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及第君

    三國志裡邊兒說劉備有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風、英雄之氣。所以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劉備是肯定的。

    在這本書裡記載著一個故事,劉備在擔任平原相時,郡中一個叫劉平的人一向輕視於他。不甘心在他之下做事,便請刺客行刺劉備。刺客來見劉備,劉備不僅不生氣惱火,反而以禮相待,刺客大受感動,不忍下手。便向劉備講出了事實,然後離去。

    有人說劉備是假仁假義,說他賴著荊州不還,假裝摔孩子等等。我們姑且不管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我們從劉備創業者這個角度來做一下分析。

    在這個基礎上他進行創業可以說面對的困難是極其多的。 他要實現一個身份的改變和事業的成功,必定要經歷很多的波折。劉備先後投奔袁紹、曹操等多個人物的賬帳下供其驅使。所以在劉備的最初的階段是沒有獨立性的,沒有根基,沒有地盤,手下可用之人也少,他是依附於其他的人物的“打工仔”。

    實際上,我們評論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單純的從道德層面來分析。如果有了這個限制,那麼每一個在臺上的人物,肯定會畏首畏尾,更不會打破現有的秩序,更不可能去當皇帝。因為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

    君子本身就是要有道德,即符合現有秩序的規範,因此一個合格的君子是不可能實現由民到君的跨越的。

    就算是創業,資本積累階段,每一分錢都包含著罪惡或者包含對他人的掠奪和壓迫。所以,劉備要講從無到有的創造一個新的皇朝,必須有著自己不同尋常的手段,這種手段並不見得都是光明正大的。所以他要創打造一個自己的地盤,這屬於一個爭奪天下的行為。不可能每都要保持君子之風。

    因此,對這些風雲人物提要求,要他們做道德模範,那就是緣木求魚,沒有道理。或者說,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期望符合心理要求的完美符號罷了。

  • 2 # 上智下愚小文集

    每個成功的文學形象都有其複雜性,劉備也有情商低,犯傻氣的時候,並沒有一直將偽君子這個人設扮演到底。

    請看《三國演義》中此章節:

    表出郭迎接入城,設宴慶功。酒至半酣,表曰:“吾弟如此雄才,荊州有倚賴也。但憂南越不時來寇;張魯、孫權皆足為慮。”玄德曰:“弟有三將,足可委用:使張飛巡南越之境;雲長拒固子城,以鎮張魯;趙雲拒三江,以當孫權;何足慮哉?”表喜,欲從其言。蔡瑁告其姊蔡夫人曰:“劉備遣三將居外,而自居荊州,久必為患。”蔡夫人乃夜對劉表曰:“我聞荊州人多與劉備往來,不可不防之。今容其居住城中,無益,不若遣使他往。”表曰:“玄德仁人也。”蔡氏曰:“只恐他人不似汝心。”表沉吟不答。

    按照古今中外的英雄養成經典套數,大人物們前期總要有一時的不如意,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看人臉色,吃人軟飯,但這世上原本就是遇時為龍,不遇時則虺。唯有俯仰隨時,曲伸應世,才是存活之道。

    如客居別處,原本就該格外留神,像林妹妹一樣,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生恐叫人取笑了去。日常舉止言行,皆須小心謹慎。像您這樣帶著一票弟兄,自有武裝的來投奔,結果您老人家不但不順應形勢的韜光養晦,結果還自曝鋒芒,生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實力。

    不要說自帶反派的屬性蔡瑁和蔡夫人,換誰也得跟您急,像劉表這樣沉吟不答,而非採取一杯鳩酒、數十武士、專諸聶政一類簡單粗暴方式解決,已經算是極其厚道的了。

    當然,後面還有更做死的橋段,劉備以疏間親的對劉表大提有關廢長立幼不可取的有關建議,讓人真是為其捏了好幾把冷汗。市儈點說,如果我是賣人壽保險的,都不能把保險賣給這貨,危險係數太高了是真的。遠的不說,光看看岳飛同學是怎麼死的,就能充分說明問題了。寫在最後的話:小時候聽三國只覺得趙雲英俊瀟灑,是個大英雄,真正進入社會,見識過同事與同事、領導與領導、公司與公司之前的互撕了,再想起書中一些橋段,才曉得其中利害。

