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朝開始,中國有了最早的翻譯人員。他們通曉四方語言,負責出使周邊諸侯國,處理周邊民族事務。
夏商周三朝,中原地區各民族相互交融,至戰國時期,統一的華夏族形成。隨著領地範圍不斷擴大,華夏族與周邊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程序加速,因此,需要更精準地識別這些民族。華夏族便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種族屬性加以區分,不久便有了“中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稱呼,“華夷五方”格局由此而來。
“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過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在此階段,中原地區經常會出現諸侯國或部落相互征伐繼而走向融合的現象。與此同時,奴隸制中央王權的影響力也在進一步增強,尤其在西周前期,分封制與井田制的大力推行,極大地拓展與鞏固了周王朝疆域。中原地區以尊崇黃帝為祖先、文化習俗相近、政治相對統一的“華夏族”開始形成。而在“華夏族 ”四周,則繼續分佈著諸多的少數民族,由於他們部落眾多、經常遷徙且無統一國家,無法確定其族名與數量,只是有戎、夷、狄、蠻等泛稱。一開始,這些稱呼並不是特指,也不帶有民族歧視的色彩。此時華夏族也還未完全形成,且內部比較鬆散,經常受到這些少數民族的掠奪。這些周邊的少數民族大多勇猛彪悍,以至於在公元前771年,其中的犬戎攻破西周國都鎬京,西周滅亡。
西漢戴聖輯錄、編纂而成的《禮記·王制》對這些少數民族進行了系統而又完整的闡述:住在東方的民族叫夷,他們頭髮披散,身刺花紋,其中有的人不吃熟食;住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叫蠻,他們額頭上刻著花紋,走路時兩腳的腳趾相向,其中也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西方的少數民族叫戎,他們披頭散髮,用獸皮製作衣服,只吃禽獸的肉,不吃五穀雜糧;住在北方的少數民族叫狄,以禽獸的羽毛為衣,住在洞穴裡,也是隻吃禽獸的肉,不吃五穀雜糧。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局勢的變化,華夏族各部強盛起來,開始聯合起來抵禦外族,少數民族不再能隨意遷徙,活動的大致範圍也開始固定。從此,這些少數民族的命運發生了轉變:一部分選擇繼續留在中原地區並最終融入到了華夏族之中;另外一部分則遷往他處,與華夏族形成了“華夷五方”的格局。
在“華夷五方”格局形成的過程中,民族交融已成為大勢所趨。
一是由自然同化造成。據《禮記·王制》記載,從周朝開始,五方的人民雖然言語不通、風俗習慣和嗜好都不同,但當他們要表達各自的意思、溝通各自的想法時,會找一種懂得雙方語言的人幫忙。這種人,便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翻譯人員,這種人員在東方叫“寄”,在南方叫“象”,在西方叫“狄鞮”,在北方叫“譯”。此類人才的出現,為各民族增進語言交流,促進民族融合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是由強制同化造成。春秋早期,戎狄勢力很盛,中原華夏諸小國受其威脅較嚴重,即使晉、齊等大國也經常會遭到戎狄的侵襲。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展,特別是透過稱霸而相互聯合,增強了對戎狄的防禦能力,不少戎狄部落逐漸被華夏各國所征服。其中,赤狄、白狄大部分為晉所滅,齊滅萊夷,秦滅西戎,楚國吞併數量甚多的蠻人或濮人的小國。由於各民族長期和華夏族聚居在一起,不斷相互影響,文化禮俗等方面的差別日趨減少。四方少數民族面臨兩種選擇,融入到華夏族群體或遷徙到中原以外的地區。到春秋末年,原來散居於中原各地的戎、狄、蠻、夷等民族差不多都已和華夏族融合在一起了。
“華夷五方”格局對中國的民族交融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對於民族內部而言,“華夷五方”格局最終形成之時,也是中原地區民族融合最鼎盛的時期。中原地區的各族人民不再分彼此,“華夏族”最終於戰國時期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融合的趨勢逐漸擴散到了中原以外的地區。
另一方面,對於民族之間的關係而言,在“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過程中,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持續不斷,在一定條件下,民族身份也能實現轉變。如公元前740年,不被周王室及華夏族認可的楚國君主自立為王。隨後,楚國作為蠻夷之邦,在加強與中原諸侯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同時,也加緊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掠奪與兼併,楚族與中原諸侯國的華夏族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經濟、文化方面的共同性逐漸增多。至春秋末,楚族也正式成為了華夏族的一支。
