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旭小龐
-
2 # 昆於東南
初中語文課裡的《桃花源記》一直給我們這一代人恍若隔世、世外桃源的感覺。
《桃花源記》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平、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陶淵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理想生活的憧憬。渴望人民安居樂業、怡然自得的理想生活。
後來參加工作後,有機會到雲南文山洲廣南縣出差,順便慕名去了壩美“世外桃源”風景區。這才發現,這不正是《桃花源記》中描述的理想生活現實版嗎?原來生活中真有桃花源。
百姓安居樂業、怡然自得其樂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世外桃源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所以,我感覺"世外桃源"景區就是《桃花源記》中描述的生活場景。
-
3 # 心上學事上煉
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記》是一生都是理想的,幸福的,祥和的!簡要說明如下:
1. 媽媽懷孕期間,是快樂健康的,媽媽不忙,爸爸能陪媽媽散步聊天!
2. 分娩時,醫院乾淨衛生,醫生醫術醫德高,讓母子平安健康!
3. 在我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玩具,有爸爸媽媽的陪伴!
4. 在上學校的時候,能遇到一位關心我安慰我的好老師!
5. 在工作的時候,能遇到一位心地善良的師傅,能待我像手足一樣相處!
6. 在結婚的時候,能遇到一位賢妻良母的妻子,最好像馬克思之妻燕妮一樣,在精神上一致!
-
4 # 月昔墨墨
我反覆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又細細分析了他所處的亂世,我認為陶先生的“世外桃源”是對當時現世社會的一種美好幻想,寄託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但那只是一種美好的寄託!迴歸現實,我們生活在這紛繁的物質欲與權利慾交織的現實社會中,能有幾人獨善其身?尤其是各位成年人,揹負著工作與家庭,承受著壓力與責任,心中那片世外桃源早就沒了模樣!但我們不能逃離,只能盡力去維護,去接受,去改變!如果真讓我靜心去想:那麼我的桃花源記應該就是有一個愛人,不必相愛入骨,扶持做伴即可;有一雙兒女,成績不必很好,快樂成長即可;有一份工作,不必出人頭地,維持生活即可:有………一雙年邁的父母,不必朝夕相處,他們身體康健即可!
-
5 # 七味隨筆
說到《桃花源記》,想必大家都會想到中國著名的田園派詩人陶淵明,他熱愛遠離塵世的生活,也以此寫出了許多傳世名篇。
大家 耳熟能詳的《桃花源記》裡的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出來的一個虛無縹緲的幻境家園。
陶淵明厭倦了喧囂和紛爭。厭棄了汙濁的紅塵,但他無法改變,更不願同流合汙,於是棄官歸隱,躬耕度生。
《桃花源記》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世界,在這個虛構的世外仙境裡,人們過著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桃花源裡寄託了詩人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顧城曾寫:“華人只創造了兩個理想,一個是山中的桃花源,一個是牆裡的大觀園。”
這個山中的挑花源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隱”的文化,是華人的精神家園、理想境界。
桃花源遠離喧囂的人世,隔絕紅塵,它不屬於社會,它是人們的精神避難所。是人們心中的一片聖地。
現代生活裡,現實生活中,在這鋼筋混泥土的森林中,我們心目中的桃花源在哪裡,又是什麼樣子呢?
在我認為,陶淵明的另一首詩給了我們答案和嚮往: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雖然我們無法做到“身遠”,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心遠”。
心遠地自偏,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現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間公寓,你同樣可以實現心境的寧靜,同樣可以生活在理想的桃花源。因為它本來就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心不能靜便無所安,心不能定便無所守。內心擺脫了世俗煩惱,爭名奪利,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在內心修籬種菊,成就自己精神世界的桃花源。
回覆列表
記得好像是初中課文裡學過桃花源記,老師還讓寫過作文。為了湊字數各種瞎編亂造,現在想想,沒電 沒網 沒手機,啥都沒。有啥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