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秋採楓

    真的是仁義之君,從以下他的表現足以說明一切。

    一、張飛因醉酒鞭撻下屬致使下屬做內應把徐州獻給呂布。劉備初期寄人籬下,勢力弱小,到處依附各方軍閥。剛剛被陶謙託付徐州,擁有了一州之地,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張飛卻因酗酒陋習斷送了劉備的大好前程,劉備被迫投降並依附呂布。雖然張飛做了這麼大的錯事,史料上並沒有記載劉備是怎麼懲罰張飛的,事後張飛依然受到劉備重用。這樣的心胸和氣度實在非常人可比。

    二、關羽投降曹操而劉備不怪。三國演義裡說關羽是為了保全劉備的妻子被迫投降曹操的,而三國志並沒記載劉備的妻子和關羽在一起,也就是關羽投降曹操是他自己的意願,也許是劉備知道勢孤事先交代了關羽必要的時候可以投降。最終關羽知道劉備還活著後就掛印封金去投劉備了,劉備依然待其如兄弟。

    三、徐庶因老母被挾被迫投降曹操而劉備不怪。徐庶是劉備得到諸葛亮前最得力的謀士,曹操以徐庶老母要挾徐庶投降,徐庶向劉備說明情由,劉備沒有怪罪徐庶還親自送他出城。

    四、黃權投降曹丕劉備沒有怪罪。夷陵之戰後,劉備狼狽逃回白帝城,而在江北抵禦曹魏的黃權勢單力孤,撤退之路已絕,因不願投降孫吳,黃權率軍投降了曹魏。在那之後有人上書劉備請求殺黃權的家屬,劉備卻說是自己辜負了黃權,還優待黃權家屬。

    五、劉備將死之時將軍政大權委託給諸葛亮,甚至交代“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不要說劉備是虛情假意,諸葛亮確實之後權傾朝野了,再加上劉備的這句囑託,也就是法理上諸葛亮可以繼承帝位,這是多大的胸襟能說出的話呀。

    從這五點就能看出,劉備是當之無愧的仁義之君。

  • 2 # Ad哥哥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一時間弱肉強食,諸侯竟相吞併,局勢也從最開始的群雄逐鹿演變成三足鼎立。

    曹操有雄才大略,所以一統北方。孫權深諳政治,因而坐斷江東。

    而劉備不光有漢室後裔的身份,素來更以仁義之名譽滿天下,使得手下文武俱能效死命,方能得荊川之地,稱王稱帝。

    劉備仁義的表現

    在歷史上能表現劉備仁義的事情很多:

    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從史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兩點:

    1 劉備在當世確有仁義之名,以致刺客都不忍殺害他。

    2 劉備的仁義之行也是比比皆是,如不忍奪荊州,或危難時不肯棄百姓等等。

    這兩點都是毋庸置疑的。劉備的確有仁義之名,深得民心,同樣也做了很多仁義之事。

    可儘管如此,為何在千百年後,人們對劉備到底是不是仁義之君的說法還是爭議不斷呢?

    我們來看下文。

    偽君子還是真君子

    常言道大偽似真,大奸似忠,這句話也被很多人套用在劉備身上。

    因為劉備所處的世道,是一個爾虞我詐,相互算計的亂世。而仁義之名,仁義之君,便宛如一股清流,鶴立於雞群之中。

    爭議也正出於此處。很多少人認為劉備的仁義只是他偽裝出來的,故意塑造的人設,以此來作為他在亂世中收買人心的政治手段。

    因而在這些人眼裡,劉備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仁義之君,而是一個城府極深的偽君子。

    筆者以為,一個人可以裝,也即便算劉備是裝。

    可裝一天仁義容易,裝一個月仁義容易,乃至裝一年仁義也容易。但誰能如劉備這般,始終奉行仁義為本,幾十年如一日而不變。他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君。

    因為誰能裝一輩子?一輩子如此,也算不得裝了。

    Ad說

    在我看來,劉備真的是一個仁義之君。仁義的理念早已被他融入骨髓之中,用一生去落實。這是沒法裝出來的。

    歷史是多面性的,千人千面,千種看法。對於劉備仁義與否,你們怎麼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推薦類似於《拼骨》《守法公民》等高智商犯罪或者高智商推理懸疑的電影或者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