  • 3 # 小小二哥

    說到劉大大的創業歷史,那是非常的艱辛。

    一開始要不是結交了關大大和張大大的話,估計劉備幾乎很難成事,即便有了關大大和張大大,也是天天寄人籬下,先是打了督郵,不得不在公孫瓚手下幹了一波,期間還去虎牢關露了一把小臉,可惜,人微言輕,不招人待見,其實公孫瓚對他不錯的,只是公孫瓚沒啥能力,所以劉大大就趕緊跑路了,結果還拐走了趙大大。

    好不容易從曹大大哪裡逃出來,去了親戚劉表家做客,結果被劉表的老婆的孃家兄長蔡大大不爽,害怕劉大大相當荊州的董事長,於是處處謀算劉大大,好不容易熬死了劉表,期間還招攬了鬼才諸葛大大,結果劉表的小兒子,直接將公司給轉讓給了曹大大,於是劉大大再次跑路。

    這次去了東吳這家大公司做客,啥都沒有,就像讓人家孫大大給借兵,要不是又諸葛大大一番逼大胡話,劉大大又要跑路了。

    就劉大大這樣的人生經歷,還不能鍛煉出一肚子的心思,那真是早該死了,其實劉大大對手下人還是不錯的,至少我覺得比曹大大強吧,不會動不動就裁員。

    若要說偽君子,那麼三國中,那個君主不是偽君子呢?

    不是滿肚子心思的人,在那種亂世根本活不下去,只能說,劉大大也只是在大公司老總這天路上越走越遠吧,算不上是偽君子。

  • 4 # 亦喻之

    當一個人的眼光看到的是天下大業的時候,所謂偽君子已經與這種人絕緣了。他是一方豪傑,一國領袖,萬人矚目,言出法隨。這樣的人是作不得偽,也不可以作偽的。偽君子一般存在於個人利益至上者之中,比如象現在某些天天高喊“為人民服務”而實際上貪汙腐化的官員;表面上清高而骨子裡滿是銅臭味的文人;偷稅漏稅卻偏偏做些慈善之舉的所謂名人、企業家;明明是色中餓鬼卻痛罵那些真正的、可憐的失足女人,等等。

    劉備雖然才幹不及曹操,也沒有孫權那麼幸運,但他素有大志;不太好學,卻注意網羅人才。而且他的大志確實不簡單,他要為即將退出歷史舞臺、統治中國長達400多年的劉姓人爭光,繼續恢復大漢的統治。這樣一種志向又恰逢末世的一個劉姓子弟,需要聚攏一大批天下英才為他效命,恢復漢統,他怎麼敢作偽君子的行為呢?他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讓大家看呢。

    劉備被人懷疑是偽君子的理由無非是”哭”和“摔太子”這兩件事,其實這正是他真實情感的流露。人們之所以不把他的感情當感情而當作“表演”,其實是沒有把他當作一個特殊的平凡人去看待,而是當作一個特殊的政治家去看待了。另外,在古代,古人的是非觀念與現代人是有很大出入的,比如劉備那個時代的所有男人幾乎都可以說出“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話來,他們說出來都是很自然的,並不是“偽君子”。因為古人的這個觀念是從父系氏族社會就傳承下來,根深蒂固的,直到毛主席時代才基本掃除的。現代人說這種話的基本上屬於“混賬話”了。

  • 5 # 筱原123

    不知道為什麼劉備現在總被黑,劉備重情重義,仁德之名傳誦千年,怎麼現在就成了偽君子,窩囊廢?可能現代人更加現實及功利。封建社會,講究仁義禮智信,講究德行兼備,劉備符合封建社會明君的各項道德標準。

    三國亂世,群雄逐鹿,諸侯百姓為魚肉螻蟻,曹操官宦世家,孫權有父兄基業,兩人基礎都比劉備好,而劉備出身寒微,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僅僅憑著一個大漢皇叔的虛名,以仁義為自己開創了一方天地。

    攜民渡江時,劉備明知曹軍即將追來,即使無法按正常速度行軍,也不願意拋棄追隨自己百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

    劉備與關羽,張飛恩若兄弟,為關公報仇,舉傾國之兵,從現實功利角度看,自然是愚蠢的,但這是劉備在真正的實現自己桃園結義的諾言。劉備手下的叛徒是很少的,即使在劉備寄人籬下的時候,孫乾,簡雍等人都一直在追隨劉備,有始有終。《魏書》中記載:“劉平結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投靠劉備的大多能有機會一展抱負,並能善始善終,正是劉備的知人善任,諸葛亮的才華才能得以發揮。另外,從三國群臣下場比較看,在劉備麾下謀生,比在曹操及孫權的猜忌及殘害中苟活要好得多。

    陳壽評價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當是確評!

