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一天46785591

    看過李鴻章的談判記錄,真真覺得“成王敗寇,弱國無外交”,敗軍之將去日本談判,情報工作失敗結果讓對方知道底牌,因為在日本遇刺安全保衛做得不好才減免了一億,封建王朝走到被欺辱被分割的時代,中國經歷了最恥辱的年代。所以,時至今日,我們要自豪現在中國的強大,我們彼此尊重,團結,奮進,有了足夠的自信心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或許你會覺得我說得過於美好與自嗨,但我想,中國到今時今日是很不容易的,正如歌詞一樣:“我們經歷了多少苦難,才得到今日的解放”現在,是富強民主文明!

    這一課,是民族覺醒的一課,是強軍強國的一課,是強大自信的一課!

  • 2 # 曹老師xixi

    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日本不僅給李鴻章狠狠的上了一課,也給整個中國上了一課。

    中日之戰,全國大部分人對戰局都是非常樂觀的,認為日本是蕞爾小國,不足為慮,但是結局是讓人大跌眼鏡,不僅是戰敗了,而且是陸海完敗慘敗。還僅剩最後一絲尊嚴的清王朝,也被日本狠狠的踩在腳下,抬不起頭。

    馬關談判,日方首先指明必要讓恭親王奕訢或者李鴻章作為談判代表,不然沒有談判的必要,親王奕訢此時已經患病,因此這個選項毫無選擇,就是要讓曾經對日本非常傲慢的李鴻章來日本。

    談判在歷史中共計進行了6輪,伊藤博文豈似凡人,談判中對李鴻章極盡羞辱之能事。

    其一:中堂見我此次節略,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話而已!

    其二:減到如此,不能再減;再戰,則款更巨矣!

    其三:中國吉林、黑龍江一帶,何以讓與俄國?臺灣亦然,此理更說得去。

    其四:不能擔當,是否不允之說?

    條條駁的李鴻章啞口無言,李鴻章只得委曲求全。句句都顯示出了伊藤博文此時的霸道,以及對李鴻章的不屑和藐視,一副猶如暴發戶一樣的態度。

    李鴻章手握國家大權,擁有當時全國裝備最精良最強大的軍隊,但是李鴻章依然犯了輕視日本的錯誤,他認為以夷制夷可以阻止日本,對於日本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就以各種理由騷擾臺灣,佔領琉球,入侵北韓,而李鴻章則過於樂觀,沒有及時將日本扼殺在搖籃之中,甲午戰爭,陸軍任用“一夜五百里”的葉志超,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依然全軍覆滅,海軍實行“避戰保船”,艦隊左右掣肘全軍覆滅,李鴻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開啟的日本侵華的第一步,也導致至今依然有臺灣、釣魚島這樣的後遺症存在。

  • 3 # 焦點小談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覆滅,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次年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賠款兩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開放通商口岸等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

    戰後談判,在談判桌上日本人擬定了很多無理需求,給李鴻章看,李鴻章強勢的說了讓他們念,日本談判官哪裡還會願意,就直接說出了他們的所想“賠償我們的軍費三億兩白銀,割地至於割讓哪塊地我們已經想好了。”句裡行間無不透漏出了強勢霸凌的一面。當日本外交官說出這些無理賠償之後,李鴻章說即是外交談判,大家也就有應該有退有進,日本外交官大意是說“公平的外交是建立在兩國之間實力相同的情況下,對於當下的清王朝公平是不可能的。” 弱國無外交,最強底牌北洋水師都已覆滅 餘下還拿生命來抗衡。

    隨後李鴻章氣起身氣憤離開,在剛出去的時候日本外交官講述瞭如果清王朝不同意,李大人依然可以在京城舒舒服服的待著,因為我們的軍隊可是在東三省那邊,還沒到京城呢,赤裸裸的威脅。回到住的地方李鴻章感慨萬分,自古以來我們哪一朝欺壓過日本,即便在我們最強盛的時期,也沒有過去欺壓它,反倒是它們背信棄義。

    當時的日本,出現了兩個派系,因為李鴻章被一個極端派系刺客襲擊,擊中左面,當場昏倒,後被隨行醫生救治隨後康復。最後日本當局擔心清王朝不依不饒,又因為各國列強之間的相互制約與矛盾,最終從三億兩降低到兩億兩白銀,遼東半島後因牽扯利益聯絡太多,最終退還給清王朝。

    《馬關條約》最終的簽訂加大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弱國無外交,公平是相對於實力相等的國與國之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視,對你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