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霖
-
2 # 那順哥
1992年的時候我第一次撿到到了錢,我記得是在長安街上的步行街,上小學的我就那麼隨意的走著,然後就看見地上有一張100元的鈔票,我撿了起來,抬頭看四周圍,都是疾步行走的人,沒有人看我,也沒有人關注我,可能也是因為我太小了,僅僅是小學3年級,然後我就把錢轉進了自己的兜裡,因為不是“一分錢”所以也沒有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面......
我首先去了家門口的小賣部,買了1元錢的動物軟糖,應該是20個,然後還買了一個“羅格”冰棒,4元吧,儘管剛開始的時候,小賣部的阿姨一度懷疑我的錢是假的,但還是順利的實現了購買......
第二天中午放學後,我早早的在家吃完了飯,然後停在了去學校必經之路的炸串攤,買了3個脆骨,3個雞肉,2個麻雀,共計4元,邊吃邊走去學校,然後在學校門口的地毯上花10元錢買了一個恐龍蛋玩具和15元錢一個的模型飛機......
晚上放學回家,在路邊攤上買了一本“國安球迷特輯”5元,還有在小賣部喝了一瓶可樂1元......
聯絡幾天這樣的奢侈消費,100元沒有了,我剩下的就是一個恐龍蛋玩具和一個已經玩爛了的飛機模型,還有一本不太好看的“國安球迷特輯”,倒是有點後悔,應該花50元買一個更大的恐龍蛋或者是“機械戰警”模型,或者是別的什麼大玩具,但是沒有,不過想起來吃了不少的炸肉串,還是很香的,不過有點比較尷尬的就是,跟炸肉串的阿姨已經混熟了,每天都吃,現在路過的時候,阿姨會用一種殷切的眼神看我,不買點有點不好意思似的......
我理論上是當時是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不是因為我可以吃炸肉串,而是因為我可以在吃完飯的情況下的吃炸肉串,而且還能規劃,儘管規劃的能力有限,但是沒人干涉我,我也可以承受規劃後的結果,那麼我就是自由了......
-
3 # 鵬城財觀
決定你是否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取決於三個因素。
(一)是你過去積累的存量財富有多大(即本金)。
(二)是你未來錢生錢的速度有多快(即效率)。
(三)是你對物質的慾望有多大。
第一個因素和第二個因素這兩者共同構成了財務資源的供給曲線。更通俗地說,就是錢生錢的本金有多少,效率又有多高。
第三個因素更準確的說,是你對未來理想中的生活狀態的一個預期,以及這樣的生活狀態需要你每年花費多少錢,這就是你的財務資源需求曲線。
下面我們舉例說明:
如果是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年輕人,現在已透過勞動積攢了50萬元,可能他真的就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儘管在一線城市的人看來,50萬可能只夠買個廁所。但因為他可能物質慾望很小,當地物價也很便宜,他也沒有買房負擔,甚至可以自己種糧食吃,很可能每年花2、3萬就能維持日常生活了。所以50萬的存量金融資產足夠他在當地悠閒自得的生活了。
所以決定一個人是否實現財務自由的三個要素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是第三個——你的物質慾望有多大。這不是數學問題,而是心態問題,不是財富規模大小的問題,而是價值觀取向的問題。
我們許多人對理財最大的誤解,就是隻會滿腦子想著給自己的財務資源供給曲線做加法,卻從來沒想過是不是也可以給自己的財務資源需求曲線做減法。
投資理財也好,工作賺錢也罷,最終目的是希望自己能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當你手裡的財務資源一時半會沒辦法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態勢的話,那適當降低你的心理預期,一樣是可以增加你的幸福感,追求財務自由只是一個過程,追求人生的幸福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回覆列表
財富自由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值標準來計算,畢竟億萬富文和普通人對於財富自由的認知肯定是不一樣的,他們對於財富自由的標準也不可能是一樣的。
它指的是你對於自己財產,時間,生活的支配成度,簡單的來說,財富自由就是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金錢來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當你不再為了生活而出售你的時間的時候,就可以講自己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