,靠平價取得大量客戶,但是現在人們腰包鼓了,不再滿足千元機了,也不想要那個堆積硬體的手機了,追求更加舒適,更加舒心的手機。

    小米這部手機算是一部嘗試的手機

  • 2 # N籃球B領域A

    手機跟汽車一樣有自己的三大件,螢幕、系統、處理器。小米現在想要衝擊高階還是有一定難度,雖然硬體來說,處理器安卓陣營是最好的,但螢幕不是頂級,因為都不是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所以無法像蘋果、三星、華為那樣有好的整合力。所以在中高階發發力還可以,頂端目前還做不到。

  • 3 # 消逝的光芒icon

    2019年2月13日,雷軍在線上釋出了小米十週年旗艦機小米10。作為小米10週年的旗艦手機,它承載了小米和雷軍衝擊高階的夢想,而為了這個目標,雷軍已經佈局了一年多的時間。

    首先是從2019年小米9的定價中可以看出,此時的雷總就想要衝擊高階,但是又擔心捨棄價效比,在銷量上的影響,因此2999的定價青黃不接,再加上配置的缺陷導致了小米9的翻車。小米9區區幾百萬的銷量在小米八面前是完全不夠看的,再加上小米盲目衝擊高階沒有相應的鋪墊接手之前的價位,將大量小米使用者拱手讓給了別人,這時候小米才匆匆讓紅米獨立推出了紅米k20來挽救危機。這時候的小米正處於轉型的陣痛期,紅米獨立之後原來小米的使用者紛紛轉向紅米,而小米有沒有推出新的機型,致使小米的銷量幾乎清零,小米也因此飽受非議。

    直到今年年初,小米釋出其十週年旗艦機小米10系列,小米的佈局才算基本完成,即小米走高階精品路線,而紅米走的低價親民路線,產品線定位區分清楚,(這點三星華為都應該學學小米),因此小米10成為小米轉型的關鍵一仗.從目前來看,小米的高階之路可以說是開了一個不錯的頭,小米10系列在半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估計銷量已經有70萬到80萬臺,這還是在疫情影響無法充足供貨的情況下取得的,從目前來看小米的競爭品都不怎麼有競爭力,要麼定價太高,要麼配置方面不如小米,從目前來看小米依然是同類手機中最為優秀的,因此如果接下來要釋出的華為p40沒有領先太多的話,小米10系列的銷量應該很可能超過500萬甚至1000萬,恭喜雷軍,小米的高階之路是算是開了個好頭,而且目前來說紅米也是很好的接過了小米的接力棒,目前也是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小米的轉型初步宣告成功。

    但是看到將來,小米的挑戰依然艱鉅,現在全球做高階手機的巨頭,包括蘋果、三星還有正在追趕的華為,無一例外都是靠深厚的技術底蘊支撐起其品牌溢價,各個巨頭都有拿的出售的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但是小米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靠的是利用其高效的運作方式壓低成本使得其產品的價格更低,即所謂的價效比。有人可能會問:不是做高階手機了嗎,怎麼還會有價效比?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識,高階不代表沒有價效比,價效比不意味著低價。例如把成本5000的手機賣到6000就是具有價效比,跟手機本身的售價沒有直接關係。雷軍正是以此作為小米衝擊高階最大的王牌,也是最危險的一招。

    很多人認為小米沒有小米沒有研發,沒有核心技術,並且來噴小米,其實這是不理智的,小米的價效比模式決定其不可能有華為三星蘋果這樣強大的研發能力,想要兼顧價效比和研發那是幾乎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欣賞華為的能力也要支援小米的模式。透過融合了網際網路的小米模式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一種創新,希望小米的模式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認同。

    小米作為一個成立10年的公司,未來的潛力還有很大,祝願小米模式獲得成功,祝願小米越來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郎酒真假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