  • 6 # 左將軍

    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或者只看表面的話。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卻圓著自己當皇帝的夢【似乎好像就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你比如看皇甫嵩,平底黃巾之亂後,皇帝無能、宦官被誅、外戚倒臺、士族分散,此時的皇甫嵩掌握著絕對的軍權,結果呢?還政於君,算是高尚了吧,結果呢?被自己曾經的部下董卓下了大獄...

    所以像劉備這種做大事的人,是肯定有手段的,肯定要有陰謀詭計的。不然他成不了大事。如果僅僅因為劉備為成大事而使用過手段的,就斷定他是偽君子,末將以為有點言之過甚了。

    我們再看劉備是否對得起國家、百姓。

    劉備高舉“匡扶漢室”的旗幟,一心為匡扶漢室【這一點是真是假我們已經無法判斷】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東漢滅亡後,劉備站出來延續了漢王朝。劉備絕對對得起他淡薄的宗室血脈的身份,對得起劉家。

    劉備這一宗室分支是十分落魄的了,小時候家裡就很窮,是過過苦日子的人。所以劉備比曹家,比孫家更懂得底層百姓的生活,更懂得民間疾苦,他也體恤民情...

    所以,我絕對劉備不算偽君子...

  • 7 # 楓沙湖畔一小魚

    三國時期是一個成王敗寇的時代,無關道德。如果非要說道德,那劉備確實是偽君子,曹操就是不折不扣的奸臣,孫權是兩面三刀的壞蛋。在亂世,我覺得以成敗論英雄還是恰當的。縱觀劉備一生所作所為,我認為劉備是個英雄人物,其理由有以下幾點:一、劉備有雄心壯志。雖出身寒微,卻能志存高遠,並能為理想奮鬥終生,這就難能可貴。二、意志力頑強。劉備一生雖然屢戰屢敗,但他能屢敗屢戰、矢志不移,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三、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劉備僅憑一個大漢皇叔的空頭身份,就能做到“信義著於四海”,周圍聚集一大批能臣武將為他效命,且能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應該說,劉備確實有一套。四、求賢若渴、任賢使能。劉備三顧茅廬傳為佳話,請來了三國第一戰略規劃師諸葛亮,劉備的人生從此風生水起,走向事業的巔峰。五、靠眼淚征服天下。有人說劉備虛偽,明明想要,卻偏偏推三阻四。但是能將虛偽進行到底,也就成了真仁義。其實,這正是劉備的過人之處。因為,劉備不僅想要,而且還要要得名正言順。總之,劉備從一個織蓆販履小兒成長為一代帝王,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

  • 8 # 威哥看歷史

    在童年時期,你會簡單把人,特別是歷史人物,都劃分成好人、壞人;

    而到了中二期,你會發現,你以前以為的好人,似乎並沒想象中那麼完美,壞人也似乎並沒有那麼窮凶極惡……

    什麼崇拜拿破崙希特勒啊,質疑劉備諸葛亮啊,基本都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們比較熱衷的事。

    而等你真正走入社會,你就會發現,哪有完美無瑕的好人和十惡不赦的壞人啊,大家都是普通人,只不過在普通人的基礎上,有人比別人高尚那麼一點點,有人比別人惡劣那麼一點點罷了。

    任何人,你想去挖他的黑點,你都可以挖到;但是,人家做的事,你捫心自問,你能做到麼?諸葛亮鞠躬盡瘁幾十年,逆天而為,強行為蜀漢續命,還打得曹魏多少次丟盔棄甲,這種事有幾個人能做到?

