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鬱郎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商朝也不例外。漢,即華夏。商朝是華夏的一個朝代。

    華夏民族的服飾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但又有規可循。華夏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上衣下裳、寬袍大袖、中正端莊。商朝是華夏文化的初期階段,其服飾當然也是漢服的初期階段。商朝服飾沒有實物考證,但可以從文物上的圖畫、鐫刻來參考。

    漢服從黃帝垂衣而治到清朝初期,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一直是古華夏族,即今漢族的傳統服飾。漢服的消失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那就是滿清文化迫害。如果沒有清朝的文化閹割,你我今天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是穿著漢服的。

    為什麼是一定呢?為什麼是在日常生活中呢?

    因為華夏文明的文化自信!

    雖然漢服在剃髮易服中消失了三百多年,但相較於漢服發展的數千年,只是短短一瞬。我們應該正確對待歷史,正確對待傳統,正確對待漢服。勇於面對歷史而忘記仇恨,勇於面對未來而復興漢服!

    我現在每天生活工作基本上都是穿漢服的。這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和精神象徵。

  • 2 # 白乙笑談

    在黃帝以前,人們穿的是獸皮或麻葛短衣,衣服的作用就是禦寒遮體,沒什威嚴莊重可言;即便黃帝的正妃嫘祖教人種桑養蠶,製作了絲綢,人們開始穿上絲綢衣裳,其實也稱不上多威嚴莊重,只是衣服變得更舒適好看,美化了人的儀表,取悅了人的感官而已。

    然而,自黃帝將衣裳作為一種禮儀與制度教化天下後,此時的服飾才有威嚴之儀、莊重之象。為提升服飾的地位,達到“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目的,黃帝賦予衣裳博大精深的內涵,將衣裳與“諸乾坤”相提並論。

    據《易經》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此時中國的服飾,開始與中國的政治倫理和禮樂制度掛鉤,人也開始以服飾區分尊卑等級。

    據《九家易》記載:“黃帝以上,羽皮革木,以禦寒暑。至乎黃帝,始製衣裳,垂示天下。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虞翻曰:乾為治,在上為衣。坤下為裳。乾坤萬物之縕,故以象衣裳。乾為明君,坤為順臣,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故‘天下治’。蓋取諸此也。”

    黃帝制定服飾制度,“垂衣裳”,“治天下”,從此開啟了中華的漢服文化。到堯舜時,服飾制度進一步完備,尤其是“服章”,與日月星辰等對應,形成十二章紋。

    這十二種章紋,是古代天子之服繪繡的十二種圖象,即五帝時期的“十二章”制度,分上六章,即: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稱上六章;裳繡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稱下六章。詳見下圖:

    據《尚書•虞書•益稷》記載,舜帝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這種“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服飾制度,始於黃帝,備於堯舜,經夏商發展,至周定型,一直沿用到民國之前,持續了近五千年。

    所以,不單是商朝的服飾威嚴莊重,當服飾被作為禮制教化天下後,各朝的服飾均如此。

    不過,各朝服飾的主色略有差異。譬如夏朝尚黑,商朝尚白,周朝尚赤;隋唐以後各朝代始以黃色為尊。 由此可見,漢服的威儀,與顏色、款式無關,而是與各朝代制定的服飾制度與禮儀制度有關。在漢服的歷史上,只有有身份者才能帶冠,平民只將髮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稱為“衣冠”,而平民則稱為“布衣”。

    中國是“衣冠上國”,是“禮儀之邦”,之所以古稱“華夏”,皆因漢服所展現的這種既“威嚴莊重,又文質彬彬、華彩斐然”的形象,以及所彰顯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禮儀文化。據《春秋左傳正義》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漢服有多“威嚴莊重”,從孔子的門生子路寧死也要捍衛漢服威儀的典故中即可見一斑——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路在衛國擔任衛國大夫孔悝的邑宰時,遇到衛國發生宮廷政變,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態度參與戰鬥,被人揮戈擊斷冠纓後說:“君子死而冠不免”,因而在從容結纓正冠的瞬間,被人趁機殺死並剁成肉醬,成為捍衛漢服威儀而死的中國第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以“原來我還是一個丫鬟,終究成不了你的妻”為開頭或主題寫一篇古風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