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臭爸爸育兒分享
-
2 # 孫飛飛教育育兒
1
孩子不肯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有可能是源於他的性格比較內向,還有可能是因為他自身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所以,對待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意識到不能急於讓他走出自己的世界,接受別的小夥伴,而應該慢慢來。
2
如果孩子實在不想到外邊玩,我們不應該過度強迫孩子,可儘量找一些小夥伴來家裡跟寶寶一起玩。一旦孩子跟別的小朋友熟悉了之後,就會願意跟他們親近的。自然也會慢慢的跟著小朋友一起外出玩耍了。
3
4
待到孩子的膽子大了一些之後,就應該多抽時間帶孩子到外邊去玩耍,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多認識這個世界,多看看外邊世界有多麼的精彩。一旦孩子經常得以接觸戶外,他也會喜歡上這樣的生活環境的。
5
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或者進行一些戶外運動。比如說有一些親子游戲、親子專案或者一些社會公益性的活動,都可以帶孩子一起參加。這樣孩子可以一邊玩,一邊享受快樂,還能一邊適應這個熱鬧、喧囂的世界。
6
一旦孩子出來玩得多了,自然就不會懼怕這個社會,也不會顯得不合群了。如果我們平日裡都只是將孩子關在家裡玩耍的話,那麼他自然就容易性格內向,出到外邊玩時也不願意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了。
咱家的孩子合群嗎?教你幾招輕鬆應對。
合群,是一種願意與他人乃至群體在一起的傾向。合群是友誼、愛情、參加群體生活的基礎。合群往往與交友廣泛,情商高聯絡在一起,那麼不合群的孩子既不會交到朋友,同樣的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對心理健康方面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寶寶合群的表現:
1-3歲
表現1:當寶寶在玩某個玩具的時候,其他小朋友前來觀看或是有要求互動,此時寶寶可以繼續在原地玩耍不躲避。
表現2:當其他寶寶在玩某個玩具,自己寶寶很感興趣的時候,可以主動靠近對方,在旁邊觀察或要求參與。而不是一直要等到對方離開才過去玩玩具。
4-6歲:能夠在遊戲中,主動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距離遊戲團體的距離不超過2米以外。角色可以是:遊戲中的領導者、執行者、跟隨者、觀察者等。
哪些原因會導致寶寶不合群呢?
1、過度的溺愛會導致孩子不合群。現在的家庭,大多一家一個孩子,獨生子女享受著來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全方位的愛,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在這種寵溺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行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性格。群體生活中自私自利的行為方式是很不討喜的,沒人願意和他做朋友。過度溺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普遍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較差,因為無法完成相關活動而自卑,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玩耍,逃避群體生活。
2、平時生活中較少接觸其他小朋友。由於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現在的家庭大多固守在鋼筋水泥鑄就的樓房內,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使鄰里之間的交流幾近於無,孩子也難有和小夥伴玩耍的機會,社交能力的發展遠遠滯後。
我家的寶寶不合群怎麼辦?
1、改變過度溺愛的教養方式。愛是永久的,但並不是無邊界的。應當給孩子設定一些規則,有些不正確的行為要果斷的說no。放手讓寶寶獨立探索世界,在孩子2-3歲時有段時間會有強烈的自主願望,蒙氏教育中稱為敏感期,抓住這些時期,讓寶寶學會獨立。培養孩子分享的行為習慣,比如讓寶寶分配食物,分配玩具等,孩子很樂意在家長的引導下完成這些任務。
2、多帶孩子出去認識世界,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觸。有的家長反應,自己的寶寶在家很瘋,但一旦家裡來小朋友或是陌生人,就會不安,不和人家打招呼,也不太和人家玩,一到新的環境,要麼黏著家裡人寸步不離,要麼就鬧著離開。不要說和小朋友互動了,小朋友靠近都不可以。這種情況可以多帶寶寶去孩子多的地方活動,熟悉環境,認識小夥伴,學習最基本的社交技能。也可以經常性的組織寶媽寶爸家庭聚會,增加孩子們相處的時間。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參加一些藝術類的早教課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社交發展很難單獨在家庭教育環境中完成。這期間寶寶需要家長為他們創設社交圈,認識自己並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