    明明蜀漢體量差曹魏好幾倍,換成你,估計早投降換爵位了吧?還打?打個大西瓜啊! 劉備戎馬一生,處處碰壁,60多歲了還一事無成,換成你,你還有心思去拼?半隻腳都進棺材了,老老實實在家養老吧。

  • 9 # 歷史小官

    劉備可以說是一個有抱負的君王。說他是偽君子主要是劉備把自己的野心隱藏得很深,表面表現出自己是謙謙君子的形象。這樣就顯示出自己仁德的一面以獲取民心。

    當時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大小諸侯都想分一杯羹,而成功的卻不多。劉備或許當時就想了,這麼多諸侯都想稱霸一方,自己憑什麼立足呢?於是劉備就根據自己的大漢宗親身份做起了文章。

    首先自己是大漢宗親,因此必須要強調自己是正義的代表。劉備也就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的仁義道德。當時漢朝在全國還是有影響力的。劉備就以擁漢為前提進行謀劃發展。而劉備的這一策略也奏效了,隆中得到了同樣心懷漢室的諸葛亮。

    其次是表現出自己的大義,以獲取老百姓的支援。當時東漢也立國上百年了,在老百姓心裡還是有一定地位的,雖然桓靈時期東漢朝廷腐朽不堪。劉備的這一策略也成功了,從劉備攜民渡江就可看出劉備的這一策略的成功。

    再次是劉備以匡扶漢室一心滅賊為己任。當時曹操已表現出了不臣之心,處處蔑視漢獻帝。漢獻帝當得知劉備這號人物時,也認為劉備可用,就有了衣帶詔事件。劉備也因此博得了更高的聲望。雖然曹操控制的朝廷忠於漢室的已不多了,但仍有像董承之類的忠漢人物存在。劉備正是以匡扶漢室的旗幟贏得了漢獻帝和董承等大臣的青睞。

    還有就是劉備表現出來的大仁大義正好與曹操奸詐的為人處世相反,這樣劉備也樹立了自己的形象,使世間人知道還有劉備這樣的人的存在,使自己的存在感加強了。劉備與曹操每每相對,正好體現出了自己也是能和曹操對抗的。

    其實說劉備虛偽,主要是由於劉備表面所表現的仁義道德與內心的野望不相符。換種說法就是劉備做人有城府。

  • 10 # 劉大媽說三農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很喜歡蜀漢集團的人,也給劉備戴了一頂高帽子。劉備的命很好,拜盧植為老師,性格剛毅,想著濟世救人。都說名師出高徒,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可是,早年的劉備並不是很順利,特別苦,吃不飽穿不暖,特別艱苦。也投靠了很多諸侯,卻不被認可。

    當時的朝廷十分黑暗,百姓們過得很糟糕。後來劉備終於找到了一個人,那就是劉表。他是一方的諸侯,實力很不錯。後來曹操迅速崛起,不斷髮展自己的勢力,劉表成為了曹操第一個要處理的人。

    當時的劉表即將病死,面對紛紛而來的曹操大軍,也沒有精力去想荊州的安危。而是想到自己還沒有處理好繼承的事情,怎麼辦?當時劉表猶豫不決,想將位置交給長子,畢竟長子與自己的長相很相似,很得自己的喜歡。而且劉表身邊也有賢能的輔助,應該是不錯的人選。

    但是最後卻沒有選擇長子,為什麼?劉表擔心自己死後,劉備會篡權,將荊州佔為己有。所以他立二兒子劉琮為荊州老大,用盡最後的力氣將其推上老大的位置。就這樣,劉琮稀裡糊塗的做了老大。

    其實劉表想的太多了,不管誰做老大,曹操都不會放過。劉琮上臺之後,沒有什麼政治謀略,底下的大臣們一直在勸說歸降,所以劉琮直接將荊州送了出去。這樣的故事,與正史還是有一些差別的。比如劉琮投降後已經沒有什麼價值,曹操怎麼可能費盡心思去殺一個無用之人呢?而且,曹操這樣做,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自己忙著統一天下,哪有時間去殺劉琮。

    這件事情與劉備有很大關係,大家都認為劉備是仁厚的,對下屬和兄弟百姓都是非常講義氣的。其實,這都是作者扣上的高帽子,劉備不是這樣的人。當時劉琮投降之後,劉備根本不知道。因為那時樊城丟了,令劉備一黨很不甘心,大家都勸劉備去偷襲劉琮。

    書中說,劉備很仁厚,不想殺害劉琮,更不想落人口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真的是這樣,劉琮怎麼死的?曹操那麼自負自大的人,怎麼可能會殺害一個沒有意義的人呢?這與劉備脫不了關係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據說吃米飯比吃菜更容易發胖,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