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鶴小廚

    孩子兩歲了還不說話,如果聽力正常,有可能和語言發育遲緩有關係。如果孩子已經能夠簡單的說話,只是不能成句或者經常的不說話,能夠用手勢等表達意願,運動、智力等發育都正常,就不需要太擔心,主要是加強語言方面的訓練。可以帶孩子去正規的語言訓練班或者早教班,也可以在家裡做加強訓練,不要讓孩子用手勢來表達意願,一定要讓孩子說出來,多用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動物玩具或者圖片等,教育孩子多發音,並且多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提高孩子自己說話表達的意願。如果有認知和運動發育的落後,一定要帶孩子到兒童醫院的神經內科或兒童保健科就診,明確病因,必要的時候給予康復治療。

  • 2 # 小進生活日記

    孩子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因人而異,有的發育較早,有的較晚。

    建議做到一下這幾點,孩子慢慢學著說起來:

    1.創造孩子的語言環境,經常帶孩子和同齡孩子一起玩,孩子模仿能力強,他會模仿其他小朋友,漸漸地就說起來。

    2.父母多與他進行字數少且簡單的語言交流溝通,多陪伴。

    3.生活中看見什麼,聽見什麼,用名詞或者動愛表達出來,不一定要連成一句話,比如:看見有人跑步,你可以給他說:“他在跑步”。漸漸地積累,孩子就會說了。

    4.讓孩子保持開心愉悅,不能遇錯就對孩子吼罵,那樣孩子會變膽小,不自信,就不開口說話。

    5.教孩子唱簡單的歌曲,如:小星星,世上只有媽媽好,小白兔,拔蘿蔔。這些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有助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開啟嘴說話。

    6.和他一起玩他最喜歡的玩具,裡面玩具的種類,父母表達出來,多給他重複幾遍。從種類,再到這玩具能怎麼玩,多給他表達。但句子不能複雜,學會反問他,即使他回答不好,也不要催促,只要能開口說出來,就給予鼓勵。

  • 3 # 星羅大千

    不知道你說的不說話,是不會說簡單的句子呢?還是連一個詞都不會說,比如說:媽媽,爸爸之類的.如果連媽媽這種詞都不說的話,就是真的有問題了.建議馬上到醫院檢查一下.

    一般情況下,孩子長到2歲的時候能夠說出比較完整的句子,3歲就能比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4歲時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語的口語了,到5歲以後能較清楚地複述聽過的故事大意、看圖說話或自己編簡單的故事。

    發育晚的孩子與發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個月左右的差異,超過這個時限,家長鬚警惕小兒腦癱或聲帶發育不全、自閉症等,應該提高警惕。   

    孩子有以下語言障礙當心是腦癱:   

    4個月大時:不會模仿爸爸、媽媽發出的聲音。   6個月大時:不會笑或大聲叫。   8-9個月大時:不會用聲音吸引你的注意力;還沒開始咿呀學語。   滿10個月時:對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不懂怎麼讓你知道他是高興還是煩躁。 滿12個月時:不會做揮手、搖頭之類的肢體語言;還不能發出一兩個聲母(比如p、b等);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與你交流。   滿15個月時:不明白“不行”和“再見”之類的詞,也不做反應;會做的肢體語言(比如擺手、指東西等)還不到6種;會說的詞不足1~3個。   滿18個月時:連6~10個詞都不會說;還不會用手指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天空飛過的小鳥或飛機。   滿20個月大時:會說的聲母還不足6個。   21個月時:不會迴應簡單的指令;不會假裝和娃娃或自己玩(比如給自己梳頭、給娃娃餵飯等)。   滿24個月時:不會把兩個詞連在一起;不知道常見家庭用具(比如牙刷、電話、筷子等)的功能;不會模仿別人的動作或學別人說話;不會按照要求指出身體部位。   滿30個月時:即使自己家裡的人也沒人能明白他;不會說簡單的句子,不會問問題,也不能讓陌生人明白自己。   滿3歲時:不會說短語;聽不懂簡短的指令;對和其他孩子交流不感興趣;和爸爸或媽媽分開時特別困難。   滿3歲半時:經常不能把話說完整(比如不會說“回家”,只會說“回”)。   滿4歲時:說話還經常結巴;基本上還是不能讓別人完全聽懂他說的話。

    但也有特殊的情況,家長先不要焦急,還是先到醫院檢查後聽醫生怎麼說.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因為哪部電視劇開始喜歡侯夢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