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在路上旅行者
-
2 # 惠東山途戶外旅行
不管去哪旅行,在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風景,只是體會不一樣的人情世故而已,至於對一個地方來說好不好玩,視你心態而已!只要心態好的,看什麼都是美好的!
旅行,就是用雙腳走出去,用雙眼包攬世間美景,閱盡人生百態。
所以,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
3 # 新加坡眼
雙林寺是新加坡第十九個國家古蹟,是新加坡現存最古老、唯一被列為國家古蹟的佛教寺院,是新加坡歷史文化瑰寶。
雙林寺,全稱新加坡蓮山雙林禪寺。1898年,華裔企業家劉金榜挽留賢慧禪師並獻地50英畝, 建立雙林寺,歷時十一年才竣工。中峇魯的金榜路就是以他命名。
劉金榜
建築上用的木材, 石柱、 磚和瓦, 由大帆船一船一船地從中國運到南洋來。 木刻、 石刻師傅, 瓦匠、 泥匠都由中國福建請來, 是一次中華建築技藝的外播。
(雙林寺,1925年)
1958年,為紀念建寺60年,高參和尚於農歷四月浴佛節舉辦三壇大戒盛會,任傳戒阿闍梨,這是新加坡有史以來首次佛教界的傳戒大典。
1958年農曆四月浴佛節舉辦的三壇大戒盛會
1971年旅遊促進局著手進行「蘇杭花園」計劃,擬將雙林寺闢為旅遊勝地,1974年旅遊促進局舉辦「雙林花園」落成開幕典禮。
1970s 的雙林花園
1980年,新加坡古蹟儲存局宣佈雙林寺為第十九個國家古蹟,是唯一被列為國家古蹟的佛教寺院。
1991年5月雙林獲社團註冊局批准為「社團組織」並以【蓮山雙林寺】(Lian Shan Shuang Lin Monastery)為官方註冊名稱。同時成立雙林寺管理委員會,由住持談禪和尚擔任首屆主席。
2016年11月,雙林寺法堂藏經樓重建圓成,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出席開幕儀式。
曾是抗日根據地
1942年,雙林寺是新加坡抗日大本營所在地,為三千南僑機工隊員訓練提供場地。二戰期間,雙林寺與英軍兵營成為日軍轟炸的目標。
1905年的雙林寺
多次維修復原
作為一家百年寺廟,雙林寺經歷過幾次修補。
雙林寺於1918年3月進行第一次整修事宜,募工修葺。整修工程逾一年半告竣,大體維持初建原貌。
1950年,走過半個世紀的雙林寺,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寺院陳舊,高參和尚發起募捐重建,歷時一年多完成。
當時的天王殿
1987年寺院多處木構建築都受到白蟻的嚴重蛀蝕,殿堂架構也接近腐朽邊緣,岌岌可危。
1989年結構工程師的報告顯示,寺院建築有危樓傾向。
早期附建的左右殿堂
1991年5月,宏勳法師為雙林寺佛教藝術顧問並採納了多位中國古建築專家的意見,同年11月,展開復原統籌工作。
建築歷史意義
中國境外規模最大、格局最完整的佛教禪宗叢林建築群,具有叢林建築風格的百年古剎,為獅城的建築文化留下了一顆璀璨明珠,是具歷史及藝術價值的重點文物。
雙林寺叢林佈局完整,具有濃厚的閩南式傳統建築風格,大雄寶殿和天王殿之閩粵建築藝術精妙,在中國以外罕見,是中華佛教建築精粹。
-
4 # 日本出國打工
雙林寺也就是在今日的大巴窯(Toa Payoh)區一帶,百年前繫著一段奇特因緣,於是蓮山雙林寺在這裡建立了。寺院佇立在一片清幽福地上,地帶後方隆起,逐漸向前方略微傾斜,前端是低窪的灘地,兩側是青綠的樹叢,遠遠望去,那隆起的丘坡就像一朵清新脫俗的蓮花,浮在翠綠的荷葉上,“蓮山”即因此得名。而“雙林”一詞,據經典記載,佛陀在拘尼那城,外的娑羅樹下涅盤時邊的同根雙樹各一枯一榮,遂有大乘涅盤“常樂我”之比喻,藉此警句,提示大家謹記佛陀的教誨。如果喜歡佛文化時間又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去瀏覽一下,畢竟出國就是要多走走多看看才不枉來一趟哦~
回覆列表
佛教寺廟於 1908 年最終完工,表達了對佛陀出生和涅槃的紀念之情,寺廟大門精雕細琢、渡橋穿戶後進入庭院之內,信步期間,無數雕工細緻的佛像讓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