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陰虛辨證法則
心陰虛是指由於心陰虧損,虛熱內擾所表現出的證候。
主要表現為:心煩心悸,失眠多夢,心神不寧,五心煩熱,顴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心煩心悸,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為心病典型症狀。五心煩熱,顴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典型陰虛內熱表現。
治宜:滋心陰,降心火,安心神。
方用天王補心丹加減:生地18g,麥冬15g,天冬12g,五味子20g,玄參18g,北沙參15g,制黃精18g,人參10g,當歸15g,丹參15g,茯神18g,遠志15g,柏子仁15g,炒棗仁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二、心陽虛辨證法則
心陽虛是指心陽虛衰,鼓動無力,虛寒內生所表現出的證候。
主要表現為:心悸怔忡,氣短自汗,形寒畏冷,面色光白,口唇青紫,舌淡胖或紫黯苔白滑,脈結代。
心悸怔忡為心陽不足,鼓動無力,心動失常。形寒畏冷,氣短自汗,為陽氣虛弱,溫煦失職,衛外不固。面色光白,舌淡胖或紫黯苔白滑,脈結代,為血運無力,血行不暢。
治宜溫補心陽。
方用保元東加減:人參15g,炙黃芪50g,炙甘草15g,桂枝15,肉桂6g,乾薑10g,生龍牡(先下)各30g,丹參20g,川芎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三、心氣虛辨證法則
心氣虛是由於心氣不足,鼓動無力,表現為心悸氣短的虛弱證候。
主要表現為:心悸氣短,精神疲憊,活動後更甚,面色淡白,自汗乏力,舌淡苔薄,脈細。
心悸主要是由於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心脈失養。
氣短自汗,精神疲憊,活動後更甚,主要是由於心氣虛弱,機能活動衰減,衛外不固。
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脈細,主要是由於心氣虛弱,血行緩慢,氣血不充,面舌脈失養。
治宜:補益心氣。
方用養心東加減:炙黃芪50g,人參10g,麥冬15g,五味子20g,茯苓15,茯神15,當歸15g,遠志15g,炙甘草10g,肉桂8g,炒棗仁20g,紅景天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四、心血虛辨證法則
心血虛是由於心血不足,不能濡養心臟所表現出的證候。
主要表現:心悸健忘,頭暈乏力,失眠多夢,面色淡白或萎黃,唇淡舌淡甲淡,脈細弱。
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主要是由於心脈失養,心神不寧。
頭暈乏力,唇淡舌淡甲淡,面色淡白或萎黃,脈細弱,主要是由於心血不足,供養失司。
治宜補血養心安神。
方用四物東加減:熟地25g,全當歸20g,白芍20g,川芎12g,人參10g,炒棗仁20g,龍眼肉18g,茯神15g,遠志15g,制首烏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一、心陰虛辨證法則
心陰虛是指由於心陰虧損,虛熱內擾所表現出的證候。
主要表現為:心煩心悸,失眠多夢,心神不寧,五心煩熱,顴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心煩心悸,失眠多夢,心神不寧,為心病典型症狀。五心煩熱,顴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典型陰虛內熱表現。
治宜:滋心陰,降心火,安心神。
方用天王補心丹加減:生地18g,麥冬15g,天冬12g,五味子20g,玄參18g,北沙參15g,制黃精18g,人參10g,當歸15g,丹參15g,茯神18g,遠志15g,柏子仁15g,炒棗仁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二、心陽虛辨證法則
心陽虛是指心陽虛衰,鼓動無力,虛寒內生所表現出的證候。
主要表現為:心悸怔忡,氣短自汗,形寒畏冷,面色光白,口唇青紫,舌淡胖或紫黯苔白滑,脈結代。
心悸怔忡為心陽不足,鼓動無力,心動失常。形寒畏冷,氣短自汗,為陽氣虛弱,溫煦失職,衛外不固。面色光白,舌淡胖或紫黯苔白滑,脈結代,為血運無力,血行不暢。
治宜溫補心陽。
方用保元東加減:人參15g,炙黃芪50g,炙甘草15g,桂枝15,肉桂6g,乾薑10g,生龍牡(先下)各30g,丹參20g,川芎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三、心氣虛辨證法則
心氣虛是由於心氣不足,鼓動無力,表現為心悸氣短的虛弱證候。
主要表現為:心悸氣短,精神疲憊,活動後更甚,面色淡白,自汗乏力,舌淡苔薄,脈細。
心悸主要是由於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心脈失養。
氣短自汗,精神疲憊,活動後更甚,主要是由於心氣虛弱,機能活動衰減,衛外不固。
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脈細,主要是由於心氣虛弱,血行緩慢,氣血不充,面舌脈失養。
治宜:補益心氣。
方用養心東加減:炙黃芪50g,人參10g,麥冬15g,五味子20g,茯苓15,茯神15,當歸15g,遠志15g,炙甘草10g,肉桂8g,炒棗仁20g,紅景天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四、心血虛辨證法則
心血虛是由於心血不足,不能濡養心臟所表現出的證候。
主要表現:心悸健忘,頭暈乏力,失眠多夢,面色淡白或萎黃,唇淡舌淡甲淡,脈細弱。
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主要是由於心脈失養,心神不寧。
頭暈乏力,唇淡舌淡甲淡,面色淡白或萎黃,脈細弱,主要是由於心血不足,供養失司。
治宜補血養心安神。
方用四物東加減:熟地25g,全當歸20g,白芍20g,川芎12g,人參10g,炒棗仁20g,龍眼肉18g,茯神15g,遠志15g,制首烏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