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野物聯

    之前家裡留種的稻穀,是因為自己已經種植過或是當下看到水稻產量,和植株健壯比較優秀可以留作育種秧苗,這種水稻自己清楚和見過,在產量方面比較優秀所以留作育種使用。世面上的稻穀品種不詳,產量不詳如果留作秧苗,辛苦一年不知道產量如何和口感質量怎樣對自己出售水稻是一個不負責們的舉措,所以有很多專家培育新品種,為的是提高產量,改善口感,所以我們都會種植產量高的水稻,即增加收入補貼家用,也可留作育種試用!

  • 2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之前留種的稻穀和現在的稻穀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還真的從地域的角度來談。因為我是東北人,我就從我們東北地區的實際情況來談一下。

    1、上世紀90年代之前。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我們東北地區的粳稻育種產業還比較薄弱,由於資訊閉塞、交通不便利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新品種推廣的很難。那時候的東北農村,基本都是自家在地裡選擇長勢好、籽粒飽滿度好、沒有病斑、長勢相對均勻的地塊,單獨收貨作為下一年水稻種植的種子,其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商品糧了。但是這個商品糧,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因為還想省錢、還想下一年的莊家長得好,只能選擇這樣的商品糧作為種子。而且,那時候東北種植的水稻,都是傳統的農家品種,株高矮、分櫱能力差、產量低,但是口感比較好。特別是在江河附近使用地表水灌溉的稻田,口感更突出。只不過由於傳統農家品種的一些比較明顯的劣勢,被後來透過雜交育種手段培育的粳稻種子替代了。因為東北的粳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農家品種經過幾十年的種植性狀非常的穩定,不存在混雜、後代性狀分離的情況。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東北農村留下的稻種,都是傳統的農家品種。

    2、上世紀90年代之後。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一些農民朋友開始逐漸的每年去鄉鎮、縣市或者各地的農科院、大專院校購買優質的粳稻良種。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很多的稻農發現購買的粳稻良種在產量、長勢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之後,才開始對粳稻良種有了關注。再加上一些經銷商的忽悠,就每年訂購粳稻良種。因為粳稻良種的產量優勢明顯,傳統的農家品種畝產一般只有500-600斤左右,即便是施用化肥產量也不會有優勢;但是粳稻良種呢?只要養分供給充足、科學的防治病蟲草害,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畝產上千斤的狀態。特別是現在育種行業的發展,粳稻良種的產量和品質又有了提升,當然對化肥的需求量也進一步加大。同時,對於現在使用常規雜交育種技術培育的粳稻良種,依然可以留種種植,與南方的三系或者兩系雜交秈稻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只不過,由於自花授粉作物留種連續種植有可能出現退化的情況,建議您還是每隔3-4年更換一下品種或者是選購新的原種進行種植。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3 # 壞男人的農村觀

    之前家裡留種的稻穀跟現在的稻穀有什麼不區別?這個要說從穀粒上來說的話,還是很難區分的。但是其它方面的區別還是挺大的,下面我來詳細說說它們之間的分別。

    一、產量上的區別

    常規水稻在產量上畝產量通常只有600~700斤,而雜交水稻畝產量可達到1500斤以上,比普通常規水稻產量高一半以上,特別是在追求高產的現在,大家都是以種植雜交水稻為主。

    二、口感上的區別

    常規水稻的口感非常香軟,且煮出來有一股特有的米香味。而雜交水稻口惑相對就粗糙的多了,但是得益於其產量高,所以被普通種植。

    三、種子區別

    常規水稻收回來的種子,可以在來年繼續種植,而雜交水稻卻不能,只能去購買專門的種子。而雜交水稻種子相對來說比較貴,隨便都是五六十元一斤,常規水稻種子則只有幾元一斤,價格區別很大。

    四、價格

    現在普通常規水稻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加工成大米,一般在4~5元/市斤,而雜交水稻價格相對較低,加工成大米一般在2~3元/市斤。

    總之,常規水稻由於其產量低,已經在絕大多數農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雜交水稻。所以又有許多人開始懷念以前常規水稻那香軟的口感了,只是已經很難找到那個種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科大博士劉春楊失聯15天遺體被發現,事件情況是怎樣的?目前調查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