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功用行

    禮儀規範與樂舞,是幫助人理解仁是什麼境界的工具。

    如果人不希望不願意去領悟什麼是仁,那麼禮也好,樂也好,對他還有什麼用呢?

    如果再加上他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那還能有什麼能約束他的呢?

    所以地位越高,外界對自身的約束越少。就越發應該對自身的存在有清醒的認識,越發應該尋找一個能約束自身行為的規範。

    有句話:要想人滅亡,先使人瘋狂。沒約束的人生最容易瘋狂。

  • 2 # 當年青山

    《論語.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孔子說:“作為一個人卻沒有仁愛之心,遵守禮儀又有何用?作為一個人沒有仁德之心,奏樂歌唱又有何用?”

    這句話孔子想表達的內心意思是:禮樂是“表”是“肌膚,皮毛”,仁是“裡”是“血肉,骨骼”。離開了仁愛的真精神,徒有形式的禮樂只是表面功夫,沒有意義了。就像畫龍沒點睛的作品,龍軀,龍爪畫的再逼真,也缺少了魂靈。

    因為人類社會的重心萬變離不開“人”。離開了“人”講問題,凡事都失去了意義。而孟子解釋“仁”時,說“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表明“仁”就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是人的心。反之,就是禽獸了。所以“人即仁”。而仁人應履行的社會義務,首當其衝就是尊禮守禮。孔子“以仁講禮”,以“人文主義的精神講禮”。賦予了春秋時岌岌可危的“周禮”,新的神聖意義。把喪祭禮等各種禮節,都規劃到人心和人性上。讓禮有了新的尊嚴。

    所以宋代儒者張橫渠也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事而非仁也!”。

    即所有的“禮”都是人心中的“仁”的外在表現。

    先秦時期,禮原本是送玉給人。後來指見到王,諸侯,大夫,朋友要行禮。樂是配合“禮”的。行禮的同時也要唱詩歌。但是孔子的儒家認為,周公旦制禮作樂的初心,並不是為了一套繁瑣的“行為”,麻煩施禮,和受禮的人。而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即發自內心的感情:“在下行禮的臣發自內心敬重王,在上受禮的王也發自內心的愛護臣”。否則一切的禮節都只是流於表面的浮誇行為,而失去制定禮節的本來意義了。

  • 3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句話出自《論語.八佾篇》,原文是,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規範,“樂”則包括音樂和舞蹈。以天地自然的和諧代表“樂”的精神,天地自然的秩序則是“禮”的基礎。禮樂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形成獨有文化體系,後經孔子和孟子承前啟後,聚合前人的精髓建立以禮樂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文化系統,從而得以傳承發展至今,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章的譯文是這樣的,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之心,遵守禮儀有什麼用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之心,禮樂又有什麼用呢?”

    對於本章的理解存在的差別主要是在“如禮何”、“如樂何”這兩句上。

    一種看法認為應該是“他怎麼能實行禮儀制度呢?”“他怎麼能運用音樂呢?”,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仁德之心,他是不可能實行好禮儀制度、運用好音樂的。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這兩句的意思應該是“遵守禮儀有什麼用?”“禮樂有什麼用呢?”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之心,即使再遵守禮儀、運用樂舞,缺少了靈魂,再怎麼做也是徒勞的。

    其實這兩種解釋的內含是一致的,錢穆先生在對本章的註釋中有這樣的內容,“禮樂必依憑於器與動作,此皆表達在外者。人心之仁,則蘊蓄在內。若無內心之仁,禮樂都將失其意義。但無禮樂以為之表達,則吾心之仁亦無落實暢遂之所。故仁與禮,一內一外,若相反而相成。”禮樂在實施過程中會用到相應的禮器、樂器及各類舞蹈動作,這些都是禮和樂的外在表現,而仁則是人內在道德的情況。如果內心沒有仁德,其禮樂也必將失去其意義,只有真正仁德的人,遵守禮、運用樂才能發自內心,才能真正實現禮樂的最終目標。但是沒有禮樂這些表達形式,內心中的仁德也就缺少了抒發的手段。故仁與禮樂,一內一外,看似相反,實則相輔相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30,應該怎樣規劃自己今後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