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宇澄清10
-
2 # muguahaaaa
有想過,但不敢
這麼說起來,好像是在逃避吧。萬一真的有病呢,還是很嚴重的那種,以後該怎麼辦。萬一沒病呢,又會揣測醫生是在騙自己。
很怕得到一種結果,是自己不想要的。因為兩者都不想要。
成天惶惶不安,懷疑自己精神有問題,時間長了沒病也得想出病來。這樣下去不是好的解決辦法,根本就是任其發展,往糟糕的一面傾斜。
即便被診斷出精神或心理上有問題,不能跟人說。有人會認為你年紀輕輕有什麼胡思亂想的,不就是想不開嗎,會被勸解想開點。另有人會對你同情,認為你是一個需要特殊照顧的病人,生活中處處擔待提防著。
遭遇這種情況該又如何呢?前有狼後有虎。最怕的不是什麼結果,而是眼前的各種不確定,因為不知道會發生怎樣的變故。不知道怎樣解決。
所以我就是這樣,悲觀主義者。一有心理壓抑,絕望的情感迸發出來。獨自把它壓下去,或者躲開,越積越厚又怎樣,把那些朝外進攻的刺掰進來。寧可自己承擔痛苦,也不願讓別人接觸。
畢竟大家都是向好的方面生活,自己的問題只能自己完成,別人都很忙的
-
3 # 公祖幻楓
有想看過心理醫生,在生大寶後,那個時候還不懂什麼是產後抑鬱症的說法,網上也很少對這方面的報道。只知道生過大寶後,人特別煩躁,很討厭親戚們很多人來家裡來看孩子,吵吵嚷嚷,和她們寒暄,就感覺自己很累很累,不想說話,有時煩躁的看到親戚們來了,就裝睡著了,等她們都走了才起來,反正剛生完孩子沒有修養過來,大家也能體諒。然後就是每天擔心孩子別有什麼事情,睡時間長了,都得摸摸看孩子好不好,腦子裡天天亂起八糟的會出現孩子遇到了各種危險的想法,越害怕越容易想,淚點還低,只要家人說的是自己不想聽的,就會掉眼淚。
有一次老公說我生完孩子怎麼還那麼胖,和沒生的時候區別不大,可能他沒什麼壞想法,可就觸動我那顆敏感的心了,哭的一塌糊塗,把他罵的狗血噴頭,說他嫌棄我了,嫌我胖了不好看了有外心了,反正是各種胡鬧,最激動的時候,把睡衣釦都給扯掉了,就感覺那釦子勒的我喘不過氣,要不把它全撕掉,我就會被憋死。把老公嚇死了,因為我從來沒有那麼歇斯底里過,各種給我道歉保證才算平息我的憤怒。
從這次吵架我就明顯感覺我自己有問題,我不能這個樣子,就多看看喜劇,看看韓劇裡唯美的愛情,看看漂亮的畫冊,隨著月子做完,帶著孩子天天到門口的公園,環境好的地方去看看美好的環境,曬曬太陽,沒事去姐姐家或者父母家聊聊天,她們給我做點好吃的,幫我看著孩子,我就睡一會,慢慢的那種不安的情緒就越來越好,老公也特別體貼,我想吃什麼,以前特別懶的他會火速給我買來,孩子要是拉屎尿尿,我只要喊他,他就過來幫忙,有時孩子鬧,他就抱著孩子哄,讓我休息。現在想想那時候,肯定是產後抑鬱了,還好我自己知道調節很快恢復了。
後來身邊的朋友生完孩子煩躁不安,我就會去陪她們,開導她們,和她們分享自己是如何的擺脫產後抑鬱的,然後勸勸她們的老公如何陪自己老婆戰勝這個因為心理變化和身體變化引起來的短暫情緒容易失控的過程,她們整個哺乳期很順利的開心的度過。
二寶的時候,因為了解這樣的情況,而且介紹產後抑鬱調節的文章也多了,所以沒有經歷這個煩躁的過程順利就過去了。
-
4 # 換個角度用心思考
看心理醫生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很多人對看心理醫生一事難以啟齒,原因在於他們對心理醫生與精神科醫生的醫患群體混為一談。總以為去看心理醫生就會被當作精神病人看待,所以總是遮遮掩掩。我們要正確區分心理問題與精神問題的不同,心理醫生面對的是一群精神正常,心理有困惑的人;而精神科醫生面對的是一群精神不正常,心理有疾病的人。治療方法上,心理醫生用專業的“話聊”方式幫助患者走出困境;而精神科醫生主要以藥物治療將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和不同。因此,看心理醫生是非常正常的事。
-
5 # 優裡姥姥
我是一個享受孤獨的人,我不想打擾別人,也不希望別人打擾我,好多人說我不正常,我覺得自己很好,非常享受,看什麼醫生啊。
回覆列表
覺得自己得了抑鬱症,去看心理醫生,醫生仔細問診和檢查後說:放心吧小夥子,你沒有抑鬱症,
你是真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