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主天安

    中庸之道,自古以來,腐儒皆訛孔子本意!

    何謂…中,甲骨文像一面旗子。一根旗杆,立於中間。上面有許多條旗子的飄帶!旗杆中央有一個點或圓圈,本義指一種特殊的旗子,作為氏族的族徽或標誌!

    庸通用,採用之義!

    孔子一生追求周禮!周禮即五服四海,等級森嚴!

    中庸之道,即遵循周禮,崇尚貴族文化。要求貴族恢復使用氏族族徽!標誌貴族特權身份,讓人看見旗子,就知道其貴族身份!

    貴族人員相見,馬上分清尊單!猶現在實行軍銜制,上下級關係,請請楚楚,。換言之,孔子的中庸之道,具體表現在現代的軍銜制!

  • 2 # 紫天雲

    中庸之道作為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範疇,構成了儒家學派的核心價值取向,甚至成為了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世界觀、人生觀。

    孔子在《論語》中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另一儒家經典著作《中庸》中這樣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對於“中庸”的涵義,學界通常的解釋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更有甚者,把中庸之道看成是騎牆派、折中主義、和稀泥、無原則的代名詞。

    但是,我們認為,中庸之道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守中戒盈;二是指中和至正。儒家學派由中庸之道出發,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最終要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這對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借鑑和啟發,可以指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01 守中戒盈之“中”

    《淮南子·道應訓》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孔子參觀魯桓公的廟堂時,看到廟中有一器具,叫做宥卮,當這一器具中無水時,器身呈傾側狀;器中注水至正中間,器物正好與地面呈垂直狀態;如果將此器中注滿水,那它立即頭足翻轉,來個底朝天,器中的水就會一下子全部傾倒出來,變得一無所有。

    孔子由宥卮這一器具,聯想到了治國理政、為人處世的根本道理,那就是萬事萬物無不遵循對立統一的規律,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日中則移、月盈則虧。

    也就是說,我們為人處世也要像宥卮那樣:守“中”、戒“盈”。這裡的守“中”,就是儒家中庸之道的真諦所在,也就是戒盈、戒滿、戒驕的意思。

    02 中和至正之“中”

    正如《中庸》中說的那樣,喜怒哀樂等情緒尚未發生時,無所偏倚,大中至正,所以叫做“中”;喜怒哀樂等情緒發生時,都能合情合理,適中而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就會各安其位,萬物便可生長髮育。

    儒家學派將人的感情和情緒變化的“中和”現象,上升到宇宙萬物生成的本體論高度加以闡釋,從形而下的層面提升到形而上的層面,體現了儒家哲學一貫的天人同構、天人合一思想,為後世程朱理學、陸王心學追求“內聖外王”的成聖之道,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切入點。

    “中和至正”所體現的世界觀、方法論,與儒學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尚書》)的內涵,是一脈相承、互為表裡的。

    03 “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卻又完全合乎法度,真正實現了“守中戒盈”“大中至正”,達到了“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的自由自在的道德修養境界。

    現實生活中,我們從中庸之道得到的啟發就是:要守“中”、戒“盈”、戒滿、戒驕,保持“中和至正”的為人處世態度,進而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自在境界。

    這樣一來,我們也就能夠“無入而不自得”,實現道德精神的完全自由。

  • 3 # 愛悟道

    中庸之道其實就是不偏不倚,剛好合適,適中,也就是陰陽調和的意思。

    事事做到中庸其實要求挺高的,事事分寸拿捏很到位,不及又不過。在現實中,不僅要有很高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要很有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恰如其份。如皰丁解牛一般。

    要做到中庸必須對人、事、物有充分的瞭解,就是對客觀存在的資訊掌握很全面,對事物的發展規律及所處的階段瞭然於胸,只有這樣,自身的行動才能符合事物當時的景況,也就是堅持了中庸,行動不超前不滯後,剛好。

    其實中庸就是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知與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 4 # 三少爺的鑑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實是大德者之大道。然而,千百年來,許多人都在不停地誤解孔子,認為“中庸”就是左右逢源、沒有自己的觀點,是典型的騎牆派和牆頭草,特別是在宋代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學說提出後,更是讓許多人找到了噴孔子的法門。

    在回答中庸之道對我們實際生活有何改變前,我們必須先來簡單瞭解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瞭解後世對孔子學說的許多誤解。其實,在春秋時期,孔子並不是一個大家,就是一個平常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他比我們凡人多一些的,就是善於思考,只是後人覺得他的一些觀點是對的,特別漢代獨尊儒術後,才慢慢被世人尊稱為聖人。但是,由於後人的學習不夠,總是對孔子的學說一知半解,導致一些研究方向越來越陷入歧途,特別是朱熹這個人,更是讓中國女子開啟陷入纏小足之阱的壞先生。現在只簡單舉幾個例子,比如人們對孔子誤解的有“父母在,不遠遊”,其實後面還有一句“遊必有方”,再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並沒有歧視女子的意思,因為後面還有一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何況據有些名家考證,“女”可能通“汝”,表示的意思並不是女人,而是“你這個先生啊”,跟“普通的人”一樣。

    孔子的“中庸”,其實是實用、正確的道路或方法但不容易找到的意思,並不是“不左不右”“左右逢源”的意思。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始終不容易找到這條實用的正確之路,因為我們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且似乎都有很對的道理。我想說的是,生活中的“中庸”之路其實也比較好找,就是做到介於左右之間即可,即不要太偏激、不要太軟弱,要掌握一個合適的度且有操作實用性即可。

    “中庸”學說真的在生活中很有用。其實,一個人只有活到我們這個中年年齡,才有可能會明白,“中庸”學說確實對生活太實用了。至少在夫妻矛盾中,我們會發現,如果當初我們結婚時真的沒瞎眼的話,那麼,其實最大的錯誤就是自己過分強調自己是正確的,而忘記了從對方角度去想,忘記了找到兩者觀點之間的那條“不左不右”的“中庸之道”。只有到了現在,我們才會慘痛地發現,其實一切爭吵真的無益,有益的只是個人素質的提升、對子女的良好教育與陪伴、對父母的陪伴與贍養、對伴侶的愛與保護、對同事及親友的友好相處與合理幫助、對金錢的合理有度角逐等等,其餘真的只是浮雲。

    記得有位外國哲人曾經說過,唯一能救世界、防止世界被毀滅的學術,只有中國的孔子學說,其實說的就是這個“中庸”學說,就是大家和各個國家不要太偏激,要和平共處,要做到資源共享共珍惜,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唯一“中庸”即正確並實用的路,除此之外,世界最終必將毀滅。當然,讓人心痛的是,凡是先遵循孔子“中庸”與“忠恕”觀點的,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肯定真的會吃虧,因此,我們在學習使用時真的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能一味地原諒別人,有時也需要血性抗爭,“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只是一定要先禮後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避免進入一場油膩的中年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