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歌說事

    虞允文不死,南宋的北伐大計亦不可能成功。

    時至宋代,周邊的遼,西夏,金,蒙古先後崛起,所佔疆域大大超過宋。北宋就是遼金的先後打擊下滅亡。宋高宗南渡復興南宋之後,地域更加狹小,僅保有淮河以南疆域,人口更少,耕地更少,這對一向農業立國的漢族國家,形勢更為嚴峻,錢糧短缺,兵源短缺,根本不是一二位傑出軍事將領可以解決的。

    南宋初期,朝廷年收稅賦不過二三千萬貫,養一支軍隊花費五六百萬貫,當時南宋有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吳玠5支大軍,根本平時不夠花費,何況戰時費用更要加倍。而宋朝官員俸祿很高,不可能讓官員們節衣縮食。這樣,國家就陷於無錢可用的境況。也就是這個根本原因,宋高宗執意與金國議和,寧肯每年支付一百萬貫給金國,也要把軍費省下來,用到其他方面國計民生。

    當時南宋軍隊以步兵為主,騎兵稀缺,即使戰力較強的岳飛大軍,依仗的也只是所謂八千背嵬軍。宋軍面對馬上民族的騎兵衝擊,僅能防禦而缺乏攻擊力,根本不可能對金國發動有效進攻,能做到的只是防守堅持。宋孝宗之後歷朝的進攻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就是明證。

    縱觀南宋,先抗金,後抗蒙,尤其與蒙古大軍苦戰四十多年,這已經是歷史奇蹟~當時世界各國被蒙古大軍鐵蹄橫掃,有效抵抗一般為半年左右,可見南宋的戰力決不應該被看輕。

    南宋一百多年貫串到底的戰略,始終以防守為主,而非進攻並收復失地,這是當時朝廷審時度勢的結果,並非如後人所噴是投降+賣國主義+不思進取!

  • 2 # 灤陽庶民

    大家好,我是麻雀誠毅。

    宋孝宗的北伐計劃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宋高宗的妥協退讓的對金政策造成的。

    宋高宗自毀長城殺掉了抗金的岳飛就已經註定了南宋政權再也不會北伐成功了。岳飛要北伐迎回徽欽二宗而且也有機會,當時各路北伐軍軍勢浩大,河北山東又有義軍呼應,金軍原本靠的是重灌騎兵全力突進的戰術,這時中原軍隊也有了對抗的策略。金國原本實力不足以連滅遼宋兩國,只是由於這兩個國家的領導層昏聵無能導致金國得手,宋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恢復並強力北伐。只是由於大宋皇帝對武將的忌憚、想保住自己的帝位喪失了最好的北伐機會。

    宋孝宗北伐的情況是金國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經佔據並有效管理了所佔據的地區,國力強大起來了,歷來北伐中原都是需要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中原不穩定,南方政權必須趁著這個機會攻擊對手才能收到功效,而且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北伐相當於是攻擊易守難攻的各個地方,難度太大,北伐成功的只有朱元璋那一次,策略一般也需要迂迴戰術繞過那些難以攻佔的區域。

    一個虞允文不足以改變歷史的形勢,這是有兩國國力決定的。

  • 3 # 坊間五千年

    虞允文的北伐支持者一直只有宋孝宗,但打仗打的是錢糧,缺乏一系列先決條件,北伐是不可能實現的。

    當時的宋朝勢力體系基本還是高宗的人,雖然他已退居太上皇,不過宋朝的實際掌權者尚輪不到宋孝宗,因為一個“孝”字,趙眘在許多大事上都無法跳過趙構、更無法對他手下人的所作所為進行處置。

    因為如此,宋孝宗就只能將北伐希望寄予虞允文身上,曾連續“十二次”去信催促他儘快出兵。前面說了,虞允文一直湊不夠糧餉,拿什麼去打呢?

    這就好像,老闆不顧現實條件,一味在遙控著員工辦事一樣,這樣的工作肯定很累。虞允文就是在這些書信的壓力下,為籌措糧餉過度勞心勞力,最後病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景合一拍簡單外景,如何拍出好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