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夜裡最暗的星

    "三冗"問題,從北宋立國就一直存在。這裡不說冗官,說說冗兵冗費。北宋從建立起就起義不斷,而起義從來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沒錢,而宋政府有錢啊,所以就用錢把起義軍裡的精壯年詔安過來,起義就解決了。起義的越多,宋軍人數就越多,到了宋仁宗時期北宋軍隊人數高達120萬,要知道大唐盛世全國也就五十多萬軍隊,北宋地盤沒盛唐一半大,軍隊卻是其兩倍多,這就是冗兵。

    而這120萬大頭兵,既不種地也不養豬,一天三餐不能少,兵器鎧甲國家給,導致北宋不得不把每年財政收入的八成以上投入到軍事裡面,這就是冗費的

  • 2 # 大宋趣史

    用“起義”一詞,不如用“民變”。據統計宋朝319年共有民變434次。其中最大規模的有三次,分別是宋太宗時期四川李順、王曉波民變,從淳化四年(993)開始到至道二年(996年)結束歷時3年。宋徽宗時期浙江的方臘民變,從宣和二年(1120年)開始到宣和四年(1022年)結束,歷時2年多。最長時間的是鐘相、楊么民變,從建炎四年(1130年)到紹興元年(1136年),共計6年時間。這幾次民變也都只在當地有影響,沒有波及到其他地方。其他民變都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

    宋朝民變為何難以成功呢?

    宋朝實行募兵制,吸納了大量精壯男丁

    宋太祖曾經說:“我制定的募兵制,子孫後代都能享受到好處。如果遇到災荒年,只會有普通百姓叛亂,而士兵不會造反。如果是太平年間,士兵發動叛亂,百姓卻不會支援他們。”

    宋朝的募兵制度是把一些強悍好鬥的百姓,招募進入禁軍。矮小一點的招募進入廂軍。國家給予士兵俸祿。一些危險的罪犯也編入到了軍隊,受軍隊管制。,宋仁宗時期禁軍士兵領的工資是 130余文一天,同一時期打工者工資是100文一天,待遇相當優厚。

    每三年皇帝還會賞賜士兵,每到過年過節也有賞賜,駐守邊疆計程車兵還發給銀鞋。從四川、兩廣邊遠地區駐守回來計程車兵,皇帝還發給衣服錢。

    每到饑荒年間,軍隊就會招募饑民。饑民吃喝問題得到滿足,不僅消滅了潛在的造反力量,這些人還能幫助宋朝統治者維護治安。

    強壯有膽子的百姓都招募到了軍隊,剩下的是一群沒有什麼戰鬥力的百姓,即使發動叛亂也很容易撲滅。這是民變難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宋朝城市、商業發達,百姓就業渠道更多

    宋朝打破了裡坊制度,又取消了宵禁,允許店鋪通宵營業。這些舉措促進了城市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根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北宋有1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達到40多個,北宋首都開封人口達到了100萬人以上。

    城市的發展帶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農忙時候幹農活,農閒了就去城市經商或者打工賺錢。《宋會要輯稿》記載嶽州知縣範寅敷說當地的農民,一半都在外地。可見宋朝的人口流動更頻繁,農民有了更多的賺錢養家機會。

    南北朝時期梁朝的羅研曾經說過:農民只要有五隻母雞,一個豬,家裡有百文錢,能吃上白麵飯,即使有張儀、蘇秦的口才,韓信、白起拿寶劍逼著百姓造反,他們也不會答應。宋朝百姓生活尚能溫飽情況下,自然沒有人願意跟著造反。

    科舉制度保證了人才流動

    隋朝唐朝雖然實行了科舉制,但當官還是很看中門第,官僚集團還掌握在門閥世家手中。到了宋朝宋太宗開始擴大科舉錄取名額,科舉又採取了公正的制度設計。只要你努力苦讀考中進士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比如范仲淹、歐陽修都是貧寒子弟,透過科舉看中進士做了官,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宋朝的人才透過科舉有了上升空間。狄青不過是一個小兵,也能靠軍功一步步做到了樞密使的高位。

    劉邦、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得到了士大夫的支援。宋朝對士大夫階層待遇很優厚,宋朝的官員工資待遇很不錯。士大夫自認為是宋朝的一份子,也是宋朝的統治者。宋朝的民變沒能得到士大夫階層的支援,也是失敗原因之一。宋朝的民變領袖沒有出現張良、劉伯溫這樣的人才,幫助謀劃策,失敗是必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朝哪位皇帝在位時王昭君遠嫁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