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背後反映了什麼?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是的。

    與當下許多流行的亞文化源自日本一樣,“佛系”一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一雜誌,是與“草食系”、“肉食系”等名詞一同被創造出來的一個亞文化概念。“個人至上,戀愛麻煩”是“佛系男子”最主要的特徵。“佛系”一詞的核心實質上就是“有和沒有都行,不爭不搶,無所謂輸贏”,雖然與佛教沒有關係,但可以說是借鑑了佛教“超脫世俗、一切隨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低慾望社會”的日本青年可以說是世界“佛系青年”的最佳代表了。

    前兩年,日本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在其撰寫的《低慾望社會》一書感嘆道:“日本年輕人「欲ない、夢ない、やる気ない」(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慾望社會”。

    所謂“低慾望社會”是指無論物價如何變化,輝煌的後工業消費時代一去不再復返,消費無法得到刺激,整個社會的經濟沒有明顯增長;少子化嚴重,人口持續減少,勞動力不足;對購房、買車幾乎不感興趣,“物質需求”的慾望降到了冰點。

    不婚、不生、不買房,是當下日本年輕人的普遍寫照。優衣庫、無印良品這類快銷、廉價、性冷淡風格品牌的崛起,正是代表了日本社會去消費主義,迴歸本質的思潮。風靡日本社會的“斷舍離”精神正是要求大家斬斷對物質生活的過剩慾望,過一種簡單清爽的生活,抓住身邊和眼前容易到手的“小確幸”。

    《低慾望社會》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曾有日本機構對1000名在東京圈工作的年輕員工進行問卷調查,關於是否想出人頭地。結果平均下來非常想的佔12%,能出世的話最好的佔28.8%,沒有執念的佔43.4%,完全沒興趣的佔15.8%,其中女性對出人頭地的慾望相較男性而言低很多。這種“不爭不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正是“佛系”心態的最好印證。

    (調查結果)

    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當今中國正在“被進入”低慾望社會,這種被動式的中國低慾望社會與日本低慾望社會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情況。日本低慾望社會的原因在於,高度發達的日本社會中一群青年從對物質的一味追求轉為對精神需求的追逐,另外一群年輕人隨著社會觀念的變化而導致自身理念發生轉變,可以說是後資本主義時代社會轉型的嘗試;而中國社會仍然處於上升期,過早的低慾望是在社會壓力下的自我逃避,如果中國像日本一樣處於經濟停滯的狀態,那麼恐怕“佛系青年”們連“佛系”的生活也無法維持了。

    參考資料:

    1.[日]大前研一著,駱香雅譯:《低慾望社會》,天下文化出版社,2016年。

    2.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自稱“佛系青年”?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4108.html

  • 2 # 趙蓮貴

    日本平成一代“佛系”到什麼程度?

    最近,日本公佈了一份國內“處女率”的調查報告:

    日本18-34歲女性中,有39%還是處女;

    18-34歲男性中,有36%還是童子身。

    報告還顯示:

    18-34歲女性中,一半人沒有男朋友;

    在35-39年齡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從未有過新經驗;

    而日本34歲以下的女性的處女率達到40%

    這根我們在影視劇裡面瞭解到的勵志熱血,有熱情開放的日本完全不一樣嘛!

    沒錢又沒房,工作又難找,因此年輕男女不止對性,對生育沒有興趣,對一切都提不起精神來。

    沒有炒房的慾望,沒有炒股的慾望,沒有結婚的慾望,沒有購物的慾望,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談戀愛嫌麻煩,上超市嫌多餘。

    日本不如低慾望社會背後正是由於經濟的萎靡不振,和年輕人未來上升空間受阻導致的。

    其實,平成一代不是“無慾無求”,而是被迫接受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即便努力工作,認真生活,也無法改善現有的生活困境。

    既然努力了都無法改變什麼,那麼為什麼不好好地宅在家當個廢材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在比特幣的泡沫破裂後那些受傷的人?我們應該如何規避這些類似的利益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