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質營養元素是柑橘(植物)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如氮素可促進營養生長,磷素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轉運,鉀素是抗逆、品質元素,鈣關係到細胞壁的合成,鎂是葉綠素的組分,其他的像鐵、錳、銅、鋅、鉬、硼等等對柑橘來說都有著特定的作用,無法代替,且缺一不可!
通常來說,當某種或多種營養元素缺乏、過量,定會影響到柑橘的生長及果實的產量、品質的,所以進行營養診斷,合理供給很有必要。
下面,筆者介紹兩類營養診斷的方法,供各位果農參考。
▲柑橘園土壤養分分級指標
上表是根據莊伊美、沈兆敏等老師關於柑橘土壤營養指標文獻綜合整理而得。這裡再附上一份土壤pH值和有機質的相關指標。
土壤pH值:低於4.8強酸,不適宜柑橘生長;4.8~5.4偏酸,柑橘能生長;5.5~6.5,適宜柑橘生長;6.6~8.5偏鹼,柑橘能生長;高於8.5強鹼,不適宜柑橘生長。
土壤有機質:低於5g/kg,極低;5~10g/kg,低;10~15g/kg,偏低;15~30g/kg,適宜;高於30g/kg,豐富。
不過,土壤營養診斷只能當做柑橘營養診斷的輔助方法,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土壤營養診斷只能反映養分的供應情況,無法準確的體現樹體真正的營養狀況。
②柑橘園立體條件複雜、土壤肥力差異大,所收集到的資料受採集數量和方法的限制,代表性和針對性不強。
葉片是柑橘樹體儲存養分的主要器官,透過葉片養分分析可以更準確的反映樹體的營養水平。具體方法是選用6月齡營養性春梢葉進行實驗室分析化驗,然後根據葉片營養最適含量範圍進行營養狀況判斷。
▲椪柑葉片養分分級指標
▲臍橙葉片養分分級指標
因柑橘種類不同,對礦質營養的需求也是存在差異的,這裡例舉了椪柑、臍橙的養分指標參考。
不過葉片營養診斷雖然更為準確,但也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由於取樣時間接近採收期,所以對本年度施肥的指導性不大。
當然,如分析花、果汁等柑橘不同器官,同樣也可進行營養診斷,這裡就不逐一說明了。迴歸到實際生產中,對於葉片營養的診斷,也可以透過觀察葉部缺素、過量後的表徵來進行簡易判斷。
筆者之前曾出過專門的推文——柑橘缺素檢索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後查閱文章推送記錄,這裡我們再簡單的說一說。
①老葉發黃(氮、鉀、鎂、鉬)
缺氮(左上):沿葉脈先黃
缺鉀(右上):葉尖先黃
缺鎂(左下):“V”型黃
缺鉬(右下):斑狀失綠,不規則
②老葉顯症但不黃(磷、硼)
缺磷(上):失去光澤,暗綠至古銅色
缺硼(下):葉脈凸起,發白,裂開
缺鈣(左):葉尖先黃
缺鐵(中):葉肉黃,葉脈保持綠色
缺硫(右):葉肉、葉脈同時退綠
④新葉花葉黃化(鋅、錳)
缺鋅(左):葉肉嚴重發黃,主脈及側脈保持綠色
缺錳(右):葉肉黃綠色,主脈及側脈保持綠色
⑤伴隨其他症狀(銅)
缺銅:嫩梢流膠,葉片“S”型
礦質營養元素是柑橘(植物)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如氮素可促進營養生長,磷素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轉運,鉀素是抗逆、品質元素,鈣關係到細胞壁的合成,鎂是葉綠素的組分,其他的像鐵、錳、銅、鋅、鉬、硼等等對柑橘來說都有著特定的作用,無法代替,且缺一不可!
通常來說,當某種或多種營養元素缺乏、過量,定會影響到柑橘的生長及果實的產量、品質的,所以進行營養診斷,合理供給很有必要。
下面,筆者介紹兩類營養診斷的方法,供各位果農參考。
土壤營養診斷▲柑橘園土壤養分分級指標
上表是根據莊伊美、沈兆敏等老師關於柑橘土壤營養指標文獻綜合整理而得。這裡再附上一份土壤pH值和有機質的相關指標。
土壤pH值:低於4.8強酸,不適宜柑橘生長;4.8~5.4偏酸,柑橘能生長;5.5~6.5,適宜柑橘生長;6.6~8.5偏鹼,柑橘能生長;高於8.5強鹼,不適宜柑橘生長。
土壤有機質:低於5g/kg,極低;5~10g/kg,低;10~15g/kg,偏低;15~30g/kg,適宜;高於30g/kg,豐富。
不過,土壤營養診斷只能當做柑橘營養診斷的輔助方法,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土壤營養診斷只能反映養分的供應情況,無法準確的體現樹體真正的營養狀況。
②柑橘園立體條件複雜、土壤肥力差異大,所收集到的資料受採集數量和方法的限制,代表性和針對性不強。
葉片營養診斷葉片是柑橘樹體儲存養分的主要器官,透過葉片養分分析可以更準確的反映樹體的營養水平。具體方法是選用6月齡營養性春梢葉進行實驗室分析化驗,然後根據葉片營養最適含量範圍進行營養狀況判斷。
▲椪柑葉片養分分級指標
▲臍橙葉片養分分級指標
因柑橘種類不同,對礦質營養的需求也是存在差異的,這裡例舉了椪柑、臍橙的養分指標參考。
不過葉片營養診斷雖然更為準確,但也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由於取樣時間接近採收期,所以對本年度施肥的指導性不大。
當然,如分析花、果汁等柑橘不同器官,同樣也可進行營養診斷,這裡就不逐一說明了。迴歸到實際生產中,對於葉片營養的診斷,也可以透過觀察葉部缺素、過量後的表徵來進行簡易判斷。
筆者之前曾出過專門的推文——柑橘缺素檢索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後查閱文章推送記錄,這裡我們再簡單的說一說。
①老葉發黃(氮、鉀、鎂、鉬)
缺氮(左上):沿葉脈先黃
缺鉀(右上):葉尖先黃
缺鎂(左下):“V”型黃
缺鉬(右下):斑狀失綠,不規則
②老葉顯症但不黃(磷、硼)
缺磷(上):失去光澤,暗綠至古銅色
缺硼(下):葉脈凸起,發白,裂開
缺鈣(左):葉尖先黃
缺鐵(中):葉肉黃,葉脈保持綠色
缺硫(右):葉肉、葉脈同時退綠
④新葉花葉黃化(鋅、錳)
缺鋅(左):葉肉嚴重發黃,主脈及側脈保持綠色
缺錳(右):葉肉黃綠色,主脈及側脈保持綠色
⑤伴隨其他症狀(銅)
缺銅:嫩梢流膠,葉片“S”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