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而士_0278
-
2 # 小白程式設計入坑
意思是出謀劃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該句出自曾國藩語錄:“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意思是利益可以共同享用而不可以獨佔,出謀劃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同義詞:《戰國策》上說,“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眾人商量。
擴充套件資料
相關故事: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功,逃到老家後,就招募義兵,扯起招兵旗,旗上大書“忠義”二字,招了很多的軍馬,有文臣,有武將,都來投靠他。他原來的地位不高,但有謀刺董卓這樣的英雄壯舉,再有“忠義”這樣的號召,所以已經可以成為一方諸侯了。
這時候他第一個人登高而呼,會盟十七路諸侯,包括自己十八路諸侯,親作檄文,討伐董卓。那麼既然“首倡討董”的是曹操,是不是曹操就可以做這十八路諸侯的領袖。
他不,他並沒有做這十八路諸侯的領袖,而是真心誠意地推舉當時實力最強、威望最高的袁紹來做盟主。袁紹當時是“三公”之一,東漢時期的“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太尉、司徒、司空,指這“三公”,那麼袁紹是“三公”之一,所以作為“三公”之一,地位很高。
最後當諸侯軍隊勢如破竹,董卓連戰失利的時候,董卓的軍隊從洛陽潰退到長安,一直往西敗退。這時曹操當機立斷,向袁紹建議,乘勝追擊,希望“一戰而天下定”,但是袁紹他們各懷異心,都只想利用這個機會,已經攻進洛陽了麼,可以搶奪錢財,搶奪官位,甚至搶奪皇帝的玉璽,各自在謀私利。
在這個過程當中,曹操看透,叫“豎子不足與謀”,這些人根本不足以跟他們談論政治謀略。他看透了像袁紹這些諸侯雖然表面上勢力非常強大,但都是紙老虎,因為個人的私慾太重,沒有遠大的眼光、遠大的志向。
他也看透了,像袁紹等號稱“四世三公”、“強盛莫敵”,實際上都是一些短視之徒、都是一些沒有謀略的人,都是要保全自己的實力,不願意領頭的人,不願幹大事的人,所以“豎子不足與謀”,憑藉曹操自身的雄才大略、遠見卓識,他完全可以自己自立旗幟的。
-
3 # 風吹臉膀
意思是出謀劃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該句出自曾國藩語錄:“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意思是利益可以共同享用而不可以獨佔,出謀劃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同義詞:《戰國策》上說,“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眾人商量。
回覆列表
展開全部
意思是出謀劃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該句出自曾國藩語錄:“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意思是利益可以共同享用而不可以獨佔,出謀劃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同義詞:《戰國策》上說,“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眾人商量。
向左轉|向右轉
擴充套件資料
相關故事: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功,逃到老家後,就招募義兵,扯起招兵旗,旗上大書“忠義”二字,招了很多的軍馬,有文臣,有武將,都來投靠他。他原來的地位不高,但有謀刺董卓這樣的英雄壯舉,再有“忠義”這樣的號召,所以已經可以成為一方諸侯了。