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木匠傢俱設計
-
2 # 東盟紅木人福哥
大紅酸枝最大特點是原木有濃濃酸醋味,
第二,有黑筋,但是紋理是有細粗變化的
白酸枝在原木狀態下比較白一些,味道淡,
紋理比較誇張!
上圖為大紅酸枝
上圖為白酸枝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3 # 紫緣紅木
產地:大紅酸枝產地越南寮國等東南亞地區,白酸枝的產地的是緬甸。
顏色:大紅酸枝剛切開橘紅色,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氧化顏色就變成有深紅色、深褐色、黑褐色中間有黑筋,花紋漂亮,紋理有層次感,白酸枝的顏色偏淡接近草花梨,有時極易與草花梨混淆。
紋理:大紅酸枝有山水紋、蟹爪紋等,白酸枝花紋較少,有魚鱗狀花紋。
氣味:大紅酸枝新切開時有股濃濃的酸辛味,白酸枝的酸味比較淡一點。@馬未都 @杜子建 @手工小匠
-
4 # 高居明作
寮國紅酸枝色澤:寮國紅酸枝剛開料時,黃紅帶黑紋,時間久了成大紅帶黑,比較含蓄;微凹黃檀剛開料時是紅黃帶黑,時間久了成鮮紅帶黑,比較誇張。
紋理:寮國紅酸枝部分帶黑紋,比較粗,大都呈暗紋,不是很明顯;微凹黃檀紋理多且細,也比較明顯,並且鬼臉多。
油性:寮國紅酸枝的油性大於微凹黃檀,觸控久了越發明顯。
氣味:寮國紅酸枝為酸香氣,微凹黃檀為辛辣味。
緬甸白酸枝:木材宏觀特徵: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色淺,黃白色,心材新切面淺紅色至深紅褐色,常帶明顯的黑色條紋。生長輪明顯或略明顯。管孔肉眼下可見至明顯,單管孔,少量徑列復管孔,大小不一。導管中常含黃褐至紅褐樹膠,軸向薄壁組織豐富,肉眼下明顯、帶狀、翼狀,與木射線交叉呈網狀結構略明顯。木纖維壁厚,木射線在放大鏡下明顯。波痕放大鏡下明顯。木刨花或木屑酒精浸出液呈紅褐色。新切面或水浸溼木材具酸味。
白酸枝與大紅酸枝同屬紅酸枝類,質地紋理與大紅酸枝非常接近,只是白酸枝傢俱沒有大紅酸枝的紅,油性沒大紅酸枝大。
店鋪目前品類涵蓋客廳、餐廳、臥室、書房 、百搭館、精品館等106種產品。經典款型,親臨體驗!讓每一個風格的你,找到只屬於你的好傢俱。 -
5 # 紅木秀士
說說我的看法:寮國紅酸枝和緬甸白酸枝都是黃檀屬,按普通料來說紅酸枝顏色深,白酸枝顏色淺,一般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寮國紅酸枝寮國紅酸枝學名“交趾黃檀”。木性穩定,色深質堅,紋美細膩。其中精品色調深沉莊重美觀,顏色呈紫黑或紫紅色,甚至接近紫檀木。
1:氣味,鋸開或者打磨時,散發出的是酸香味道,上品如陳年醋香。
2:顏色,桔紅、赤紅的都帶有黑筋紋理,直至紫紅色甚至黑紅色。
3:木質,堅硬,油性大,木纖維結構細膩,比重大沉於水。
緬甸白酸枝緬甸白酸枝學名奧氏黃檀,最優質的是緬甸瓦城料。白酸枝的紋理其實更接近於黃花梨,精品的白酸枝紋理絢魅,瑰麗多變,可於黃花梨媲美。
1:氣味,鋸開或打磨時,酸香味微弱,遠不如紅酸枝來的醇厚。
2:顏色,淺而亮的明黃色,偶有深色帶褐黑筋者也是含蓄而不張揚。
3:木質,油性大,結構細膩,木性穩定,略輕於紅酸枝。
結束語紅酸枝和白酸枝如果都是白茬的話,從直觀上看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但是如果白酸枝上紅木色後再區分就有點難度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傢俱的底面拿刮刀刮一點就真相大白了。
前幾年還真有商家這麼做,原因就是紅酸枝的價格高出白酸枝多少倍。現在估計沒有了。
其實紅酸枝和白酸枝都是幾百年沿用到現在的優質紅木。一度白酸枝的價格高過紅酸枝,種種原因紅酸枝價格反超了。商家大可不必拿白的當紅的去牟利,相信有一天白酸枝還會大放異彩,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回覆列表
白胚狀態下,一紅一白,極容易分辨。
若白酸上漆,單從顏色較難辨認。
但白酸有非常明顯的魚鱗紋。
分辨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