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混子哥說歷史

    “粉圈文化”是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一種活躍在追星族之間的獨特文化,它的獨特性卻也常常引起各種誤會甚至是網路暴力。這幾天,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著名主持人汪涵也由於“粉圈文化”不小心陷入網路暴力。事情起因是,有網友在微博中發出一段文字表示,在最近一期《天天向上》的錄製中場休息期間,粉絲大喊的“王一博媽媽愛你”引起汪涵的生氣甚至說粉絲不知廉恥。

    然而,就在這一切遭到微博中各大“媽媽粉”的不分青紅皂白地討伐時,一段10秒鐘錄音的曝光瞬間還原了事情的真相,同時也還給了汪涵一個清白。在錄音中,汪涵只是用開玩笑的語氣說了一句“你們不害臊麼”,卻被“有心之人”加以嚴重化,肆意傳播。

    “飯圈文化”誕生,卻該如何玩耍?

    當然,這件事情雖然確實是一個鬧劇,可是,它卻不禁讓我們陷入思考,“粉圈文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飯圈文化”也就是“粉絲文化”,從網路開始普及以來,人們上網越來越方便,認識各大明星的途徑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此,找到同類的路子也越來越廣。這些飯上同一個愛豆的同類們很快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飯圈誕生了。每一個圈子、團體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文化,以便管理也便於交流,就這樣,“飯圈文化”誕生了,且直至今日,這項文化也一直在擴大中。

    在這個娛樂縱橫生長的時代,似乎不懂那麼一點兒“飯圈用語”是真的沒法兒“安全”地衝浪,因為稍有不慎,你就將成為萬千網友的攻擊物件。就好比飯圈一直比較火的縮寫,看看下面這些縮寫你都懂麼?像“zqsg、pldd、nbcs、sddd、”這一類的詞語都是飯圈常用縮寫,不得不說,不是資深圈內人還真的是不太懂。更迷惑的是,即便是愛豆們自身都不是很瞭解這類用語,所以,當粉絲們興致勃勃地用著這些縮寫談天論地的時候,愛豆們可能只是一臉冷漠表示完全聽不懂。

    流量和實力,粉絲與愛豆

    那麼這樣強大的“粉圈文化”真的有用麼?我們知道,在現在的娛樂圈,似乎流量帶給藝人們的各種便利來的比實力更快,那些有流量的藝人被稱作各種擔當,而那些底子好實力強卻流量不夠的明星卻被一通“糊”。流量小生小鮮肉們層出不迭,許多粉絲們都“賣力地”為他們打投,只為了自己的愛豆能夠有更多地關注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明星們動態底下留言“崽崽長大了”、“留下了老母親欣慰的淚水”等言語,也不再會有人去質疑這樣表達到底對不對。當然,追星一族們愛之深可以理解,但就這樣使用這些詞彙真的合適麼?

    我們知道,粉絲是一個偶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有的粉絲總是借愛之名,過問偶像的所有事情,上到參加哪個綜藝下到搭配什麼服裝。而後還一臉真誠“我這是為他好”,“為他好”這真的是世界上最不負責任的藉口。雖然每一個人都有愛別人的權利,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一個個體,愛也需要距離,況且,在明星與粉絲之間,本身就有著一條巨大的鴻溝。

    曾經有一個民謠歌手對自己的關注者說,“希望你們都是我的歌迷,而不是粉絲”。一句話道清關注者所應該關注的點是什麼,沒錯,在當今的飯圈裡面,相信很多的人都是粉絲的身份,而不是純粹關注作品的存在,倘若關注點全在於作品,或許都不會有飯圈的出現,而應該是像以往那樣的“沙龍”了吧。

    “飯圈文化”本身並不可怕,可是對於其任意解讀或者過分認真卻非常可怕。追星女孩們為了自己的愛豆更好地發展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飯圈之中失去自我也是常見的現象。不過,萬事皆有度,適度發展才能更好地建立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聯絡。

  • 2 # 首席吃飯官

    “粉圈文化”無非就是粉絲圈子越來越大,一個好的偶像能影響著自己的粉絲變得越來越好,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不會每個人都會越來越好,一個網路化時代,所有的資訊都傳達的那麼快,一些三觀還未完全建立還初中生,甚至小學生透過網路社會,被一些所謂的營銷號稍微引導一下,做一些不太理智的事,便會讓很多路人對所謂的飯圈更加反感,覺得都是一群腦殘。其實喜歡偶像這很正常,,重要的是跟著你愛的那個人做一些正確的事,不要因為別人的三兩句煽風點火,給自己的偶像丟人,引得路人的反感就很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氣能熱泵好不好?是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