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
2 # 行之御風
感謝平臺邀請,我嘗試回答這個問題。18年開放二胎政策,一大批SUV趕著增加第三排座椅,結果成了笑話。MPV車型在國內有沒有市場前景這個話題5年前就開始討論了,當時有看好是藍海市場,包括皮卡這種車型也是一樣,裡面過去了一直是不溫不火。很多人認為SUV能持續保持熱度,是不是MPV也能做到?國內的MPV銷量有亮點一直都是低端,五菱,寶駿,歐尚等這些車是作為早年所謂日系麵包車的替代車型出現的,
高階的GL8,D80,ELYSION都是公務用途,保有量一直不高。
MPV能不能火還是要看中國家庭需要什麼?MPV進入歐美家庭基本都是作為第二輛車存在的,目前中國有多少家庭有能力購置第二臺車,即便有購置能力,放在哪裡?如果MPV要作為第一臺車,那這輛車與SUV和一般轎車相比有沒有可替代性?
把這幾個問題搞清楚了,就可以預測MPV的中端以上車型在中國市場能做出多大的蛋糕了!
油耗與偏見
MPV車型的熱銷與否不在於“二胎或三胎”,而是由車輛的油耗何時能降低以及對車型偏見何時扭轉決定,首先說明油耗與MPV的影響。
1:節油減排是全球汽車領域現階段的主要話題,之所以如此被重視是因為石油儲量已經捉襟見肘。全球探明的石油儲量僅剩下不足2000億噸,而全球年均石油消耗量超57億噸,石油已經不足以消耗35年;中國機動車保有量超3億臺,巨大的體量導致接近70%的石油消耗依賴進口,於是造成了油價的居高不下且會隨著儲量的減少越來越高。面對供需關係的不斷變化只有減少需求量才能把油價控制在合理的範圍,所以節油減排成為主要話題。
而能量守恆定律不變的法則,一種能量轉化為其他一種或多種能量形態的總量不會變,其中消耗燃油轉化為動能的比例自然也是恆定的。動能與重量的關係也是恆定的,以米制馬力單位為例1PS的馬力只能驅動75公斤的物體以一米一秒的速度行駛,這就決定了在馬力不變的前提下車輛越重加速與車速都會越慢,想要提升這兩個引數則需要增加馬力。而馬力的計算公式為【(扭矩×轉速÷常數)×1.36】,其中轉速與扭矩某一項升高都能提高馬力,但提升轉速的本質是消耗更多的燃油獲得大扭矩,以大扭矩為基礎實現大馬力;至此得出結論了:只有消耗更多的燃油才能獲得大馬力驅動重車,大馬力等於高油耗。
MPV車型定義為多用途汽車,其車型特點為空間巨大,而實現大空間的基礎肯定是足夠大的車身,大車身的金屬結構物料用量必然會很大,於是車身必然會很重。重車需要匹配大排量發動機,進排氣流體體積的總量大決定了噴油量大,最終MPV陷入了空間與油耗的死迴圈。量產MPV只要達到中大型合理尺寸,沒有哪臺車的高速公路巡航油耗能低於10升,城市擁堵道路的油耗高達15L/100km是非常正常的水平。如此高油耗的汽車如果成為家用車的主力車型,石油儲備要面對壓力是不是會更大呢?當然不宏觀考慮能源問題,一公里一元錢的高用車成本又有多少人能夠接受呢?
2:所以MPV因為油耗必然冷門,除非能利用PHEV/REEV/HEV等混合動力技術實現低油耗,但是老牌MPV車企大多數沒有這一技術儲備,那麼這種車型自然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持續冷門,同時也會造成車型偏見無法扭轉。所謂的偏見正是因MPV的死迴圈造成,因為需要車身大所以物料成本高、因為車身重需要使用高成本的大排量發動機,導致的結果是油耗高且車輛的價格高。
在汽車普及的初級階段大部分消費者還不具備中高階車的消費能力,即使有消費能力面對油耗也大多望而卻步。那麼這些車只剩下有公商務用途的機構會選擇,車輛主要用作商務接待則MPV在特殊的階段因特殊的用途有了“商務汽車”的定義。然而MPV的初衷是面對家用汽車市場,只是因生不逢時被定義出了特殊的用途;只是這種普遍認可一旦形成則很難扭轉,在消費升級後大多數人會考慮選擇一臺“商務車”用作家用是不是有些奇怪。這種心態是MPV持續遇冷的第二大因素。
總結:MPV不解決油耗的問題則無法克服偏見,偏見無法扭轉即使消費升級也改變不了它的命運,這就是無限死迴圈,強混混動技術是MPV的唯一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