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自然10001

    答:供參考: ? ? ?自從阿列克謝耶維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非虛構寫作”一下子變得更加火熱。更早之前,一箇中文名叫何偉的外華人,讓我知道了非虛構寫作的魅力,他的作品《江城》《尋路中國》讓我讀得津津有味。讀著這幾本書時,我常常會想,原來文章還可以這樣寫。《人民文學》等雜誌也都開設非虛構散文的欄目。非虛構寫作,媒體人似乎有先天的便利條件。 ? ? ?從大範疇來看,在媒體這個行業內,很多人都在進行著日復一日的“非虛構寫作”,但事實上,大多數文章都面目生硬,令人不忍卒讀。只要翻開任何一份“XX日報”就能發現,那裡面的大多數文章你根本不願意花上三分鐘去閱讀它。十幾年前我在成為一名記者之後,閱讀了很多與新聞寫作相關的書籍,而《是怎樣講故事的》《光榮與夢想》以及後來本土的《永不抵達的列車》等等,無疑成為新聞寫作的人都該一讀的書。這些書向我們呈現出故事的魅力,同時也讓我們知道,講好一個故事對於新聞寫作(或非虛構寫作)來說,是多麼重要的東西。非虛構寫作不僅僅是新聞,它也可以是文學——阿列克謝耶維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給中國的新聞從業人員打了一針興奮劑,似乎說新聞寫作也可以不朽了。但事實上,只要認真讀一讀阿列克的作品,我們就可以知道,那樣的寫作技巧決非輕而易舉可以達成。好的非虛構寫作,需要非凡的文學素養及大量的採訪與寫作訓練作為基礎。非虛構寫作是一條前途光明但目標遙遠的道路。 ? ? ?創意寫作課在國外一直都有,而且相當多的媒體人和作家都接受過相當系統的訓練。但據我所知,國內這樣的情形相當少見,更多是憑著個人的天賦與領悟力在那裡寫作。新聞寫作的訓練,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浮躁與急功近利。作為一種技藝,它變得越來越粗糙,越來越丟失了規範;作為一種生存手段,它也越來越沒有市場競爭力可言。難道寫作真的沒有一點經驗可循嗎?那麼,《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這本書,似乎可以給出一點答案,它匯聚了全美最傑出的新聞記者和非虛構作者,分享他們獨到的創作經驗,這本書涵蓋的內容,從尋找好的主題、搭建故事的敘事結構、塑造作品品質,到出版一本書,都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可資借鑑的經驗。而在我看來,這本書更具價值的是,它其實是在告誡這個時代越來越浮躁的新聞人:無論處在什麼時候,無論從事什麼工種,精益求精的匠心才是最可珍貴的。手段與技術可以落後,只有匠心永不過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婦海魚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