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女子月半
-
2 # 小於菜譜
為什麼日本菜的口味比較清淡,是因為他們崇尚的自然哲學讓他們更加喜歡食材本身的味道,還是因為其他地理、物產等原因。
世界現在有60億以上的人口,分散在190多個國家或地區,其中最長壽且老年時身體品質最好的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居——日本,日本全國國民的平均年齡是40歲左右,是全世界國民平均年齡最高的國家,除此之外,一般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78~80歲,日本的醫療品質尚佳,除了疾病外,影響日本人身體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飲食。
到日本旅遊或唸書過的朋友都知道傳統的日本飲食有個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特色,就是“量少質精”。一般而言,華人到日本旅遊時,除了不習慣食物內容,如納豆、各式各樣的味噌等,另外最不能適應的就是“吃不飽”。可是“特定的食物、吃得清淡、吃得少”其實與日本人的長壽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習慣“呷粗飽”的華人而言,似乎從未了解飢餓的好
處。
-
3 # 洪斌Blue
第一次去日本遊玩,那幾天吃掉了我全年度的冰。
畢竟只逗留幾天,吃的東西也以速食為主。既沒有認真比較各類知名料理,也沒有深度體驗日式家常菜,不敢對當地飲食妄加評斷。
也不該評斷。
作為短期遊客,吃完喝完霍禍完,客客氣氣感恩戴德安靜離開才是本分。但轉念一想,坦誠相見總是沒錯的,說真話資訊共享也是生產力。
那我也就不當講也講了——媽呀鹹死我了,冰死我了。
其實還有一句甜死我了,但和果子洋果子再甜,不吃總可以。三餐的咸和冰繞不開。
面尤其鹹,無法理解的鹹。已經做好思想準備會鹹,吃到嘴裡還要再鹹上兩成。每一碗拉麵湯都堪比一碗老滷。
有次點冷麵,店家體貼的隨面配上一碗米飯。將信將疑吃起來,發現一口面一口飯,還挺適口。最後米飯沒夠,面剩了。
米飯顯得尤其重要。
薯條不預設送番茄醬,想去要。吃一根以後改主意了,覺得也該上碗米飯。
還有無處不在的冰。
不管吃涼的熱的,飲料一定是冰的。進門還沒等吃,先一杯冰水把胃鎮上。
餐廳裡的免費供水口,盡職盡責淌出冰水,不留死角喂您吃冰。
吃鹹了想喝口水緩緩,一口冰水在嘴裡打轉,遲遲沒法狠心嚥下。
料想著吃飽飯渾身暖洋洋,怎料頓頓吃完捧著冰肚出門,沒等捂熱又該餓了。
更有佔據速食半邊天的油炸食品,炸蝦,炸肉,炸蔬菜,單是看看已經隱隱覺得要便秘了。
魚和肉很多,用料毫不吝嗇。
蔬菜水果吃過癮,是我寄給家鄉的第一份想念。
幾天吃下來,對日本飲食清淡宜養生的印象有改觀,同時對中西醫基本理論常識產生質疑——嗜寒涼傷元氣如果是真的,高油高鹽高糖致三高如果是真的,那日本世界第一長壽國難道是假的?
-
4 # 興海亭
日本食品清淡是一個方面,而且有的食品真的算不上清淡,比如“生巧”,抹茶,很甜很甜。“天婦羅”,什麼都是面拖油炸,再如鹹魚,是比較鹹的。所以我覺得還是衛生。可以看得見的,真的是青山綠水,哪裡的水都是清澈的。第二,過期食品一定遺棄倒掉。華人不少能吃剩飯剩菜。
回覆列表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並且是高收入國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國家約4%。即便是以浪漫優雅、精緻苛刻著稱的法國,肥胖率也有11%,美華人是世界上最愛運動的人,肥胖率則高達32%。“日本街頭幾乎看不到胖子!”
有趣的是,日本人卻並不愛運動,普遍沒有健身習慣。下了班就去喝酒,喝到很晚回家就睡覺,第二天在地鐵裡個個都是沒有睡醒的臉。就說上海吧,有很多建身房,人們花著高價去健身,一旦不堅持健身,馬上又會胖起來,可日本人不健身,就是不胖,小區附近的馬路上也有很多人在跑步。
覺得壽命長最關鍵的一點是:少吃。日本人吃什麼都是一點點。一個便當或一個套餐成年男人最多也就是7分飽。其次是地理位置好,海產品多。7分飽的好處是,吃的人健康,商家也可以多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