從周朝開始,中國有了最早的翻譯人員。他們通曉四方語言,負責出使周邊諸侯國,處理周邊民族事務。
夏商周三朝,中原地區各民族相互交融,至戰國時期,統一的華夏族形成。隨著領地範圍不斷擴大,華夏族與周邊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程序加速,因此,需要更精準地識別這些民族。華夏族便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種族屬性加以區分,不久便有了“中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稱呼,“華夷五方”格局由此而來。
“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過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在此階段,中原地區經常會出現諸侯國或部落相互征伐繼而走向融合的現象。與此同時,奴隸制中央王權的影響力也在進一步增強,尤其在西周前期,分封制與井田制的大力推行,極大地拓展與鞏固了周王朝疆域。中原地區以尊崇黃帝為祖先、文化習俗相近、政治相對統一的“華夏族”開始形成。而在“華夏族 ”四周,則繼續分佈著諸多的少數民族,由於他們部落眾多、經常遷徙且無統一國家,無法確定其族名與數量,只是有戎、夷、狄、蠻等泛稱。一開始,這些稱呼並不是特指,也不帶有民族歧視的色彩。此時華夏族也還未完全形成,且內部比較鬆散,經常受到這些少數民族的掠奪。這些周邊的少數民族大多勇猛彪悍,以至於在公元前771年,其中的犬戎攻破西周國都鎬京,西周滅亡。
西漢戴聖輯錄、編纂而成的《禮記·王制》對這些少數民族進行了系統而又完整的闡述:住在東方的民族叫夷,他們頭髮披散,身刺花紋,其中有的人不吃熟食;住在南方的少數民族叫蠻,他們額頭上刻著花紋,走路時兩腳的腳趾相向,其中也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西方的少數民族叫戎,他們披頭散髮,用獸皮製作衣服,只吃禽獸的肉,不吃五穀雜糧;住在北方的少數民族叫狄,以禽獸的羽毛為衣,住在洞穴裡,也是隻吃禽獸的肉,不吃五穀雜糧。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局勢的變化,華夏族各部強盛起來,開始聯合起來抵禦外族,少數民族不再能隨意遷徙,活動的大致範圍也開始固定。從此,這些少數民族的命運發生了轉變:一部分選擇繼續留在中原地區並最終融入到了華夏族之中;另外一部分則遷往他處,與華夏族形成了“華夷五方”的格局。
在“華夷五方”格局形成的過程中,民族交融已成為大勢所趨。
一是由自然同化造成。據《禮記·王制》記載,從周朝開始,五方的人民雖然言語不通、風俗習慣和嗜好都不同,但當他們要表達各自的意思、溝通各自的想法時,會找一種懂得雙方語言的人幫忙。這種人,便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翻譯人員,這種人員在東方叫“寄”,在南方叫“象”,在西方叫“狄鞮”,在北方叫“譯”。此類人才的出現,為各民族增進語言交流,促進民族融合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是由強制同化造成。春秋早期,戎狄勢力很盛,中原華夏諸小國受其威脅較嚴重,即使晉、齊等大國也經常會遭到戎狄的侵襲。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展,特別是透過稱霸而相互聯合,增強了對戎狄的防禦能力,不少戎狄部落逐漸被華夏各國所征服。其中,赤狄、白狄大部分為晉所滅,齊滅萊夷,秦滅西戎,楚國吞併數量甚多的蠻人或濮人的小國。由於各民族長期和華夏族聚居在一起,不斷相互影響,文化禮俗等方面的差別日趨減少。四方少數民族面臨兩種選擇,融入到華夏族群體或遷徙到中原以外的地區。到春秋末年,原來散居於中原各地的戎、狄、蠻、夷等民族差不多都已和華夏族融合在一起了。
“華夷五方”格局對中國的民族交融產生了深遠影響。一方面,對於民族內部而言,“華夷五方”格局最終形成之時,也是中原地區民族融合最鼎盛的時期。中原地區的各族人民不再分彼此,“華夏族”最終於戰國時期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融合的趨勢逐漸擴散到了中原以外的地區。
另一方面,對於民族之間的關係而言,在“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過程中,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持續不斷,在一定條件下,民族身份也能實現轉變。如公元前740年,不被周王室及華夏族認可的楚國君主自立為王。隨後,楚國作為蠻夷之邦,在加強與中原諸侯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同時,也加緊了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掠奪與兼併,楚族與中原諸侯國的華夏族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經濟、文化方面的共同性逐漸增多。至春秋末,楚族也正式成為了華夏族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