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78183812350

    使用麵包機的發酵功能,冬季可以發酵兩遍。做法用料:麵包粉280克、白糖25克、雞蛋1個、鹽2克、乾酵母3克、鮮牛奶160克、黃油25克。1、麵包機中加入牛奶、雞蛋。2、中間挖一個小坑,放入乾酵母。3、加入麵包粉、對角分別放入白糖和鹽,開啟和麵功能,20分鐘。4、黃油軟化,加入麵包桶中,繼續和麵20分鐘。5、開啟發酵功能,預設一個小時,因為天氣較冷,開啟兩次發酵功能。6、開啟烘烤功能,麵包就烤好了。

  • 2 # 熊貓小姐o0

    感謝你的提問!

    為什麼天氣冷做出來的麵包效果就不好?因為溫度過低,酵母喜歡的溫度是28~30℃。發酵不良的麵包就不會鬆軟,口感變差。

    麵包製作過程的複雜性,其實還是有挺多問題的,熊貓小姐這裡就簡單的說出幾點比較經常出現的問題。

    問題1:為什麼麵包發酵不好?

    1、使用酵母過期或用量不足;

    2、攪拌過度或搓揉甩打不足;

    3、糖的份量太汰高,導致滲透壓過高而抑制酵母的活動力。一般麵包中糖的使用量不要超過麵粉量的18%;

    4、鹽的量太多,抑制了酵母的的活動力;

    5、溫度過低,酵母喜歡的溫度是28~30℃;

    6、麵糰水分太多,太過溼黏。

    問題2:為什麼麵包進烤箱烤後會塌陷?

    1、 攪拌不足或是攪拌過度使得麵筋斷裂無法撐起來;

    2、 麵包發酵中溫度過低導致發酵不良;

    3、 發酵時間過長使得酵母后繼無力。

    問題3:麵包組織太乾的原因?

    1、水量及油脂新增不足;

    2、發酵時間過長,保溼不夠;

    3、攪拌不足,麵糰發酵不夠;

    4、整形時手粉用的太多。

    問題4:為什麼麵包烤出來,表面會太厚太乾硬?

    1、爐溫太低,時間烤太長;

    2、油脂或糖的量太少;

    3、麵糰發酵過度;

    4、最後發酵沒有完成,麵糰發的不夠,麵糰保溼不夠。

    問題5:為什麼麵包要經過這麼長時間發酵?

    發酵是讓麵糰中的酵母菌有足夠的時間作用,為什麼麵包會有彈性又有孔洞,就是因為麵粉中的蛋白質結合成麵筋,所以會出現薄膜,再經由酵母菌作用釋放出二氧化碳充滿整個麵糰,這樣麵包就會有蓬鬆的孔洞。

    而酵母菌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作用,所以麵包的發酵至少需要有1個小時的時間。

    問題6:攪打麵糰的最佳溫度?

    攪打麵糰最適合的溫度是28℃左右。因為麵糰攪拌過程溫度會升高,天氣很熱的話(30℃以上),可以將配方中的液體改為冰水或冰塊,可以調節麵糰的溫度。冬天的話就需要將液體回溫甚至要微微加溫才比

    較好。

    問題7:麵糰搓揉攪打太久是否不好?

    如果麵糰打到超過,會造成麵筋斷裂,反而是反效果。所以在甩打的時候接近薄膜時就要很注意麵糰的狀況,不時捏一塊麵團測試一下薄膜的程度。打到差不多有透光的感覺就好了,也不用刻意一定要有非常薄的膜。通常做久了,打的時間就會抓的比較準,我都會用定時器計時,時間到就測試一下。寧願沒有到達非常薄膜的程度,也不要超過造成麵筋斷裂。

  • 3 # 圓圓爸爸

    首先們先說一下面包的製作過程:

    1.高筋麵粉和其它配料進行混合注意酵母和鹽要分開放。

    2.開始和麵沒有機器的就用手進行和麵,把面和到擴充套件狀態起膜為止沒有鋸齒狀。

    3.把和好的麵糰進行分割,分別擀成條狀然後捲起,放入烤盤進行發酵。

    4.進入烤箱調到合適溫度出爐。

    總結:以上就是做麵包的簡單步驟及過程。而天氣太冷,做出來的麵包效果不是特別好的原因是酵母沒有達到它的活躍溫度。就跟運動員一樣,賽前要進行熱身,不熱身的話,上了場發揮不出它的真正能力。也就是說天氣冷的情況下,你要加大比原有溫度,高一些的情況下進行發酵,如果有發酵機器,那是最好的,同時在天氣比較冷的情況下,可以用適當的溫水代替涼水來進行和麵,也有助於酵母的活性,但溫度不能太高超過60度否則會燙死酵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40周+2,臍帶繞頸兩圈,胎盤已經成熟,胎兒還沒有完全入盆,可以打催生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