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名未聞
-
2 # 希弦軍事
的確,從某種角度來說,飛行駕駛艙的偏置一定會造成機體對“視野”的遮擋。但,問題在於,未來的飛行器發展中,駕駛艙的“視野”還是不是第一需求?至少,我們在第四代戰鬥機身上,看到了改變,EODAS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的應用,將機體變成了“透明”,透過機體上“分佈”的“攝像頭”,四代機的飛行員從而獲得了環視視野,不會被“物理”的座艙機體所遮擋。
雖說,目前這項技術在視野的“拼接”、融合,視覺零延遲上還有待提高,但這必將是未來戰機設計上的“標配”技術。那麼,問題來了,目前為什麼沒有出現戰鬥機座艙偏置的飛機?這應該還是需求上的關係。或者說,即便未來EODAS技術非常之成熟了,但戰鬥機座艙的設計上是否需要偏置,還是得看這樣的與傳統截然不同的設計,是否能有明顯的“收益”,能不能提高氣動效能,能不能帶來戰機某方面效能上的明顯提升。
【圖注】飛機駕駛艙的“偏置”非居中,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圖中雙座型“海雌狐”的這種
如果不能,那麼就無需改變、繼續傳統,繼續延續座艙中置的設計即可。但顯然,這樣的“創新”將是目前氣動設計“方法論”、經驗積累的一次顛覆,在設計上、在製造上都將是航空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挑戰,
就筆者個人的暢想來看,未來能讓飛行員讓出機頭位置的,除了氣動設計上的積累,另一方面的推動力可能是會新概念武器的成熟和應用,比如鐳射武器、電磁炮之類。如A-10“疣豬”攻擊機機頭裝備的GAU-8轉管炮,在設計上的進一步“極端”,就是讓出了機頭位置。當然,這只是一種設想。
當然,總結說來,當座艙的視野,透過EODAS來實現,當座艙在機體位置可以靈活設定時,也將是飛機設計上的一次解放,將給設計帶來更大的自由,自然固定飛行器的設計將迎來一次顛覆。
-
3 # 味冷
車輛駕駛員為什麼都坐在一側,而不是正中間呢?因為可以保證駕駛員一側的位置是可以精確對齊,不需要估算的。而只要卡住一側標線,按照標準道路,一定可以透過。
作為一艘貨運(走私)船,千年隼肯定要在各種奇葩環境飛行,而且沒有標誌標線。此時精確卡住一側位置,估算另一側是否能透過是比較方便的。
例如電影中驚險的穿峽谷動作,如果坐在中間,就必須讓飛船對準一個虛擬的中軸線飛行,這對飛行員的估算能力是一個考驗;而坐在一邊,只要保證這邊貼著峽谷邊緣飛,賭峽谷寬度夠就行了。
如果有車的話,試試科目二倒庫就知道了。因為庫一定是夠寬的,只要自己這邊對正了,不用管另一邊。而開中置駕駛座的坦克裝甲車,就要照顧兩邊後視鏡是不是一樣寬了。
回覆列表
這個要結合科技發展程度來分析。
按照原著裡面人類的科技程度,能夠進行星際航行,行星開發甚至全銀河殖民這種程度的話,駕駛艙在飛行器什麼位置已經不重要,取而代之會有各種諸如全息投影,人工智慧輔助駕駛以及類似我們現在汽車的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幫駕駛員減速之類.....就類似我們現在的駕駛無人機,乘載或者在機身外都沒所謂。
但如果從電影的角度來看,會。而且非常阻擋駕駛員視野,什麼高階輔助駕駛的全部沒有,但我覺得這是拍電影時候的時代侷限,誰也不知道以後會怎麼,小說可以忽略這些細節,但電影你可得拍場景啊,所以只能是當時的想象力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